牛
肉牛口蹄疫
时间:2009-07-06 02:27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黏膜形成水疱和糜烂,尤其在口腔和蹄部的病变最为明显而称为口蹄疫。
1、病原及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变异性等特点,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目前已知全世界有7个主型。由于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感染了一种型号病毒的动物仍可感染带有其他型病毒的动物。所以当口蹄疫在一个地区流行后,如果又有口蹄疫流行,就要怀疑为另一型号或亚型病毒感染所致,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病畜及潜伏期带毒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在发热期,病畜的奶、尿、唾液、眼泪、粪便等也含病毒。在病畜发病的头几天,病畜可以排出大量毒力强的病毒。病猪排出的病毒量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依次为呼出气体和粪便。病牛排出的病毒量以牛舌皮中最多,依次为粪、乳、尿和呼出气体。精液中也含有病毒,能使受精的母猪、母牛发病。 本病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递。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末、冬、春为发病盛期。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可见有多量的流涎,在舌面、唇内面及齿龈等部位黏膜出现充血,有的部位可见到灰白色小斑点或水疱,一般不到一日水疱形成破溃,上皮脱落后形成糜烂,这时体温隆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在趾间及蹄冠部的皮肤也出现同样的水疱,乳房上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病变。牛发生口蹄疫一般呈良性经过,病死率很低,一般为1%~3%。如病毒侵害到心肌时,病情会恶化,死亡率可达20%~50%。哺乳的犊牛水泡症状不明显。 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出现水泡、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胃肠黏膜有时也会有圆形烂斑、溃疡,其上覆盖有棕黑色痂块。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出现所谓的“虎斑心”外观,心肌松软,在心包膜上有弥漫性点状出血。
3、诊断及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特征比较明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就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经实验室诊断。 (1)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主要是对病毒进行毒型鉴定。主要是采取病畜病变部水疱或水疱液,作补体结合试验或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毒型鉴定。另外,可以取病畜在恢复期时的血清进行乳鼠中和试验或病毒中和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也可用放射免疫、免疫荧光抗体法以及间接血凝法进行毒型鉴定。 (2)鉴别诊断 口蹄疫容易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疹、猪水泡性口炎以及牛黏膜病、牛恶性卡他热相混淆,但是除了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的不同点外,主要根据其病毒特性和血清学试验对病毒进行定性和区别。
4、防制措施 由于口蹄疫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类传染病,一旦有此病的发生,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用口蹄疫疫苗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如果有该病发生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立即对疫区采取封锁、隔离、消毒、扑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待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再经过全面的大消毒,才可解除封锁。同时进行紧急防疫,采用与当地流行相同型号病毒的疫苗,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家畜进行紧急免疫注射。
1、病原及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变异性等特点,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目前已知全世界有7个主型。由于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感染了一种型号病毒的动物仍可感染带有其他型病毒的动物。所以当口蹄疫在一个地区流行后,如果又有口蹄疫流行,就要怀疑为另一型号或亚型病毒感染所致,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病畜及潜伏期带毒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在发热期,病畜的奶、尿、唾液、眼泪、粪便等也含病毒。在病畜发病的头几天,病畜可以排出大量毒力强的病毒。病猪排出的病毒量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依次为呼出气体和粪便。病牛排出的病毒量以牛舌皮中最多,依次为粪、乳、尿和呼出气体。精液中也含有病毒,能使受精的母猪、母牛发病。 本病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传递。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秋末、冬、春为发病盛期。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可见有多量的流涎,在舌面、唇内面及齿龈等部位黏膜出现充血,有的部位可见到灰白色小斑点或水疱,一般不到一日水疱形成破溃,上皮脱落后形成糜烂,这时体温隆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在趾间及蹄冠部的皮肤也出现同样的水疱,乳房上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病变。牛发生口蹄疫一般呈良性经过,病死率很低,一般为1%~3%。如病毒侵害到心肌时,病情会恶化,死亡率可达20%~50%。哺乳的犊牛水泡症状不明显。 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出现水泡、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胃肠黏膜有时也会有圆形烂斑、溃疡,其上覆盖有棕黑色痂块。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出现所谓的“虎斑心”外观,心肌松软,在心包膜上有弥漫性点状出血。
3、诊断及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特征比较明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就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经实验室诊断。 (1)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主要是对病毒进行毒型鉴定。主要是采取病畜病变部水疱或水疱液,作补体结合试验或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毒型鉴定。另外,可以取病畜在恢复期时的血清进行乳鼠中和试验或病毒中和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也可用放射免疫、免疫荧光抗体法以及间接血凝法进行毒型鉴定。 (2)鉴别诊断 口蹄疫容易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疹、猪水泡性口炎以及牛黏膜病、牛恶性卡他热相混淆,但是除了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的不同点外,主要根据其病毒特性和血清学试验对病毒进行定性和区别。
4、防制措施 由于口蹄疫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类传染病,一旦有此病的发生,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用口蹄疫疫苗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如果有该病发生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立即对疫区采取封锁、隔离、消毒、扑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待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再经过全面的大消毒,才可解除封锁。同时进行紧急防疫,采用与当地流行相同型号病毒的疫苗,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家畜进行紧急免疫注射。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提高肉牛育肥效果的方法
- 2.肉牛绿色养殖技术要点
- 3.几个外来肉牛品种及其改良简介
- 4.肉牛绿色养殖的技术要点
- 5.国外如何改善肉牛养殖
- 6.肉牛牧草栽培-紫花苜蓿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特性
- 7.养肉牛的四条经验
- 8.肉牛食欲差 调理有办法
- 9.新法养肉牛节粮又增收
- 10.养肉牛四条经验
- 11.快速育肥肉牛五措施
- 12.肉牛育肥的管理技术
- 13.肉牛好育肥 技术要配套
- 14.春天怎样育肥肉牛
- 15.肉牛引种
- 16.采取五项措施可养好肉牛
- 17.肉牛的受精与妊娠
- 18.怎样使肉牛低耗高效长得快
- 19.肉牛养殖低温减灾实用技术
- 20.冬季肉牛育肥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肉牛养殖户孙逸海致富经验
- 2.套格套:养牛致富有“妙招
- 3.“奶涨船高”科技养牛成富
- 4.宜昌小伙返乡创业靠“牛”
- 5.调整蘑菇品种 菇农赚到“
- 6.“牛司令”李朋发的养牛致
- 7.段绍明:养牛致富“带头大
- 8.养牛户王启新的致富诀窍
- 9.“养牛大王”李耀明的致富
- 10.能工巧匠当上了养牛专业户
- 11.“养牛”让他真正“牛”起
- 12.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张树
- 13.学会盘算致富路宽
- 14.肉牛养殖帮李洪仲创业致富
- 15.养菇户从牛粪里掏财富
- 16.刘宁:肉牛养殖发“牛”财
- 17.刘宁:肉牛养殖大发“牛”
- 18.放养牛犊富农家
- 19.养牛致富的王跃军
- 20.刘宁大发“牛”财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