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

时间:2009-06-29 11: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半个月和产后半个月这段时期,包括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由于奶牛在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围产期的饲养 1、注意产
  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半个月和产后半个月这段时期,包括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由于奶牛在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围产期的饲养
 
  1、注意产前饲养。母牛转入产房前,饲养方法仍按干奶后期的方法进行饲养。即以优质干草适当搭配精饲料进行饲养。精饲料的喂量可按干奶期的标准饲喂,一般每天供给3-5千克。具体喂量可因牛而定,对于乳房水肿、充胀明显的牛要少加一些精饲料,对于乳房变化不大、食欲较好、体形偏瘦的母牛可多喂一些精饲料,其原则是不能造成催奶过急,防止产前产奶的情况发生。

  日粮应减少大容积的多汁饲料,此时胎儿增大压迫影响消化道的正常蠕动,易造成便秘。在精饲料中要适当提高麸皮的比例,因麸皮含镁多,具有轻泻性,可防产前便秘发生。

  增加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可提高初生牛犊的成活率,也会降低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生。母牛临产前3天内,还要注意增加一些易消化、具有轻泻作用的麸皮,以防母牛发生便秘。

  2、降低钙和食盐的含量。转入产房后,要注意降低日粮中钙和食盐的含量。采用低钙饲养法,加速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能有效地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即将平时日粮含钙量占干物质的0.6%降到0.2%的低水平。产前食盐的喂量可由原来1.5%降至0.5%以下。

  3、重视母牛产后饲养。母牛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产后体质虚弱,饲养总的原则是尽快恢复体质。产后2-3天内的饲料应以优质干草为主,同时补喂一些易消化的精饲料。如每天饲喂3千克的麸皮和玉米,2-3天后开始逐渐增加日粮中钙和食盐的含量。其方法可用配合精饲料替换麸皮和玉米。一般产后第3天替换1/3,第4天替换1/2,第5天替换2/3,第6天全部饲喂配合精饲料。母牛产后7天后如果食欲良好,粪便正常,乳房水肿消失,开始饲喂青贮饲料和补喂精饲料。精饲料的补加量为每天加0.5-1千克。奶牛产后前7天要饮用37℃的温水,不宜饮用冷水,以免引起胃肠炎,7天后饮水可降至10-20℃。

  二、围产期的管理

  1、产房和母牛消毒。有条件的养牛户应设立产房和产床。产房要求干燥、通风、安静。在产前7-10天,将母牛转入产房,并加强护理。在转入前,母牛后躯及四肢用2-3%来苏儿溶液洗刷消毒,产房用2%火碱水喷洒消毒,并在产房内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

  2、适当增加产前运动。注意产房保温,严防穿堂风对牛体袭击。冬季要饮温水,不能饮冰水及饲喂冰冻变质的饲料,以免造成腹泻引发早产。每日注意观察乳房的变化,如有过度的水肿,尤其愈高产母牛愈水肿严重,可适当投以利尿剂,以减轻水肿程度。如发现乳房发红过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提前进行挤奶,但要保存好初乳。天气晴朗时,要将牛驱赶出产房进行运动,切忌终日关在潮湿的牛舍内。

  3、及时排出胎衣。产后及时更换垫草,保持干燥、松软,并注意生殖道的出血及胎衣排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做生殖道检查。胎衣自然排出的母牛,应根据恶露变化,做到配合药物进行子宫冲洗,药物最好交替使用。对产后8-12小时胎衣不下的母牛,可在母牛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国际单位,也可注射催产素10毫升100国际单位或麦角新碱6-10毫克。仍不下时,需要手术剥离。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的积粪,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然后用左手抓住外露的胎衣,右手顺阴道伸入子宫内寻找子宫叶,用拇指找出胎儿胎盘的边缘,将食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把它们分开。在胎儿胎盘被分离一半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抓住胎衣,轻轻一拉,即可将胎衣完整地剥离下来。操作时须由近及远、循序渐进,越靠近子宫角尖端越不易剥离,尤需细心,力求完整取出胎衣。

  4、产后管理。产后给母牛饮喂温热麸皮盐钙汤或小米粥。母牛站立后,抓紧饮喂麸皮盐钙汤。做法是:温水10-20千克、麸皮500克、食盐50克、碳酸钙50克。小米粥的做法:小米500-1000克,加水15-20千克,煮制成粥加红糖500克,凉至40℃左右饮喂母牛。

  5、产后挤奶。奶牛产后能否把握好挤奶数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身体健康和泌乳机能的发挥,掌握不好容易诱发母牛产后代谢障碍。因此,必须科学控制。一般来讲,在奶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应为日产奶量的1/3。从产后的第2天起,逐渐增加挤奶量。待奶牛的泌乳和消化机能基本恢复后,再实现正常挤奶。一般情况下,产后3-5天可恢复正常。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奶牛乳热症的发生,促进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