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优良地方品种牛保种技术初探

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
    随着外来品种主导下的肉牛杂交改良,地方品种牛的种群数量日益减少,质量不断降低,保种的压力日益增大。不断改革保种机制,丰富和发展保种理论,努力使最新技术应用到保种实际工作中,是保护好地方品种的有效途径。

    1 保种工作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1.1 保种工作的必要性 保护地方品种就是保存育种素材,为畜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我国畜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并占领新的制高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应性,新品种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具有一方面或儿方面更为突出的性能。品种的变化和发展是与适应市场变化紧密相连的,但原始品种不可再生,是不可逆的。应该以历史的、长远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保种,即使眼下某些性状不被看好或重视,甚至是性能低下的,经济效益很难预测,也要加以妥善保护,因为受条件限制或环境影响,人类的认知在不断变化,优与劣、好与坏是相对概念,随着时间的椎移,以前认为是不好或无用的基因,很可能变成有用的、高效的。

    保种是保住基因库。受外来高产品种的强烈冲击,我国畜禽品种数量逐渐减少和消失的问题日渐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畜禽品种资源普查结果证实,我国已灭绝的品种有10个,濒临灭绝的品种8个,数量减少的有20个。这种趋势随着近年大量引种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剧。

    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一点利用都可能给畜牧生产带来创新和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为了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满足人类社会对畜禽产品种类、质量的更高需求,加强对现有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必备条件之一。

    1.2 保种面临的主要问题 纵观以往的保种工作,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保种主体单一。目前参与保种的主要还是上世纪建设的国有保种场,受体制影响,人员多,负担重,国家有限的保种投资被用作养命钱,保种的资金不能专款专用,保种成本高,成效低;二是保种人员素质低。由于保种场大多地处偏远,待遇差,真正高素质人才来不了、留不住,始终处于恶性循环;三是效益问题。地方品种多数生长慢,效益低,虽然各具特色,质量很高,但优质不能优价,前景每况愈下。这种状况如不能尽快改变,大量优秀地方品种的灭绝难以避免。

    2 树立正确的保种思想

    保种是一个广义和开放的概念,简单理解保种就是确保活体不致混杂和灭绝。从遗传学角度理解就是使原种基因不被丢失,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个体来讲就是保存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2.1 树立开放的保种思想 保种不是毫无改变的保存,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保持原品种主要优良性状的前提下,进一步整合优良基因,提高其生产性能,扩大优势,减少劣势,不断进行选育提高,有目的地导入外血进行选育,也是保种的一个重要手段。

    2.2 推行保种形式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靠单一的国有保种场已不能适应保种工作的需要,多种经济成分要求保种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具体体现。品种资源归国家所有,具体的饲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简单的保种饲养并不要求高深技术,在具体指导下,责任心较强的家庭饲养完全可以承担。国家应该将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提高保种科技含量,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上。

    3 保种方法的选择

    实际工作中为增强保种工作的安全性,都采用动态保种和静态保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动态保种亦即活体保种,为规避疫病风险,在实施活体保种时通常采用异地保种,对每个品种建立两个保种场,各保存一定数量的原种牛,场间距离符合防疫要求,最好有天然屏障的防护。静态保种是指保存一定数量的冻精和胚胎,要求当群体有效个体达到一定数量时实施静态保种。

    3.1 动态保种 动态保种通过选育不断提高其生产性能,克服其有缺陷的性能,是发展着的保种理念,缺点是花费资金较多。较小的群体会产生较大的近交几率,要求尽最大努力使每个世代的近交增量减少到最低程度。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增加群体有效含量。在群体数量确定时,留种方式和公母比例决定群体有效含量。常用的4种留种方式为公母比例不等随机留种、在连续世代中繁殖个体数不等留种、公母数量相等但家系间留种数量不等和家系等量留种但公母比例不等。前3种是比较随机的留种方法,在群体数量较多时可以,而在群体数量较少时则比较危险。家系等量留种法要求每个保种公母畜均选留一个后代,它可以使每个参加保种的种牛刈后代都有遗传贡献,和其他方法相比可以获得较多的群体有效含量。

    采取家系等量留种法在公母数量相等时,利用效果最好,但在生产实际中又不十分经济,并很难做到。公母畜数量差异越小,则有效含量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有效含量、近交增量、基因丢失的概率主要取决于数量较少性别(公畜)数量。适当增加公畜数量可以显著的增加群体有效含量,而增加母畜的数量对增加群体有效含量意义不大。假如母牛的数量固定为100头,当公牛的数量分别为5头、10头、20头、50头、100头时,群体的有效含量分别为:26.2、51.6、100、228.6、400。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平均增加1头不同血统的种公牛群体有效含量增加4~5头,每个世代的近交增量约下降0.02%~0.2%。如将公牛数量固定为5头,母牛群体数量分别为100头、200头、500头、1000头时,其群体有效含量分别为:26.23、26.45、26.57、26.62。据此可以看出,当母牛数量增加900头时,群体有效含量仅增加0.39,对近交增量影响很小。 3.2 静态保种 胚胎冷冻保存是比较经济的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原始保种的要求,即原产地品种资源保存。保存优秀公牛冻精也可以实现保种目标,它比胚胎保存更经济,更易于操作。需要时即可以与母牛进行级进杂交,当级进至第4、第5代时,其后代含有该品种血液的比例分别达到93.8%和96.9%,无论是体型、外貌,还是生产性能,都与原种基本一致,按发达国家的育种观念,完全可以将其视为纯种。

    4 保种的基本要求

    4.1 动态保种的基本要求 近期保种指标是每世代近交增量不超过1%,即经过10代种群的近文增量不超过10%。按上述要求种群有效含量应为50,保存10头公牛和50头母牛比较合适。另一种观点认为,刘牛等大家畜保种时,群体有效含量不应低于100头。按此要求经过大约80~100年是种群的近交增量不超过10%的目标,保存20头公牛和100头母牛比较合适。考虑到目的地方品种牛数量一般较少,已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近交现象,选用后一种方法就比较保险。如再考虑规避疫病风险,需有两个同等规模的保种场。

    4.2 静态保种的基本要求 静态保种就是建立基因库,保存冻精和胚胎。育种上应该永久保存经过后裔测定后被确定为系祖的各世代种公牛冻精,每头种公牛冻精至少保存1000剂。家系达到理想要求后,按照目前的冷冻胚胎移植水平,每个系祖分别与其相刘应的母牛至少要保存10枚胚胎,一共需要1000枚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