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牛流行热发病新特征及防治措施

时间:2009-06-22 03:4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牛流行热过去常称为三日热或暂时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紧迫、关节障碍,常为良性经过。但2005年8~9月份,河南部分地区发生的牛流行热,流行面积大、发病率高,在临床上出现了血便、突发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病程长等特征,尤其是在病理上出现了高度肺水肿的新变化,
    牛流行热过去常称为三日热或暂时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紧迫、关节障碍,常为良性经过。但2005年8~9月份,河南部分地区发生的牛流行热,流行面积大、发病率高,在临床上出现了血便、突发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病程长等特征,尤其是在病理上出现了高度肺水肿的新变化,对发病奶牛有一定病死率。因而,我们对该病必须有新认识,防治技术必须采取新的措施。

    1 流行特点

    病牛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高热期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中。除与病牛直接接触外,吸血昆虫经过叮咬皮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伊蚊、库蚊、牛蠓等均可传播。因此,该病的流行多在吸血昆虫盛期发生,一般多发于夏末秋初气温较热、雨量较多的6~9月份,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间隔为3~5年不等。

    2 病历介绍

    2005年8~9月份,洛阳市郊区及周边靠近城区县市,很多牛场发生该病,基本上呈流行状态。并且在症状上、死亡率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孟津某养牛户,养奶牛8头,6头发病,全部死亡;某奶牛场养牛500头,发病300头,死亡32头,死亡率达10%以上。

    3 临床症状

    ①发病突然,从正常牛到出现不食、发热或气喘症状,多数在4~12小时之间。②发病牛普遍症状为突发高热,一般为40℃左右。在病牛发病12小时后,体温基本可控制,不再升高,一般不超过38℃。③呼吸急迫或困难成为此次流行热的突出表现。出现气喘、呼吸次数增多的占绝大多数,呼吸次数一般在50~80次/分钟,个别病牛,突然出现呼吸紧迫,并在出现症状6~12小时内突然死亡。少数病牛背部、颈肩部出现皮下气肿,表现严重的不能躺卧,有心急发慌的症状。④多数病牛有流泪、流涎症状,有少部分病牛出现走路不稳症状。⑤部分病牛前期有消化道出血,呈现轻微血便。

    4 剖检病变

    通过对十几例病死牛的剖检,发现肺部病变最为明显。其主要表现为肺体积肿大,有的肺小叶瘀血,有的有肺气肿,并可在肺部看到有较大的气囊。此次牛流行热,病理变化最明显、最严重的是肺间质性水肿,该病变占剖检病牛的70%左右。此次造成较高死亡率的原因就是对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及时准确。另外,剖检发现少数有直肠充血或出血病变。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牛流行热,并送病死牛肺脏及血液到河南省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

    6 治疗措施

    6.1 环境消毒 用蓝光A+B或农尔乐等消毒剂对牛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喷雾消毒。

    6.2 药物拌料预防 用阿莫西林粉500g/吨料、菌毒康粉500g/吨料,对健康牛拌料预防,饲喂3天。

    6.3 治疗原则 该病常规治疗原则为:解热镇痛,给抗病毒、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兴奋呼吸中枢。但在此次临床上,对症治疗间质性肺水肿最重要。在流行初期,采用静脉输液给抗病毒、抗菌药物,反而加大了肺水肿的程度,导致呼吸更加困难而窒息死亡。在采用了强心、利尿综合方案后,使呼吸困难很快缓解,一般一次静滴可明显见效,连续3次后,治愈率达100%。

    6.4 治疗方案 ①安乃近或双氯芬酸钠,按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3次。②糖盐水500ml,按体重加西地兰、呋喃苯胺酸静滴,6~8小时一次,观察尿量。③生理盐水500ml,按体重加克林霉素静滴,每日两次。

    7 预防措施

    7.1 消灭传播媒介 该病是有吸血昆虫为媒介引起的疾病,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吸血昆虫是预防的主要措施。

    7.2 免疫接种 定期接种牛流行热弱毒疫苗,首次接种后3~4周再重复接种一次,可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7.3 注射高免血清 抗流行热高免血清具有很高抗体效价。据试验,注射200~250ml高免血清,对治疗和预防牛流行热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