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浅述肥母牛综合征
时间:2009-06-22 03:4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肥母牛综合征也称为牛妊娠毒血症、牛脂肪肝
肥母牛综合征也称为牛妊娠毒血症、牛脂肪肝病、肥胖牛酮病或母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于母牛在泌乳末期或干乳期过度摄取高能日粮,牛只过度肥胖而引起的伴有消化、代谢、生殖等机能紊乱的综合征。
1 流行病学及病因
本病主要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产犊母牛。产奶量愈高,发病愈多,各胎次都有发病,一般在产后5~35d多发,呈散发,但若整个牛场饲养管理条件差,则在同一畜群中可相继发生,呈地方性流行。多数病牛病程较长,严重病例往往在发病3d后死亡。
主要原因是母牛在干乳期日粮配合不当,精料喂量较大,能量供应过高,且又缺乏运动,造成身体过于肥胖,当怀双胎或分娩后,不能迅速增加精料进食量,致使摄入能量降低,机体为了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必将引起蓄积于体内脂肪库中的游离脂肪酸被动员到肝中,导致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引起脂肪肝。此外,乳牛本身的状况如:产奶量低、泌乳期短、干乳期过长等为发生本病的诱因。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分娩后即发病。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量下降或无乳,反刍停止,瘤胃蠕动稀少。可视粘膜发绀、黄染,体温起初升高达39.5~40.4℃,以后逐渐恢复乃至降到常温以下;恐慌失神,肌肉震颤、心跳疾速,脉搏动强盛,增数,每分钟达90~150次:颈部强直,目光呆滞,对外界反应微弱;伴发腹泻者,排出黄色、恶臭稀粪。药物治疗无效,于2~3d内死亡,也有的几天后死亡。
2.2 亚急性型
多于分娩后3d发病,症状较轻,常并发酮病、真胃变位等。食欲减退,产乳量降低,粪少且干,尿pH值6.0,有酮味,消瘦。年老牛易于冬春分娩10d后出现真胃移位。由于牛体处于应激和免疫抑制状态,抵抗力降低,易感染乳房炎、沙门氏菌病、胎衣不下、子宫炎、蹄叶炎等。患畜逐渐变虚弱,体重减轻,常并发生殖器官疾病而长期不育。
3 病理剖检
尸检特征性变化为肝脏脂肪变性,显著肿大,呈土黄色,质脆,上有气泡;切面脂肪浸润、外翻,似油状,呈桔黄色,取肝块放入水中,可在水中漂浮。肾褪色肿大,质脆,周围有大量脂肪沉着。心脏冠状脂肪丰盛,心肌质软,色似熟肉样。前胃、真胃粘膜脱落、溃疡,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到3×1000000000/L,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均下降;血糖、甘油三脂下降;游离脂肪酸及血液尿素氮明显升高;尿酮检查阳性,尿蛋白阳性;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山梨醇脱氢酶、血清谷草转氨酶等都显著升高。
镜检肝索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被挤于一边,肝小叶、窦状隙因空泡集聚而结构不清,肝似"鱼网状"。肾上皮细胞内有脂肪空泡,心肌纤维疏松,横纹不清,肌纤维内、肌纤维间有多量空泡。
5 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酸在肝中的积存,加速脂类的利用,防止并发酮病,但必须早期施行。其原则是解毒、保肝、补糖和防止继发感染。
5.1 补糖保肝
50%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也可用丙二醇200g,或丙酸钠125~250g和甘油200g内服,每日两次。同时为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可皮下注射胰岛素200~300IU,每日两次。为了促进磷的合成和脂肪的转化,从而减轻肝脏负担,可用氯化胆碱20g内服,每日1次。
5.2 防止感染
可使用金霉素、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用量为200~250万IU,每日2次。
5.3 对症治疗
为防止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500~1000mL静脉注射;为增进食欲,可向瘤胃内移植健康牛瘤胃液5~10L;为强心,可用安钠咖注射液皮下注射。
6 预防
6.1 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
6.1.1 饲料稳定,避免突然变更 为防止干奶牛只过肥,应限制或降低高能浓厚饲料的进食量,提高干草饲喂量,每日可供应精料3~4kg,(玉米)青贮每头每日要达到15~20kg,干草不限量。
6.1.2 分群管理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营养比例;总日粮组成中,粗纤维含量最少不能低于17%;为避免摄取精料过多,可考虑将干奶牛从泌乳牛群中分开饲喂。
6.1.3 适当运动 为增强全身张力,减少产后子宫弛缓、胎衣不下、难产的发生,干奶牛每天应有1~1.5h的运动,可以上、下午进行人工驱赶。
6.2 日粮中补加药物
6.2.1 2%碳酸氢钠、0.8%氧化镁(按混合料计)与精料混合饲喂。
6.2.2 烟酸4~8g,产前7d加喂,每天1次。
6.2.3 丙二醇200mL或丙酸钠125~250g,产前6d饲喂,每天1次,连服10~15d。
6.3 加强临产和产后牛只的健康检查
6.3.1 建立酮体监测制度。提早发现病牛:产前1周,隔日测尿pH值、酮体1次;产后1d可测尿pH值、乳酮体,隔1~2日1次。凡测定阳性者,立即处治。
6.3.2 定期补糖、补钙,对年老、高产、食欲不振及易患酮病牛只,于产前1周补20%葡萄糖液、20%葡萄糖酸钙各500mL,共补1~3次。这既有利于预防酮病的发生,又可促使胎衣脱离。
6.4 正确及时配种,不错过发情期,不漏掉发情牛,提高受胎率,防止母牛干乳期过长而导致变肥。
1 流行病学及病因
本病主要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产犊母牛。产奶量愈高,发病愈多,各胎次都有发病,一般在产后5~35d多发,呈散发,但若整个牛场饲养管理条件差,则在同一畜群中可相继发生,呈地方性流行。多数病牛病程较长,严重病例往往在发病3d后死亡。
主要原因是母牛在干乳期日粮配合不当,精料喂量较大,能量供应过高,且又缺乏运动,造成身体过于肥胖,当怀双胎或分娩后,不能迅速增加精料进食量,致使摄入能量降低,机体为了维护正常的生理功能,必将引起蓄积于体内脂肪库中的游离脂肪酸被动员到肝中,导致脂肪在肝细胞中蓄积,引起脂肪肝。此外,乳牛本身的状况如:产奶量低、泌乳期短、干乳期过长等为发生本病的诱因。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分娩后即发病。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量下降或无乳,反刍停止,瘤胃蠕动稀少。可视粘膜发绀、黄染,体温起初升高达39.5~40.4℃,以后逐渐恢复乃至降到常温以下;恐慌失神,肌肉震颤、心跳疾速,脉搏动强盛,增数,每分钟达90~150次:颈部强直,目光呆滞,对外界反应微弱;伴发腹泻者,排出黄色、恶臭稀粪。药物治疗无效,于2~3d内死亡,也有的几天后死亡。
2.2 亚急性型
多于分娩后3d发病,症状较轻,常并发酮病、真胃变位等。食欲减退,产乳量降低,粪少且干,尿pH值6.0,有酮味,消瘦。年老牛易于冬春分娩10d后出现真胃移位。由于牛体处于应激和免疫抑制状态,抵抗力降低,易感染乳房炎、沙门氏菌病、胎衣不下、子宫炎、蹄叶炎等。患畜逐渐变虚弱,体重减轻,常并发生殖器官疾病而长期不育。
3 病理剖检
尸检特征性变化为肝脏脂肪变性,显著肿大,呈土黄色,质脆,上有气泡;切面脂肪浸润、外翻,似油状,呈桔黄色,取肝块放入水中,可在水中漂浮。肾褪色肿大,质脆,周围有大量脂肪沉着。心脏冠状脂肪丰盛,心肌质软,色似熟肉样。前胃、真胃粘膜脱落、溃疡,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到3×1000000000/L,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均下降;血糖、甘油三脂下降;游离脂肪酸及血液尿素氮明显升高;尿酮检查阳性,尿蛋白阳性;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山梨醇脱氢酶、血清谷草转氨酶等都显著升高。
镜检肝索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细胞核被挤于一边,肝小叶、窦状隙因空泡集聚而结构不清,肝似"鱼网状"。肾上皮细胞内有脂肪空泡,心肌纤维疏松,横纹不清,肌纤维内、肌纤维间有多量空泡。
5 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酸在肝中的积存,加速脂类的利用,防止并发酮病,但必须早期施行。其原则是解毒、保肝、补糖和防止继发感染。
5.1 补糖保肝
50%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也可用丙二醇200g,或丙酸钠125~250g和甘油200g内服,每日两次。同时为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可皮下注射胰岛素200~300IU,每日两次。为了促进磷的合成和脂肪的转化,从而减轻肝脏负担,可用氯化胆碱20g内服,每日1次。
5.2 防止感染
可使用金霉素、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用量为200~250万IU,每日2次。
5.3 对症治疗
为防止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500~1000mL静脉注射;为增进食欲,可向瘤胃内移植健康牛瘤胃液5~10L;为强心,可用安钠咖注射液皮下注射。
6 预防
6.1 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
6.1.1 饲料稳定,避免突然变更 为防止干奶牛只过肥,应限制或降低高能浓厚饲料的进食量,提高干草饲喂量,每日可供应精料3~4kg,(玉米)青贮每头每日要达到15~20kg,干草不限量。
6.1.2 分群管理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营养比例;总日粮组成中,粗纤维含量最少不能低于17%;为避免摄取精料过多,可考虑将干奶牛从泌乳牛群中分开饲喂。
6.1.3 适当运动 为增强全身张力,减少产后子宫弛缓、胎衣不下、难产的发生,干奶牛每天应有1~1.5h的运动,可以上、下午进行人工驱赶。
6.2 日粮中补加药物
6.2.1 2%碳酸氢钠、0.8%氧化镁(按混合料计)与精料混合饲喂。
6.2.2 烟酸4~8g,产前7d加喂,每天1次。
6.2.3 丙二醇200mL或丙酸钠125~250g,产前6d饲喂,每天1次,连服10~15d。
6.3 加强临产和产后牛只的健康检查
6.3.1 建立酮体监测制度。提早发现病牛:产前1周,隔日测尿pH值、酮体1次;产后1d可测尿pH值、乳酮体,隔1~2日1次。凡测定阳性者,立即处治。
6.3.2 定期补糖、补钙,对年老、高产、食欲不振及易患酮病牛只,于产前1周补20%葡萄糖液、20%葡萄糖酸钙各500mL,共补1~3次。这既有利于预防酮病的发生,又可促使胎衣脱离。
6.4 正确及时配种,不错过发情期,不漏掉发情牛,提高受胎率,防止母牛干乳期过长而导致变肥。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母牛真假受孕的辨别与假孕的治疗
- 2.母牛不孕症
- 3.母牛临产期分娩时怎样接产?
- 4.母牛产后的护理
- 5.提高母牛繁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二)
- 6.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
- 7.母牛诊断妊娠的直肠检查方法
- 8.给母牛催乳四招
- 9.肥胖母牛综合征有法治
- 10.放牧可使母牛多产对亚油酸
- 11.难产母牛的人工助产及治疗
- 12.母牛产后"温"处理
- 13.母牛产后咋保养
- 14.提高母牛受胎率新法
- 15.冬季孕牛管理要点
- 16.异性双生母牛犊不宜留用
- 17.母牛妊娠管理
- 18.秋季――母牛配种的黄金季节
- 19.如何提高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
- 20.母牛发生产褥热该咋办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农民致富的领路人——张树
- 2.学会盘算致富路宽
- 3.肉牛养殖帮李洪仲创业致富
- 4.养菇户从牛粪里掏财富
- 5.刘宁:肉牛养殖发“牛”财
- 6.刘宁:肉牛养殖大发“牛”
- 7.放养牛犊富农家
- 8.养牛致富的王跃军
- 9.刘宁大发“牛”财
- 10.老佟养牛又倒牛 一年收入
- 11.养牛致富“女汉子”
- 12.科技养牛致富
- 13.大养肉牛带富全村
- 14.牛角店镇后王村王洪利平菇
- 15.吴作军:用小小蜗牛叩开创
- 16.打工没挣钱 养牛奔富路
- 17.孙连波带领村民走养牛致富
- 18.冯丽颖:养牛走上致富路
- 19.边志成:依靠科技养牛走上
- 20.cctv致富经:一头肉牛10万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