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牛骨折的整复与护理

时间:2009-06-21 01:09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在山区以放牧为主的养牛中,骨折属于较常见的疾患。多因碰撞、滑倒、跌落、急剧地停站或跳跃障碍,小腿踏入地裂等引起。骨折根据骨折处骨片的数目,分为粉碎性骨折和非粉碎性骨折;根据皮肤(和黏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非开放性骨折。发生骨折后,必须进行早期救护
    在山区以放牧为主的养牛中,骨折属于较常见的疾患。多因碰撞、滑倒、跌落、急剧地停站或跳跃障碍,小腿踏入地裂等引起。骨折根据骨折处骨片的数目,分为粉碎性骨折和非粉碎性骨折;根据皮肤(和黏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非开放性骨折。发生骨折后,必须进行早期救护,不能错失有利时机。

    一、症状

    发生骨折后,常伴发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出现疼痛、肿胀、异常活动、机能障碍等。

    1.剧烈疼痛  

    如主动和被动运动时,病牛表现不安或躲避。软组织和神经组织损伤越严重,疼痛越剧烈,有时全身发抖,甚至发生休克。

    2.肿胀  

    骨折引起骨移位和周围软组织损伤而形成血肿,触之疼痛,与对称体位相对照,易发现病患部位。因出血引起的肿胀,多在骨折后立即出现;由炎症引起的肿胀,多在骨折12小时后出现。

    3. 肢体变形  

    全骨折外部变形明显,骨折两端有时重叠、嵌入、离开或斜向侧方移位,尤其在四肢长骨,容易形成假关节。 

    4.机能障碍  

    如四肢骨折时,一般呈重度或中度跛行,或患肢悬垂,不敢着地等。开放性骨折具有上述症状外,骨折部的软组织还有创伤,骨折断端有时露出创口外,容易发生感染。

    二、救治

    发生骨扳后,必须坚持早期救护,合理治疗,不能错失有利的时机。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适当控制运动量,并增加营养供给,以促进早日康复。

    1.止血救护  

    为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和发生严重并发症,骨折后应在原地实施救护。首先看牛有无创口及出血现象,因为折断的骨头会刺破或拉断血管。一般的出血,只要用消过毒的纱布包扎伤口即可止住,倘若包扎不能制止出血,要迅速用止血带或绳子在骨折处近端部位加压捆扎止血,或找出断裂的动脉血管,将其绑扎。止血时,还应清除创口的坏死组织及破碎骨片,然后整复、固定。

    2.整复  

    对错位骨折,要进行整复,使骨折端接触,达到复位,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为减少病畜的疼痛,应做局部或全身麻醉,然后将牛侧卧保定,患肢在上,动用拔、伸、按、整等手法,进行整复。四肢若完全骨折,可在骨折近端拴绳,用力沿肢轴向远端牵拉,使错位的骨折两端离开,再使断端对位。整复后患肢应与正常肢长度一致,蹄向一致。然后立即进行固定。 

    3.固定  

    整复后为防止再错位,保证断端顺利愈合,对患部应进行固定。固定术分为外固定术和内固定术两种。外固定术,一般使用石膏绷带、小夹板绷带或金属支架固定较为方便。固定前,取骨碎补(俗称毛姜)30克,用小米粥调和敷伤处,再用纱布缠绕3~5层,用夹棉花的纱布垫平,然后用竹板或木板条编成的帘子包裹,外绕绷带或细绳进行固定。固定时,注意板条应稍短于衬垫物,以防夹板两端磨伤皮肤。内固定术,根据部位和情况可采用骨针、骨板固螺钉、钢丝或骨支架固定。

    4.护理  

    整复、固定后,应将患牛拴在栏圈里,暂时限制活动,经过3~4周后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适当牵遛运动或在平地放牧,锻炼患肢功能。约经过40~90天后,可拆除绷带或其它固定物体。

    实施整骨后,为促进愈合,防止感染,应给牛外用和内服骨药(处方附后),并在日粮中加入适量的钙盐,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对开放性骨折,还必须应用抗菌素、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感染。

    外用处方一:节节草50克,高梁花100克,自然铜10克,公乌鸡骨一架,香油250克。 

    外用处方二:当归、川芎、紫草、红花、杜仲炭、牛膝各30克,黄丹100克,松香100克。

    先将第一方的乌鸡骨用香油炸焦,捞出捣碎,再与节节草、高粱花、自然铜共碾细末,再将第二方的前六味药碾成末,同入油锅炸焦,除去药渣,放进松香、黄丹,加热成膏。将药膏摊在布上,贴敷患部,然后用刮光的的竹板夹住,用麻绳固定。将患畜养在干燥、宽大、平坦之处,增喂较好的饲料,如鸡蛋壳粉、麦麸皮等。

    内服处方:续断40克,杜仲30克,乳香30克,牛膝2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共研细末,加黄酒250毫升为引子,开水冲,候温灌服,每日1剂,可起到活血止痛,壮筋愈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