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蜜蜂

闽北养蜂业遭遇“寒流”

时间:2009-05-05 17:35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据南平市蜜蜂协会统计,从今年3月中旬至今,南平市1000多名蜂农共有近万箱中蜂受囊状幼虫病侵害,造成70%左右蜂群飞走、或死亡。   
        据南平市蜜蜂协会统计,从今年3月中旬至今,南平市1000多名蜂农共有近万箱中蜂受囊状幼虫病侵害,造成70%左右蜂群飞走、或死亡。    

        今年3月中旬以来,延平区太平镇岳溪村养蜂大户陈孝锋所养的150箱蜜蜂已飞走、烂死93箱,其中,飞走的箱数占三分之二,烂死的箱数占三分之一。 

        陈孝锋说“按常规,早晨七八点钟是不会飞蜂群的。可是,囊状幼虫病就让我连续几天见到了这种怪事。好几个清晨,一大片黑压压的蜜蜂从养殖场飘向空中。它们是集体逃命,逃到山林深处去避难。” 

        中蜂囊状幼虫病肆虐,使闽北蜂农遭受料峭的“寒流”。 

        囊状幼虫病是中蜂的“癌症” 

        南平市蜜蜂协会会长、闽丰蜜蜂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兰帝明介绍说, “囊状幼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普遍发生的蜜蜂病毒病,其病毒随着饲料进入未封盖幼虫体内后大量增殖,幼虫于封盖后死亡。它的主要症状是蜂群的封盖幼虫不能化蛹并大量死亡,从而使蜂群群势急剧下降。实验证明,2至3日龄的蜜蜂幼虫最容易感染。每只病死幼虫体内大约有1微克病毒,从理论上讲,这么多病毒足以感染1000群蜂的所有幼虫,但实际上大约可使3000只健康幼虫发病。” 

        兰帝明介绍,发病严重与否与气温有关。温度低,温差大,蜂群保温差,易发病,特别是早春寒流袭击后,蜂群又处于繁殖期时容易发病,病害发展更为迅速。广东、福建病害发病高峰期一般从当年10月至翌年的3月,以当年11~12月及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为最高峰,4~9月通常病害下降。 

        西方蜜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抗性较强,所以发病轻微,一般都能自愈。但中蜂对此病的抗御能力很差,蜂群染病后常整群死亡。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中蜂爆发囊状幼虫病,曾毁灭了数十万群蜂,使我国南方诸省中蜂生产遭受重大损失。这次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从广东等外省蔓延到福建省的。 

        “1972年,我们遭灾过一次,全村几十箱蜂死光掉。这次,全村1000多箱蜂,目前剩下200多箱。”延平区樟湖镇武步村养蜂大户吴金福满脸痛惜,“这种病,是中蜂的癌症,蜂农遇害三五年才会恢复元气。”闽北蜂农大多数养的是中蜂,所以损失较大。 

        蜜蜂协会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囊状幼虫病灾发生后,南平市蜜蜂协会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在延平区太平镇岳溪村举行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研讨会,全市10县、市、区养蜂场场长、养蜂专业户80多人到会。会上,养蜂能手纷纷献计献策。 

        由于感染囊状幼虫病,政和县境内许多养蜂场蜜蜂大量死亡。4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副院长周冰峰、方文富两位教授赶赴政和,深入养蜂场指导蜂农提高蜂群抗病能力。 

        “但是,我们养蜂界到目前为止还没事找到治疗此病的特效药。”兰帝明说, “对付这种病,只能采取‘换王断子’的保守办法。”兰帝明拿来一个火柴盒大的小木笼屉,示范介绍了如何人工关王、断子、治病、扣王、换王再换王再断子的治疗过程。 
        
        “囊状幼虫病之所以年复一年地不断发生,是因为囊状幼虫病毒能在工蜂体内增殖而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工蜂在搬运病死幼虫的过程中,吞下那些破损病虫体的内容物,特别是蜕皮液,当这些工蜂哺育幼虫时,便有可能传播囊状幼虫病。所以,蜂农采取‘换王断子’的办法治疗还是很有效的。”兰帝明介绍说,“以抗病选种为主,加强饲养管理,结合药物治疗是防治囊状幼虫病的有效方法。抗病选种,就是从发病蜂场中选择抗病力较强的蜂群作为母群,移虫养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与此同时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作父群培育雄蜂并采取措施将病群雄蜂杀死。连续进行几代选择可使全场蜂群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大大增强。” 

        “这个疾病与食物也有关。病害的大爆发一般伴随着大流蜜期的到来而出现。在福建,季节上多见于清明后,及冬初,温度不稳,一旦缺蜜,幼虫营养不足,质量下降,抵抗力也下降。有时流蜜盛期,气温晴暖,却大流行,主要原因是取蜜太频繁,群内蜜粉不足,幼虫缺食。因此,采取人工补充饲喂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饲料,可以有效地增强蜂群的抵御能力。具体做法是,将脱脂奶粉、脱脂大豆粉、酵母粉或天然花粉均可作为添加物加在浓糖浆中喂蜂。” 

        夏秋时节病害会自愈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优良蜂种,具有抗病、抗螨,易于定地饲养等优点;特别是对山区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利用山区大宗蜜源及零星蜜源上有着西蜂无法比拟的优势。闽北蜂农喜养中蜂,虽遇一时挫伤,但对前景还是乐观的。 

        在有关部门、蜜蜂协会和农林大学教授指导、帮助下,闽北中蜂囊状幼虫病害已得到初步抑制。 

        “到了夏、秋,这个疾病会自然好转。因为夏秋温度稳定,天气干燥,蜂王减少产卵,成年蜂与幼虫比例大,为了度夏,群内一般饲料较足,幼虫饲喂好,发育健壮,少量病虫很快被清除,残存于巢内的病毒在干燥的夏季迅速失去感染力。”不过,兰帝明也提醒蜂农: 

        被囊状幼虫病毒污染的饲料——比如蜂蜜和花粉,是重要的传染源。蜂场人员随意调换蜂群的巢脾以及迷巢蜂、盗蜂等都会造成蜂群间疾病的传播。当前,蜂农要加强对饲料环节上的防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尽量减少损失。

  相关链接>>> 

        囊状幼虫病防治方法 

        囊状幼虫病的典型症状是幼虫封盖后3-4天仍然不能化蛹,虫体伸直,头部朝向巢房盖。患病幼虫体表完整,表皮内充满乳状液体,此时若用镊子将病虫夹起,整个虫体像一个充满液体的小囊,故取名为“囊状幼虫病”。患病幼虫的体色由正常的珍珠白色变为淡黄色,再逐渐变为暗褐色。病虫的头胸首先变黑是囊状幼虫病的特征。病死的幼虫不腐烂,没有臭味,逐渐干枯呈龙船状的鳞片,容易被工蜂清除。 

        1.保温。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蜂群保温,减少开箱检查次数,过弱的蜂群可进行合并。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饲喂,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在蜂群大量繁殖期间,应补充花粉、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力。 

        2.消毒。换箱时,蜂箱、巢框用1%~2%氢氧化钠溶液洗刷消毒,或用沸水浇淋消毒。已发病的蜂群,将巢脾提出,除去病死虫、蛹,用2%的碘酒涂擦巢房,再用75%酒精脱碘。 

        3.断子。将母蜂用铁纱罩罩在脾上,迫使母蜂停止产卵,在一段时间内断子,以减少病源重复感染机会。 

        4.选育抗病蜂种。选择无病群或病后的蜂群作为种用群,培育蜂王和种用雄蜂,对其子进行抗病能力观察,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作为种用群,淘汰那些抗病能力弱的蜂王,换上抗病能力强的蜂王。经过系统选育,蜂群可增强抗病性。 

        5.药物治疗。药方:山乌龟20g、甘草6g、虎杖6g、多种维生素5-10片。用法:将药用冷开水浸泡30分钟后,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煎熬5分钟,滤出药液,再熬1次,和并滤液按1∶1的比例加入白糖配成糖浆,再把研细的多维粉加入,调匀后喂蜂。每1剂可喂10-15箱蜂,隔日1次,连喂4-5次。(詹国兵)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