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绿地千年古城换新颜
中国园林绿化网2009年12月3日消息:领袖故里纪念园、庐陵文化纪念馆等主题景观,绿茵青翠的景观草坪、碧波荡漾的中央景观湖以及公园内一棵棵珍贵大树构成的园林景观带,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休闲游玩。这是吉水县县城文化公园的实景写照。
近几年来,该县坚持“拓空间、提品位、强经营、培产业、显特色”的城市建设方针,深入开展“城乡建设推进年”活动,城市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县城规划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由2006年的7.5平方公里拓展到9.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3.8%提高到38.5%;城区规划建设各类公园11个、广场3个,人均公园面积11.1㎡;新增绿地104万㎡,城区绿化率达35.2%;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高起点规划,增强城市张力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该县坚持“穷建设、富规划”理念,先后聘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编修县城总规和各片区详规,制定了“北拓西进,跨江发展”战略,有效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县里抓住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机遇,以规划筹建赣江二桥和城南大桥为纽带,部分调整了城西和城南片区的控制性详规,使城西工业园区与南岸、燕坊实现无缝对接,推动“两翼齐飞”,为县城的发展赢得了发展空间和土地资源。在规划中,该县做到规划高起点、建设大气魄、发展大格局。该县紧紧围绕“打造吉泰工业走廊明珠,构建山水园林精品城市,彰显历史文化特色”这一科学定位,使整个县城迎山接水、“红绿古”交相辉映。县城布局与功能定位力求特色鲜明,谋求差异化错位发展。老城区重点抓好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功能配套;着力抓好县城老街旧房的拆迁改造,拓展鉴湖公园等休闲场所,增景添绿,使之成为宜居求学商贸服务核心区。城南片区主要以丰富内涵、增添人气为主,着力发展商贸物流服务和林化制革产业。城北新区以行政中心和文化公园为中心,打造集行政办公、文化、休闲、商贸、宾招于一体的园林型宜居区。城西片区着力打造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经济引擎,以燕坊古村和峡江水利建设移民城为核心的古村型和亲水型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商住区,形成“四区共建、四轮驱动”的格局。每个新规划开发的小区都要求建成景观独特、功能完备、宜居宜商的精品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做到管线入地,幼儿园、垃圾中转站、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配套到位。县里打造了时代商贸城、城市花园、桂香园等一批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商住小区,形成“一区(街)一景”风格。
高标准建管,彰显城市魅力
吉水素有“仁山文水”之美誉。该县充分发挥县城山环水抱的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让山增秀色、水添灵气,做活山水文章。县里实施“三沿”绿化工程,建构沿路、沿江、沿山景观绿化带体系;大力开展“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打造“一岛、两带、六园”等休闲园林景观,有效提高了城市品位。“一岛”指桃花岛,“两带”指滨江景观带和城北泄洪渠景观带,“六园”指已经建成的鉴湖公园、文化公园、小东山游园、大东山森林公园和正在建设中的城北公园、城南文山公园。六个公园独具特色,实现“城在林中、人在绿中”,力求城市建设园林景观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老城区综合改造和新城区硬件建设坚持路网先行。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该县挤出1.2亿元资金对青湖大道、龙华大道过境段等进行“白改黑”新建和改造;疏畅改造了老城区排水系统。新城区坚持“管线入地、一次集成建设、配套齐全”,做到道路延伸到哪里,绿化、亮化和管线就到配套哪里。
该县采用历史名人字号命名新街道等载体,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城建相融合。例如,行政中心采用古代书院式建筑设计风格,构建了一组融古典和现代于一体。美观实用的建筑群,凸显庐陵文化特色。
自2007年初开始,该县深入开展了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县财政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开展“城市基建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共硬化背街小巷800余条,绿化空地104万㎡,改造下水道20余公里,安装路灯700余盏,新增垃圾中转站26个、环卫工人146名,城区卫生环境明显好转,市民满意度大幅提高。通过开展“园林机关”、“卫生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大大增强了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卫生意识。今年,该县成功获得省级卫生县城的称号。
高效益经营,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建设必须解决“资金、土地和就业”三大难题。该县成功探索出一套破解之法,采取城北新区和城西工业园区“双核带动”战略,在城北新区先行开展行政中心区和文化公园建设,形成行政转移和新区公共环境品位提升双向拉动效应。城西片区围绕工业园规划建设商贸服务、教育医院等各种辅助设施,聚集人气,促进快速开发与扩张。该县通过“向外引、往上争、对内挖”三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6亿多元。将宾招等商业项目进行包装招商,引进四星级锦宗宾馆、光彩汽车城等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2亿元,其中锦宗宾馆已投入使用;成功争取城西水厂、城北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等国家项目资金近亿元;变“卖地融资”为“储地融资”,强化土地运作,使地价合理提升,筹集建设资金2.35亿元。同时,该县严格执行国家的征地拆迁政策,合理调整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确保失地农民保障,推动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大力推进“两房”工程,开发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446套;调整了城区商业、教学和医疗网点布局,新建了进士学校、城南学校等学校,启动了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搬迁工程,保障市民上学就医的需要,促进了社会和谐。
根据传统优势和现有基础,该县确立了“突破电镀加工、聚集电子信息、整合手套皮革和食品加工、延伸林化香料和有色金属”6大主导产业发展战略,并在城西工业区规划了相应产业园。目前,城西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3.6平方公里,引进企业162家,吸纳就业工人10194人,被国家、省发改委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江西省重点工业园”、“省级食品特色工业园”。通过实施“农民工创业就业”工程,促进了汽运物流、商贸餐饮等三产大发展,全县新增就业2834人,增强了县城发展动力,形成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