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植树节——同种500万棵树 挑战吉尼斯纪录
月16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前夕,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人口委、东南卫视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同种500万棵树,挑战吉尼斯纪录”大型生态扶贫公益活动在甘肃省通渭县拉开序幕。当天上午,3万多名挑战者齐聚马营镇黑燕村谢家湾和岘植树现场,联合向新的“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快植树” 吉尼斯纪录——“3万人60秒齐种3万棵树”发起了挑战。紧张的60秒之后,在现场公证人员的严格公证下,新记录诞生了。
同时在接下来的20天里,仍将有通渭县18个乡镇的民众、来自全国各地的绿化志愿者、来自万里之外的日本绿化志愿者一同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继续向缔造另一项——“10万人20天同种500万棵树”的吉尼斯世界新纪录发起冲锋。本次活动,组织者将严格按照吉尼斯总部的各项要求,提交实时法律公证、影像纪录、文件说明、权威人士现场证明及其它所需的证明材料,经由伦敦吉尼斯总部最终确认后获颁相关证书。
活动现场,通渭县委燕胜三书记首先代表通渭县人民对国际社会、国内公众对“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生态扶贫公益活动的热心支持和爱心捐植予以感谢,并表示每一位热心人士爱心捐植的每一棵沙棘树,都将成为通渭荒山上茁壮成长的生态致富树,为漫漫荒山披上绿装,为贫困家庭带来幸福。随后在燕书记的一声令下,“3万人60秒齐种3万棵树”挑战活动正式开始,紧张而激动的60秒倒计时,现场呈现出火热的植树场面,来自甘肃省的公证人员对本次挑战成绩进行了严格公证。最后,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杨继平宣布,本次活动的成绩超过了2005年10月24日由哥伦比亚“1万5000名居民在60秒钟时间里植树1万5000棵树”所创造的吉尼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快植树纪录”。满山遍野的挑战者随即应声群起欢呼雀跃,挥舞的旗帜、衣服、头巾与空中航拍的热气球相映成趣。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苗霞代表本次活动各方机构宣读了《通渭宣言》。
此次大型植树扶贫活动,是2009“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全国公众参与网络植树爱心捐植的“网络爱心树”转化为“实地幸福树”的一次落地行动,同时也是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全球10亿棵树运动”倡议的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出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倡议,过去12个月,平均每个中国人为“全球十亿棵树运动”植树2株以上,从中国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公民以及青少年都参加了植树活动,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4月带头种了5棵树,全国共计植树26亿株以上。(以上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球十亿棵树运动”特别仪式上的演讲。)
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全球10亿棵树运动”,旨在增强公民之间的合作并鼓励全体人民行动起来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该计划的推出还有助于应对人类面类的其他挑战,这包括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水资源危机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上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十亿棵树运动”计划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9月21日在纽约举行特别仪式,宣布自2006年提出名为“全球十亿棵树运动”的植树计划以来,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植树总量已经达到73亿棵,其中中国植树26亿棵,为实现该计划确定的目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同时盛赞中国在植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网络植树节”所植树木,亦全部列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十亿棵树运动”植树计划内。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在通渭县开展的植树行动,能够激发海内外社会力量大力参与支持“中国网络植树节”,支持联合国“全球十亿棵树运动” ,以实际行动共同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带动全民关注,汇集社会力量,援助西部干旱地区气候贫困人群植树造林,改善环境,遏制土地退化与荒漠化,实现劳动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是中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联合国有关专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该地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干旱缺水是造成定西人民贫困的最主要根源,而贫困又加剧了人畜对植被和自然环境的破坏,逐步形成恶性循环。通渭县地处定西市东侧,是全省18个干旱县和全国4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