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荔枝

荔枝 十年低迷果农 九成亏本

时间:2009-08-14 17:31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如今,摆在大雅之堂的荔枝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果贱伤农”的呼声,让人们不能不重新审视这个行业。从1999年以来,荔枝已经历了10年的低迷期。在极大满足国内消费的同时,广东荔枝面临严峻的挑战。
  每年收成过后,荔枝园就必须进行除草、施肥和喷药,为明年挂果打基础。

  辉煌时期一斤荔枝近百元

  最低迷年份一斤桂味1.3元

  荔枝产业面临深加工和保鲜两大难关

  盛名之下的荔枝是岭南佳果,有着“果中之王”的美誉。因其风味绝佳,深受喜爱,唐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列为宫廷贡品。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传唱千古,足见荔枝的珍贵。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风靡至今。

  如今,摆在大雅之堂的荔枝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果贱伤农”的呼声,让人们不能不重新审视这个行业。从1999年以来,荔枝已经历了10年的低迷期。在极大满足国内消费的同时,广东荔枝面临严峻的挑战。

  文/图 本报记者曾向荣 通讯员邱远祥

  “世界上有荔枝的地方不多,但最好的在广东。”有人断言。

  广州增城的果农陈柱权跟荔枝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在他的南安果场里,种植了当地大多数荔枝品种:妃子笑、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看着果场里的1500多棵荔枝树,这位当年闻名乡里的专业户却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我60多岁了,我也不希望我的小孩进入这个行业。现在我还有几分力,再干几年后,如果这片荔枝果场转手没人要,那我就放弃了,就当绿化祖国吧。”

  对于种植荔枝20多年的陈柱权来说,他从荔枝中品尝到的,不只是鲜甜美味。

  今年的荔枝产量算是“中年”,介于“大年”和“小年”之间。陈柱权告诉记者,今年他的荔枝挂果量有近4万斤,但真正卖出去的还不到2万斤。“主要是天气原因,烂果、掉果的比较多。”陈柱权告诉记者。

  即便有好的管理技术,但很多时候,荔农们也不能不靠天吃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荔农表示,受天气的影响,有的荔枝树连花都没开,开花挂果的,有些却又烂掉了。他们只能期盼,收获期间天气好,不要出现大的自然灾害。

  增城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陈科长向记者表示,荔枝的产量要看管理水平,也要看天气。有些年份碰到暖冬,开花的比较少。如果清明节前后碰到雷雨比较多,挂果量也会减少。挂果后,如果遇到台风,还会掉果。

  今年不算是坏年份。陈科长表示,就整个增城市而言,“今年荔枝的产量为1.3万吨,跟去年相比增产5000吨,种植面积17.6万亩,跟往年相比持平。 ”陈科长还告诉记者,今年荔枝的果农销售价格,桂味每斤在5~6元左右,三月红每斤为3~4元,妃子笑每斤为4~5元。

  十年低迷

  九成果农亏本

  “2000年,桂味每斤卖4.5元。2001年,每斤价格2.5元。2003年,桂味每斤价格只有1.7元,1.3元我也卖过。”

  在陈柱权的印象中,近10年来,这个价格还不算是最坏的。

  让陈柱权提不起信心的,是荔枝行业近10年的低迷期。他告诉记者:“光是去年,我就亏了4万元。今年挣了一点点。”

  增城小楼镇果农何步云告诉记者,他认识的果农中,90%的人都说亏本了。

  增城市荔枝协会副会长黎庆留对记者表示,每年在他那9000棵荔枝树的成本投入就达几十万元,想把成本收回来都很难。黎庆留从1984年开始从事荔枝行业。“今年是‘中年’,还算不错,但还是挣不到钱,甚至要亏本。”黎庆留说。

  陈柱权经历了荔枝行业近10年的低迷期,他也见证了上世纪90年代荔枝“一货难求”的红火场面。“那时候荔枝很好卖。”陈柱权说。

  从1985年开始,陈柱权承包了生产队的荔枝。两年后自己开荒种植,刚开始有1000棵左右。“那时候已经能看电视,我看到美国果场的农民,生活得比较好。”陈柱权告诉记者。那时,陈柱权是个干劲十足的年轻小伙子。

  经过努力,陈柱权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水果专业户,在那个年代,专业户算是比较风光的。“除了荔枝,我还种了六七十亩的菠萝,一年有四五万斤。方圆十公里都知道我种的菠萝好吃。”回想当年,陈柱权难掩自豪之情。

  陈柱权了解到,除了天气,荔枝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和管理。为了经营好荔枝,陈柱权参加了当地政府为果农专业户举办的培训班,希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增城市还成立了荔枝研究会。

  红火岁月

  好荔枝每斤100元

  “1988年,荔枝品种糯米糍的价格每斤在8元~10元,高的时候每斤价格达到12元。1993年,一斤卖到35元。1996年,一斤卖到45元~65元,高的达到80元/斤。”

  对荔枝果农们来说,那时可谓广东荔枝的辉煌时期,收购价格可谓扶摇直上。每逢荔枝收成季节,有人会专门找上门来,从陈柱权的果场收购荔枝,他本人根本不用发愁。

  增城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陈科长告诉记者,在1993年左右,一些好的荔枝品种,每斤价格达到100元。

  那个时候,整个广东荔枝种植面积还不大。但从1996年开始,看到别人尝到种植荔枝的甜头,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其中就包括何步云。

  在荔枝一货难求的背景下,何步云从建筑商变为水果商,经历了其事业的一个转型。“我本来是做建筑行业的。但是做建筑很不容易,做了工程,却拿不到钱。为了拿到钱,我每年花上万元买荔枝去送礼。”何步云对记者回忆说。

  看到荔枝的火热场面,何步云心想,何不自己改行种荔枝呢?何步云对荔枝并不陌生,10多岁的时候曾经在老家种过,有100多棵,每棵树能结四五百斤荔枝。“那时候没什么空气污染,就是下雨也不会连续下好几天,这对荔枝挂果有利。”何步云说。

  何步云告诉记者,除了原有的老树,增城的大部分荔枝树都是在1995年、1996年、1997年这几年间种植的。何步云的荔枝树是1999年种植的,算是晚植者了。

  在那几年,荔枝树苗卖得很火,一棵荔枝苗可以卖十几元钱。

  1999年,看好荔枝业的何步云投入大笔资金,一口气种植了1.6万多棵荔枝树。但等到四五年后,即2004年左右,何步云的荔枝树开始大面积挂果时,市道已经完全改变。“我发现,到处都是荔枝了。”何步云说。

  黎庆留对记者分析说,2001年之前荔枝之所以好卖,是因为荔枝的货源少,市场上水果的种类也比较少。

  两道难关

  荔枝深加工和保鲜

  “成本增加了三分之二,但荔枝价格却从每斤30元跌到5元,减少了六分之五。”

  “1996年那几年卖得贵,是因为荔枝很少,价格就卖得高。但2001年开始麻烦不断,因为种植的荔枝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高,价格也就一路走低了。”陈柱权认为。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广东荔枝的种植面积为467.83万亩,达到了历史顶峰,比1995年的294.17万亩增长将近一倍。此后,面积虽略呈下降趋势,但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既然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荔枝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天气和管理。果农们尴尬地发现,每逢风调雨顺的丰产年份,荔枝产量丰收时,荔枝价格却下跌了。

  “天气好了,产量高了,但价格却又上不来。”何步云觉得有些无奈。

  黎庆留感慨:“随着社会的发展,荔枝这个行业的景气程度却降低了。”他认为,果业不景气尤其是荔枝不景气有三个原因:人工、农药、肥料、租金等成本都增加了;荔枝深加工和荔枝保鲜这两道关不能过;外销渠道基本没有。

  何步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肥料为例,以前花60元就能买到一包,但现在需要花上200元。再看人工,1999年的时候,请一对夫妇来帮我看管果园,700元一个月就可以,但现在要增加到2000多元一个月。”

  他有些左右为难,因为如果不投入进行管理,果树很难有收成;如果投入成本进行管理,又担心价钱不高会导致亏本。

  无奈之下,何步云想办法减少肥料成本,他养了几百头猪,将猪的排泄物变成肥料,再通过水渠引到荔枝园,这样一年可以节省肥料和人工成本10万元左右。

  何步云还大面积减少荔枝树的数量,以前1.6万棵荔枝树,如今减少到8000棵,改种了7000棵砂糖桔树,1000棵青枣树。何步云希望,这种多元化策略,能够将他的果场经营下去。

  “我还想再砍掉一部分荔枝树,种点别的。但实在不知道该种点什么。”何步云对记者表示。

  提振信心

  广东生产全球消费

  这些年,黎庆留觉得不安心。让他不安心的,不只是他自己的那9000棵荔枝树,这位增城市荔枝协会的副会长还面临如何提高果农信心的难题。他发现,价格一蹶不振,果农的心态也出现了变化,不少人开始将果园弃之不管,还有人将荔枝树砍掉了当木材卖。“现在荔枝树的病虫害比较多,如果不管理,收成很少。如果连续三年不管理,荔枝树肯定报废了。”

  黎庆留请了农科院的专家来给果农们讲课,从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方面进行培训,但市场不景气,荔枝协会似乎也力不从心。

  因为荔枝保鲜难,黎庆留希望能将荔枝做成干货,也可以做成罐头,但“果农自己搞不起来,希望政府能够扶持一下”。黎庆留还希望,对待果业,政府部门也能够提供像给予水稻那样的扶持。

  黎庆留也期待荔枝的品牌能够得到提升。“荔枝的品种很多。希望能够成立一个品牌,这样销路会好一点,销到外地去。”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广东的荔枝需要扩大市场,提高出口量。每年都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到黎庆留的果场参观。一位台湾朋友告诉黎庆留,在台湾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的荔枝,如果能够销到台湾去,一定会像是“千金小姐”。这让黎庆留感到振奋,但如何能够找到渠道销售到台湾呢?黎庆留很关心这一点。

  专家认为,过去一斤荔枝出售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历史可能不会再有了。那时荔枝价格高是由于短缺经济造成的。当前荔枝价格保持在比较正常的水平,正是开拓市场的好时机。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做好荔枝的产后加工、销售工作,让更多的佳果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专家认为,广东应该在对荔枝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例如制订长期发展规划,用20年时间打造广东荔枝品牌,使广东荔枝“季节生产,常年消费;广东生产,全球消费”;注册“广东荔枝”商标,将“广东荔枝”注册商标和原产地保护,统一向世人展示品牌形象,让“广东荔枝”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著名商标;打造荔枝文化。

  由此看来,广东荔枝行业的产业升级,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