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花生丛枝病毒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08-12-03  来源:广东山区信息网
摘要:病症从开花下针期出现,一些小叶从基部的叶腋间伸出,逐渐向上发展直至顶梢,这些小叶密生成丛,像扫帚状。花器感病后变样,既不像花又不像叶。当病株发生于丛枝时,正常叶片开始黄化脱落,最后留下小叶丛生的枝条。株丛显著矮化。果针伸长而子房不膨大,有的形成鸡嘴

    病症从开花下针期出现,一些小叶从基部的叶腋间伸出,逐渐向上发展直至顶梢,这些小叶密生成丛,像扫帚状。花器感病后变样,既不像花又不像叶。当病株发生于丛枝时,正常叶片开始黄化脱落,最后留下小叶丛生的枝条。株丛显著矮化。果针伸长而子房不膨大,有的形成“鸡嘴豆”,有的向上反卷成“秤钩”状,颜色青紫,种子不实,表面具有筋样红褐色的导管,病果仁生吃有苦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花叶和斑驳病毒病发病区,要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分级粒选,剔除带毒的小粒仁和紫红色病粒,并实行地膜栽培。南方秋花生丛枝病严重发病区,在花生开花期,发现病株应尽早拔除,切断田间传染源。适当推迟播期,改7月下旬播种为8月中旬播种,避开发病高峰,减轻发病率。

    2.药剂防治。

    (1)药剂浸种催芽:据大连农科所试验,应用“长效治毒灵”浸种12小时催芽播种,可推迟斑驳病毒病高峰期,显著减轻危害,并可兼治褐纹斑病(网斑病),比清水对照组增产56.1%~66.7%。

    (2)药剂防蚜传毒:用35%的呋甲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7%拌种,可使蚜株率减少36.7%~86.6%,矮化、花叶病毒株率减少25%~67%,亩增产荚果20~100千克,增产率为9.6%~54.8%。

    (3)药剂防除小绿叶蝉传毒:南方丛枝病毒发病还要及时用60%乐果可湿性粉剂0.5千克加水1000~1250升,对植株喷雾,以制止小绿叶蝉大量发生而传播病毒。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