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瓜类蔬菜保护地育苗床的管理

发布时间:2008-12-01  来源:广东省山区信息网
摘要:播种完后应注意加强保温、增温和保湿管理,结合加温、多层覆盖等措施(如加地膜、小拱棚、晚上盖保温材料、温室加温等),使气温、地温保持在最适温度范围25-30℃,夜间最低气温15-18℃以上,夜间地温18-20℃,促使尽快出苗和苗齐苗壮。此期主要是促进出

   播种完后应注意加强保温、增温和保湿管理,结合加温、多层覆盖等措施(如加地膜、小拱棚、晚上盖保温材料、温室加温等),使气温、地温保持在最适温度范围25-30℃,夜间最低气温15-18℃以上,夜间地温18-20℃,促使尽快出苗和苗齐苗壮。此期主要是促进出苗,管理上是以保温、增温为原则,一般不进行通风。在此条件下一般3-5天大多即可出苗。

  苗床地温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土温过低,易出现烂籽等现象。所以,在寒冷的季节播种时,最好采用酿热温床、电热温床,或进行临时加温等措施,促使迅速出苗,苗齐苗壮。

  1.温度管理

  幼苗刚出土时,下胚轴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在高温和高湿下,下胚轴会迅速伸长,形成徒长苗。苗一出土后的管理目标是促进幼苗下胚轴加粗生长及根系的迅速发展,当幼苗出齐后(子叶顶出土面)及时通风降温、降湿,白天要维持在25℃左右,夜间15℃。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可适当降低夜间1-2℃,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促进幼苗粗壮和雌花分化,防止胚轴过度伸长。如遇阴雨天气,温度应适当降低。子叶展平后管理上以促进真叶生长和花芽分化、培育壮苗为目标。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放风时间和放风量的大小、保温材料的揭盖时间等来调节。要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和放风时间,放风的量及位置等要使育苗床内温度尽可能均匀,使幼苗生长一致。放风部位均是先中间或顶风,然后过渡到两侧或底部。要根据天气变化和苗床温度变化来控制放风量和放风部位。定植前10天左右进入炼苗期。

  2.水分管理

  冬季或早春育苗时,前期过多或过大地浇水易使苗床地温下降,不利于幼苗生长,如果在温度较高时浇水,易造成幼苗行徒长。所以在播种前底水一定要浇足,以满足出苗和幼苗前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育苗期间尽可能少浇水甚至不浇水。育苗前期也可用覆潮土的方法,来调节水分和降低地温的矛盾。育苗中后期随温度的升高,水分蒸发量加大,用覆潮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求,此时可选择温度较高的晴天上午用喷壶喷洒。一般情况下不要温灌,以免降低地温或造成幼苗徒长。苗期浇水的原则是“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幼苗在分苗前要浇起苗水,分苗时要浇分苗水;在切方囤苗前也要在前1天浇水。

  3.光照管理

  保护地育苗中,幼苗的光照条件除了与气侯有相关外,还与保护地中不透明覆盖物的揭盖管理有关,这些管理不仅影响光照,同进也影响保护地内的温度。出苗期应尽可能使苗床多接收阳光,以提高苗床的地温,一般早揭晚盖。育苗期间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壮苗,所以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日照较差的季节育苗时,在管理上尽可能使幼苗多接受阳光。除早揭晚盖不透明覆盖物以延长光照时间外,管理上要经常清洁薄膜等透明覆盖物,以增加透光量。薄膜最好用无滴膜。阴天也要揭开不透明覆盖物,雨、雪天也应短时间地揭开不透明覆盖物。如果遇到连阴、雨、雪天时,幼苗主要消耗自身体内的养分,易造成幼苗黄弱徒长,甚至黄萎死亡,所以,遇到这种天气时,应尽可能揭开不透明覆盖物,使幼苗接受阳光,甚至采取补光或在温室的北侧张挂反光膜(镀铝聚脂薄膜)等措施。

  4.中耕与叶面追肥

  当土壤水分过多、发生板结,或冬季及早春为提高育苗床的地温时可进行松土。松土可用竹签或8号铁丝砸成的小锄,将表土撬松或锄松,破土深度以不伤根为原则。松土可在幼苗出齐后、2片子叶展平和2片真叶时各进行一次。为促进幼苗正常生长,可根据幼苗生长状况和育苗床的肥力进行叶面施肥。一般可在2片真叶和定植前(3-4片)进行叶面施肥,叶面肥主要是用0.2%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营养型叶面肥。叶面施肥一般在下午3点后进行。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