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核桃枝枯病
浙江省临安、淳安等县(市)的山核桃产区均有发生,为害山核桃树的大小枝条,造成枝条枯死,削弱树势,降低产量。
症状:主要发生于秋季。一般无明显病斑,只见1~2年生枝条及其上的芽干缩枯死,偶尔可见小枝梢部或中间有黑褐色或红褐色病斑,染病枯死的大枝条,除枝上芽干缩枯死,用刀削之,可见皮层已变褐坏死;之后,大小病枯枝上产生多数小黑点,为病菌的分升孢子盘。
这些病枯枝到第2年夏天,回遭受一中天牛蛀食,容易被误认为是小天牛为害所致。
病原菌:为真菌中的椭圆黑盘孢菌,学名为(Melancinumoblongum)属半知菌亚门。病枯枝上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升孢子盘,初埋生于皮层内,后突破皮层外露,内生多数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初无色,后变暗色,椭圆形,单细胞,两端钝圆,有一端稍弯,大小为(10.6~16.5)UM*3.3UM。病害发生规律:根据调查和连续两年共85株定株观察,山核桃枝枯病开始于8月中下旬,盛发于秋季打收山核桃之后的10月~11月,冬季也有少数新的病枯枝出现(染病遭冻所致),在山核桃旺盛生长的上半年,不见有新的病枯枝出现,在上半年见到的都是上年遗留下来的老病枯枝,这些老病枯枝在夏季会遭受一种小天牛蛀食,容易被误认为是小天牛为害。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枯枝上过冬,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入侵。
病菌孢子捕捉实验表明,4~5月和9月发病林内都有病菌孢子传播,可病菌却要到8月上中旬才开始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病菌是一中弱寄生菌,可能侵害旺盛生长的山核桃枝条,或侵染了,但难以活动为害,即所谓“潜伏侵染”,到秋季山核桃树长势转弱,抗性降低,病菌才得以侵入,或从潜伏状态活动起来,使山核桃枝条发病枯死。
防治方法:
(1) 加强管理,增施栏肥,或复合肥,或专用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 冬春清除病枯枝并烧毁。
(3) 据实验,在5月间往树上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800倍液,10~15天一次,连喷3次,效果良好。
二 山核桃褐斑病
褐斑病是山核桃树叶片上的一种常见病,山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影响树势和产量,山核桃苗木尤易受此病危害。
病症:病斑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互相连接成较大的褐色斑,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细小粒点和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坐和分生孢子,病叶易干枯脱落。
病原菌;是一中真菌,属半知菌亚门,学名为(Cercospora juglandis Etswingle),分生孢子梗4~10根丛生与分生孢子座上,梗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鼠尾形,稍弯曲,有5~9个分隔,大小为(30~51)UM*(3.1~4.2)UM。
病菌主要在病落叶上过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在病落叶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为害。一般6月初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通常虫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管理粗放,树势年旺,以及多雨年份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晚秋及时清除病落叶并烧毁。
(3)发病初期,喷洒1%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10~15天一次,连喷3次,可控制病害蔓延。
三 山核桃苗木根腐病
山核桃苗木根有时会因烂根而一簇簇死亡,烂根的原因是由于圃地潮湿,根系窒息腐烂,土壤中的病菌如镰刀菌类就会趁机侵染为害,使根系腐烂,导致苗木枯死。
防治方法:
(1) 及时排水,防止圃地积水;
(2) 病区边缘开沟隔离,沟内撒石灰;
(3)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的500倍液浇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