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指以下几种:
①肉用畜禽类,如肉用犬、驼鸟、孔雀(蓝、白孔雀)、山鸡、肉鸽、鹿等;②毛皮兽类,如狐狸、貂、旱獭等;③肉皮兼用型,主要是羊、驼;④宠物及观赏鸟类;⑤药用价值较高的昆虫。
一、制约贫困山区特种养殖业发展的因素
1、饲养的品种多、杂、乱。以上所列是饲养品种极少部分,还有众多品种经济效益不明显、开发较难。有些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被误作特种经济动物推广,对特种养殖造成不良影响。
2、养殖积极性高,但科技含量低。山区特种养殖户缺乏科学指导,对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不够重视,饲养管理和产品开发科技含量低,浪费了资源和资金。
3、发展特种养殖业资金短缺。多数特种养殖户经济底子薄,起步晚,观念陈旧,用于特种业再生产资金较少,养殖规模小,档次不高。
4、饲料不足。饲料市场适合特种经济动物的饲料较少。食草特种经济动物饲料不足,因为封山育林,无法提供大批优质牧草。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枯草期畜禽处于半饱状态。
5、服务体系薄弱。畜牧兽医人员知识老化,不善于防治特种经济动物疫病。山区不能为特种养殖产品提供市场,造成生产、市场地域分割和市场反馈信息滞后。
6、炒种和跟风阻碍特养业发展。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夸大经济效益、生产性能及高价回收等优惠条件。生产者盲目跟风,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7、以零星饲养为主,加工技术落后,培育市场能力低。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大,无法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条。
二、山区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有利因素
1、特种养殖业产品占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很多品种可开发健康的绿色食品,符合目前消费潮流。
2、特种养殖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不仅有山区农民,还有停薪留职干部、下岗工人,甚至实力雄厚的企业,利于特种养殖业上规模、上档次。
3、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部分高中收入阶层对食品消费追求新、奇、特;对高档皮毛服装消费量逐步增加,为特种养殖产品提供消费市场。
三、山区发展特种养殖业的策略和目标
畜牧部门要统一制定发展规划,选择适宜发展的特种养殖品种为突破口,开发经营潜力,提高育种、营养、疫病防治、产品加工和经营管理水平,设置合理的区域布局,培育市场消费,形成完整的、系统的产业链条,以现代化生产为基础,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新的食品来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对策
1、畜牧部门要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使特种养殖业统一规划、健康发展。
2、以家庭养殖为主,发展适宜规模经营的养殖专业大户、重点户。
3、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论证,选准项目。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形式、多层次经济经营。
4、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种、防、驯、料管体系,健全县、乡、村特种养殖业服务网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
5、建立健全特种养殖业机制。实行农户+专业户、重点户、基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健全农、工、商、技、贸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制,条件成熟可组建企业集团,推动产业进程。
6、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重视和利用特种经济动物资源,搞好毛、皮、骨的综合利用和加工、深加工升值;发展制革、医药、化工、包装、运输、肥料、饲料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生产。使特种养殖业产业形成紧密相联、共同发展的系列化生产业链,提高整体效益。
7、特种养殖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养殖和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重点解决技术问题,推广科学、实用的饲养技术。
8、科学、客观地评价特种养殖品种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正确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特种养殖。对可规模化发展的项目严格按计划操作,保持产品产量和市场需求同步发展。
9、资金投入。利用民族贫困山区小额信贷资金、畜牧扶贫资金,按非公有制经济有关优惠扶持政策,给予贷款。打开山门,吸引外商、外资发展特种养殖业。
10、特种经济动物引种要慎重。品种、产品和市场是发展特种养殖业的重要环节,选择适当品种,开发具有独特经济效益的产品,保持特性,是成功发展特种养殖的条件。引种前要了解供种企业背景,对比同类品种价格,细选,慎重,避免损失。
山区怎样发展特种养殖业
发布时间:2009-08-27 来源:新农网
摘要:特种经济动物指以下几种:
①肉用畜禽类,如肉用犬、驼鸟、孔雀(蓝、白孔雀)、山鸡、肉鸽、鹿等;②毛皮兽类,如狐狸、貂、旱獭等;③肉皮兼用型,主要是羊、驼;④宠物及观赏鸟类;⑤药用价值较高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