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中华鳖亲鳖培育技术初探(4)

发布时间:2007-06-27  来源:湘江渔人
摘要:3 讨论 3.1 良种选育工作势在必行。随着养鳖业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把握住成品鳖的质量,通过科学管理又能降低成本,谁的市场驾驭能力就强,获胜的把握就大。提高产品质量,其关键在于提高鳖的种质,
3 讨论
3.1 良种选育工作势在必行。随着养鳖业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把握住成品鳖的质量,通过科学管理又能降低成本,谁的市场驾驭能力就强,获胜的把握就大。提高产品质量,其关键在于提高鳖的种质,加强良种选育工作。一些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场子,目前已经出现了稚鳖畸形率高、抗病能力下降、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个体过小以及成品质量较差的现象。由于我们重视了良种的选育工作,我们生产的成品鳖裙边厚、背腹部鲜亮有光泽,接近自然生长的鳖体,很受消费者欢迎。成品出厂价一般可达200元/公斤。我场培育的亲鳖产卵率高,产卵量大,稚鳖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共出售亲鳖1.2万只,购买场家对我厂出售的亲鳖反映良好。出售稚鳖9万只,用户反映鳖种生长速度快。
3.2 科学管理。自繁自育是降低成本有效途径。从94年和96年2批成鳖养殖实际结果看(见表2),第Ⅱ组由于使用了优质饲料和防病药物,每公斤鳖养殖成本为72.6元,其中鳖种费用按每只8元计。而第Ⅰ组使用本场生产饲料和常规药物防病,其每公斤鳖养殖成本为89元。两组养殖成本相差16.5元,分析其原因,造成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鳖成活率。第Ⅰ组由于成活仅为64%,仅鳖种成本就占成本50%,而第Ⅱ组由于成活率提高到82.5%,鳖种成本仅占22%。如果能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成活率,成鳖养殖成本可进一步下降。
  从两组养殖成本分析,即使采用了较为科学的养殖技术,鳖种成本至少要占总成本的20%以上(按目前鳖种销售价10元左右),若自己场内自繁鳖种则鳖种成本不足5元/只,加上减少运输造成的损失,养鳖成本可进一步下降10%左右是有可能的。从实际生产效果看,从外地购置稚鳖成活率80%左右,自繁养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3 病害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几年来的养鳖实践中使我们体会到鳖病仍是困扰养鳖业的一大难题。由于鳖病防治研究工作滞后于生产实践,对鳖病的发生特点,规律难以掌握。鳖病的诊断困难较大,尚无简便易行的方法。鳖病治疗针对性较差,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为了防治病害发生常常大剂量和频繁用药物,不仅使养鳖成本上升,我场用于防病的药物占总成本的6—7%,而且还破坏了鳖的生态环境。为了保证养鳖业的健康发展,应深入地对病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曹杰英(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石家庄市 050011)
     杨焕宸 傅安绪(石家庄市东古城养鳖场 050051)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