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3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记者赵力文 郑兴华 通讯员张本贵 高 帆)7月30日,记者在丘陵、山地为主的淅川县寺湾、荆紫关等镇看到,湖桑树“挤河滩、占四边、入庭院、上荒山”,万亩桑田一望无际。
“淅川已成为河南省桑蚕产业第一大县。”淅川县商务局局长董钊介绍,淅川县目前种植湖桑8.1万亩,10万农民从事植桑养蚕,年养蚕24.3万张(一张是25000只),年产茧1000万公斤,桑蚕业年产值1.1亿元。沿丹江万亩生态林带,则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有力保证了一渠清水送北京。
今年3月,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检查组来到淅川寺湾镇,面对2500亩连片规模的核心示范区桑田,专家称赞这里绽放出“山区桑蚕业一朵奇葩”。
“东桑西移”是商务部2006年开始实施桑蚕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项目,但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的淅川,“东桑西移”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1987年开始,当地利用丹江大面积滩涂利于桑树生长的条件,引导农民植桑,淅川桑蚕业开始起步。
“东桑西移”已在淅川县催生出了近百个桑蚕养殖专业村。在寺湾镇秦家沟,养蚕户高绣敏向记者介绍,她家的2亩多地全种了桑树,养了两张蚕,一年养四茬,每茬可收入2000多元。“俺村基本上一人养一张蚕。”高绣敏边说边侍弄着开始吐丝结茧的夏蚕。
针对蚕茧受国际价格波动大的不利影响,淅川探索出了“公司 农户”的路子,帮助蚕农抵御市场风险。以淅川县丰达茧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桑蚕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实行订单式收购。
近几年,淅川县的桑尖菜、桑尖茶、桑果饮料、蚕沙叶绿素、健康药枕等桑蚕副产品陆续上市,一批以桑蚕为主的致富产业,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