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兽医工作者在鸵鸟新城疫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内容涉及鸵鸟新城疫的各个方面。
事实证明,非免疫鸵鸟对新城疫强毒高度敏感,幼龄鸵鸟发病率在50%以上,病死率在40%~100%。
许多研究者对鸵鸟新城疫的临床症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注意到,鸵鸟发生新城疫均表现精神不振,沉郁,食欲降低,咳嗽,呼吸有罗音,口中流出淡黄色液体。有的病鸟眼睛分泌物增多,流泪,瞬膜开闭频繁。中后期病鸟口流黏液,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睑水肿,出现神经症状,有的头颈后仰,有的头颈无力而伏于地面。成年鸵鸟有的还表现颈部皮下有多量胶冻样液体渗出。
有关病理剖检变化的描述,其共同点是浆膜和黏膜的广泛性出血。主要有腺胃乳头及无腺体部分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出血,心外膜和心内膜出血等。其他如大脑和小脑表面出血,口腔和喉头出血,结肠和直肠出血等。
但是,有关病鸟肝肾病变的描述很少,而且很不一致。有人描述肝呈黄色,有脂肪变性;有人则观察到肝稍肿大,个别病例有紫色坏死灶。
鸵鸟新城疫最经典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取病料做病毒分离和血凝剂血凝抑制试验。鸵鸟新城疫病毒分离方法和鸡原新城疫病毒完全一致,所取病料一般为病鸟的肝、脾、肺和脑,均将其除菌后接种9日龄~10日龄SPF鸡胚,鸡胚死亡时间由于感染毒株致病力不同差异很大。
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鸵鸟新城疫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检测鸵鸟新城疫HI抗体消长规律,对不同HI抗体水平的鸵鸟进行强毒攻击实验,是确定鸵鸟新城疫免疫保护临界点的前提,也是制定科学的鸵鸟新城疫免疫程序的前提。在此方面,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以下鸵鸟新城疫免疫程序:
正常免疫程序
15日龄:新城疫LaSota苗点眼,滴鼻,剂量为鸡用剂量的3倍。
1月龄:新城疫LaSota苗点眼,滴鼻,剂量为鸡用剂量的6倍。
2月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只2毫升。
6月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只4毫升,分两点注射。
6月龄以上和成年鸵鸟,每年春秋两季,在使用新城疫LaSota苗点眼、滴鼻(剂量为鸡用剂量的12倍~15倍)的同时,皮下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5毫升/只,分两点注射。
鸵鸟场发生新城疫后的应急措施
(1)立即隔离病鸟并封锁所在场地,对场地使用工具、工作人员的服装等进行彻底清理消毒,严禁粪便等污染物扩散。
(2)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顺序应从远离发病场地的健康群开始,逐步接近发病场地,最后接种与病鸟同群的疑似健康鸟。紧急免疫接种的顺序绝不能颠倒。
紧急免疫接种时,建议均使用新城疫IaSota苗,推荐免疫程序和剂量为:
20日龄以内:鸡用剂量的3倍点眼,滴鼻。
20日龄~1月龄:鸡用剂量的5倍点眼,滴鼻,同时用相同剂量肌肉注射。
1月龄~2月龄:鸡用剂量的6倍点眼,滴鼻,相同剂量肌肉注射。
2月龄~6月龄:鸡用剂量的9倍点眼,滴鼻,相同剂量肌肉注射。
6月龄~12月龄:鸡用剂量的12倍点眼,滴鼻,相同剂量肌肉注射。
1岁以上的鸵鸟:鸡用剂量的15倍点眼,滴鼻,相同剂量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的制定有两个原则和四个关键点。两个原则:一是免疫程序必须是有效的,能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包括对其子代有效的免疫保护。二是免疫程序一定要简便易行,不仅要在生产实际中便于推广应用,还要尽可能减少免疫应激对动物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免疫程序的四个关键点,即抗体保护的临界点、首免日龄、免疫时间间隔以及使用何种疫苗。
抗体保护的临界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免疫临界点,要以不同抗体条件下的攻毒试验来确定。首免日龄的确定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种母鸟的免疫状况进行摸底。二是摸清雏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在母源抗体降至免疫临界点之前,进行首次疫苗免疫,并且要使疫苗免疫所产生的抗体的效价,在雏鸟母源抗体降至免疫临界点之前,上升到免疫临界点之上,使雏鸟在母源免疫保护消失之前,继续受到疫苗免疫的有效保护。免疫时间间隔的确定与所用疫苗的种类和质量密切相关。
当免疫程序确定之后,疫苗的质量,疫苗的储存、运输和使用情况,均会影响鸵鸟新城疫最终的免疫效果。有报道称,某养殖场使用过期疫苗导致鸵鸟新城疫免疫失败,这种情况对鸵鸟养殖企业具有警示作用。有注射高免血清控制鸵鸟新城疫的报道,但无论使用高免血清,还是高免卵黄抗体,均应注意药物本身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问题。对控制鸵鸟新城疫而言,最可靠的方法是用疫苗免疫,而不是发病后的治疗。另外,注射用药本身就存在很大风险,处在潜伏期和正在发病的鸵鸟,会因注射用药经针头传播疫病。因此,对蛇鸟而言,针头的消毒至关重要,注射针头最好一鸟一换。鸵鸟的野性比其他家养动物大得多,捕捉的过程不仅造成很大应激,还容易伤人。只要能通过饮水、拌料给药的,就尽可能不用注射给药,特别是对3月龄之后的鸵鸟。
临床上,鸵鸟新城疫往往和细菌性疾病混合发病,鸵鸟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屡见报道。多数情况下细菌病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发生的,特别是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更是如此。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先从有效防治病毒病入手,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