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育珠蚌的选择和饲养技术

发布时间:2008-03-27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摘要:珍珠是一种绚丽多彩、晶莹夺目、稀有而名贵的装饰品,自古以来,人们视它为珍宝,把它加工精制成各种项链、摆件、领带等饰物,畅销国内外市场,尤其是高档珍珠饰物价值稳定,供不应求;珍珠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惊、明目止痛、收敛生肌之功效,它

    珍珠是一种绚丽多彩、晶莹夺目、稀有而名贵的装饰品,自古以来,人们视它为珍宝,把它加工精制成各种项链、摆件、领带等饰物,畅销国内外市场,尤其是高档珍珠饰物价值稳定,供不应求;珍珠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惊、明目止痛、收敛生肌之功效,它能增进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身体衰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捕利用珍珠的国家之一,人工育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育珠蚌是育珠载体,直接关系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育珠蚌的饲养是珍珠培育的关键环节。

育珠蚌的选择
  育珠蚌:用来插植小片或珠核培育成珍珠的蚌,又叫插片蚌或受体蚌。育珠蚌选择要求贝壳完整,闭壳迅速,喷水有力,壳面生长线稀疏,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与小片蚌为同一品种。实验证明,蚌的年龄愈小,产珠能力愈强,手术难度愈高;年龄愈大,珠质分泌能力愈差,成珠慢且劣质珠多。培育无核珍珠的育珠蚌年龄应小于2+龄,壳长8~12cm,与小片蚌的配比为3︰1~2;培育有核、象形珍珠的育珠蚌年龄4~6龄,壳长15~18cm为宜,与小片蚌的配比为10~15︰1。

育珠蚌的饲养
  育珠蚌的饲养过程即珍珠的形成过程,一般需2~4年。手术后育珠蚌创伤严重,为使其迅速痊愈,恢复体质,形成珍珠囊,生产优质珍珠,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育珠水域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四周无高大树木,池底淤泥少,水源充足无污染,天然饵料生物丰富,pH值6.5~8.5,中性或微碱性水体最适宜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水体溶氧夏季高于5mg/L,冬季高于3mg/L,营养盐类丰富,钙含量10mg/L以上,环境安静,交通便利,有微流水的水域。微流水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补充快,利于清除育珠蚌的排弃物,减少污染,提高珍珠的质量。育珠水体面积0.6hm2左右,水深2~3m,肥度适中的池塘最理想;湖泊、外荡等水体面积较大,水流动性大,水质清新,水体肥度不一,水深适宜的地方可选择性利用;大中型水库水交换量大,水质清瘦,饵料生物贫乏,不宜育珠,小型水库、有机质丰富的老龄水库和水质肥沃的库汊,如果水深适当(2~4m)可进行育珠生产。

  育珠蚌的饲养方式:有吊养和底养二种方法。吊养分为单吊、串吊和笼养三种方式。单吊、串吊只适宜于无核珍珠的培育,笼养既适于无核珍珠,又宜于有核、像形等珍珠的培育。
 
  ①单吊和串吊即在蚌的翼部钻孔,用胶丝绳垂直悬吊于浮竹架或延绳上养殖,浮竹架可固定,也可活动,延绳两端固定在岸边的木桩上。每根胶丝绳吊一只蚌称为单吊,吊两只及其以上称为串吊,水深1.5m以内可吊两只,2m以上可吊3~4只,不宜过多,防止最下面的蚌得不到足够的饵料影响生长。单吊的串间距20cm左右,排间距1m以上;串吊的串间距30cm以上,每串的蚌间距10~15cm,排间距1.5m左右。
    ②笼养即将育珠蚌放在笼内垂吊于水面下40cm左右处。吊养工具有竹笼、网夹、塑料篓等。笼吊时,每笼用胶绳系住,悬吊于泡沫浮筒上,用延绳整齐固定于池塘中。笼间距1m,行间距2m。笼养数量视蚌体大小、水质肥瘦而定,每笼放置5~8个。育珠蚌第一年一般用竹笼饲养,密度3万只左右/hm2;长到12cm时,采用网夹饲养,密度为1.5万只左右/hm2。有核珍珠培育初期采用笼养,且笼底衬以纱布,以便回收脱核,伤口愈合后可采用其他方式培育。
    ③底养即将育珠蚌直接播放水底培育,也叫“地播法”,适宜于水面宽而浅,底质较硬而淤泥较少的水域。播放前,育珠蚌吊养该水池一个月,蚌的伤口愈合后播放水底。为便于捕捞或移养,在蚌的翼部钻孔,用尼龙线将蚌连成串,每串5~8个。收珠前3~4个月,将蚌捕起吊养,利于珍珠表面增覆优质珍珠层,提高珍珠质量。
 
  实践证明,单吊和串吊用材少,成本低,取蚌检查方便,但操作麻烦,不适合有核珍珠初期培育,且有少数蚌翼部断裂而落入水底;底养操作简便,成本低,但受水域条件限制,珍珠形成速度较慢,不便于管理,质量和产量较低;笼养操作较简便,育成珍珠的质量和产量高,是目前珍珠培育生产常用饲养方式。

育珠蚌的管理:
    ①搞好初期管理,手术后的育珠蚌体质衰弱,伤口容易感染发炎,需暂养于水质肥爽的水域,一个月内不宜随意翻动,不可离水或开壳检查,以免影响其伤口愈合、体质恢复及珍珠的形成。每天检查一次,及时清除病、死蚌,防止蔓延。满月后,对吐片严重的育珠蚌重新手术补片,重新分笼吊养;
    ②适时调整吊养深度,根据季节及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吊蚌深度,春、秋季浅吊(30cm左右),夏、冬季深吊(50cm左右);
    ③合理施肥与水质管理,施肥要因地制宜,以有机肥为主,辅施无机肥,有机肥以鸡粪和腐熟的菜饼最佳。施肥原则上量少次多,确保池水透明度30~35cm,水质“肥、活、嫩、爽”。饲养珍珠多年水域的产量和质量会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水体中微量元素被大量消耗所致,需适时施放稀土和微量元素;
    ④鱼珠混养,一方面可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另一方面鱼的活动可加强水体交换,加速低层有机物的矿化作用。一些鱼类如鲴类可刮食吊养工具及贝壳上的附着藻类,为育珠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建议育珠池塘宜少量混养鲴科鱼类2000尾/hm2;
    ⑤加强日常管理,水生藻类和水中悬浮物往往大量附生在蚌笼和蚌体上,影响蚌正常摄食生长,须定期清除蚌笼或蚌壳上的附着物,定期检查蚌及珍珠的生长,及时防治蚌病,调节水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