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6-11-21 来源:
摘要: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寄生在奶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等省区,多呈急性过程,发病率、死亡率高,使奶牛饲养业遭受很严重的损失。 一、流行特点 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传播媒介是各种蜱,成蜱于每年4月下旬
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寄生在奶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等省区,多呈急性过程,发病率、死亡率高,使奶牛饲养业遭受很严重的损失。
一、流行特点
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传播媒介是各种蜱,成蜱于每年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出现,7月份最多,8月份呈显著减少趋势,到9月份完全消失。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随蜱的出现和消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在奶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流行地区,发病季节多在6-8月份,7月份为发病高峰,各种年龄、胎次的奶牛对病原体都有易感性。在流行地区,1-3岁的奶牛发病率最高,出生犊牛和成年母牛也会感染该病。
二、临床症状
此病多呈急性经过,病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潜伏期: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14-20天,此时无任何异常变化。
2、初期:潜伏期过后,症状开始出现。病牛的第一个表现是体温上升至39-41.8℃,稽留热。继而体表淋巴结(肩前或鼠蹊淋巴结)肿大,有痛感,角根发热,呼吸、脉搏加快,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眼结膜潮红。
3、中期:精神萎顿,食欲锐减或废绝,反刍迟缓,瘤胃蠕动差。放牧时不能随群,垂头耷耳,肷部下陷,弓腰缩腹,喜独立或静卧于阴凉偏僻处,头弯伏于腹侧。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粪便中常带有粘液,尿频但无血尿,体温升高至40℃-42℃。鼻镜干燥,鼻孔流出粘液,流泪,有的病牛眼角膜变成灰色,视力受损,可视粘膜贫血,病重者在眼睑下有粟粒大小的溢血点。吃土、磨牙、呻吟,表现极为痛苦,迅速消瘦,神态异常沉郁,肌肉震颤,走路摇摆。
4、后期:如中期病情发展迅速,趋于恶化,则到后期,病牛食欲完全废绝,卧地不起,反应迟钝,在眼睑、尾根和薄嫩的皮肤上出现粟粒至豆粒大小、深红色结节状的溢血斑点,这是趋向死亡的征兆。死亡常发生在发病后1-2周,如此期尚有食欲,并能得到适当护理,则病情有望好转。 (上)
(于德涌)
采编:津沽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