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猪四种综合症的防治

发布时间:2006-11-21  来源:
摘要:1、先天性震颠综合症 (1)诊断。根据发病后存活仔猪特殊的临床症状(即患病仔猪出现弥散性有节律的震颤或肌肉阵发性痉挛反复发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感染性震颤具有暴发性,发病率高。遗传性震颤与猪只的品种有关,发病率不高。如果
    1、先天性震颠综合症
    (1)诊断。根据发病后存活仔猪特殊的临床症状(即患病仔猪出现弥散性有节律的震颤或肌肉阵发性痉挛反复发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感染性震颤具有暴发性,发病率高。遗传性震颤与猪只的品种有关,发病率不高。如果小脑发育不良,又在猪瘟流行区,则应首先怀疑猪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
    (2)防治。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该病引起仔猪死亡是因为仔猪不能哺乳所致,故对患病仔猪,可通过帮助哺乳或人工哺乳使其存活下来。凡患先天性震颤的猪,不论其为何种原因所致都不能留作种用。该病的群体防治取决于病原学的诊断结果。无法确定是否是胎盘感染而引起的震颤,可将后备母猪混养于感染的仔猪群中,可利于保护以后产下的小猪。
    2、猪食道及胃溃疡
    (1)诊断。因该病临床症状很轻或无特殊症状,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有一些症状可以帮助确诊,如:通常圈内只有单个猪患病;急性病例外观健康,但一夜间突然死亡,其尸体的无色素部位呈白土色;亚急性病猪可见排黑色干燥粪球或黑色弹丸状粪球;病猪由于疼痛会出现磨牙;多数病猪有不同程度的胃溃疡,剖检时可见到病变。诊断时应注意与猪痢疾(密螺旋体病)、沙门氏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肠出血综合症、肠腺瘤、肠扭转、中毒等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同圈猪多同时发病。还应注意与某种物质中毒相区别,如铜或双香豆素中毒等。


    (2)防治。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 E18~30毫克,或加入25%粗磨的燕麦或大麦秸秆,使饲料中纤维含量达7%,减少玉米含量;或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10毫克碳酸锌以减少由铜引起的食道溃疡、胃溃疡的发生。改善饲养条件,避免猪只因潮湿、通风不良、过分拥挤等应激因素影响而加重溃疡。选择种猪时应注意尽量减少背膘薄等遗传因素的影响。
    3、猪肠出血综合症
    (1)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该类疾病常见突然死亡,而且在其松软的粪便中有大量的血液或纤维蛋白,病猪皮肤呈苍白色。存活猪则表现为发育不良和周期性排带血的粪便。有的病猪则因不断失血而死亡。
    (2)防治。不喂发霉饲料,降低应激因素,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250毫克,或泰乐菌素200毫克,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急性病例可联合使用组织胺、皮质类固醇、维生素E及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均有一定效果。
    4、猪应激综合症
    (1)诊断。该病是猪个体遭受不良环境因素的严重刺激而产生的‘系列抗逆反应性病症。根据应激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其表现形式分为7种。一是猝死性应激综合症:常发生于运输、预防注射、配种、产仔等受到强烈激源的刺激时,无任何临床病症而突然死亡。死后尸检无明显病变。二是恶性高热综合症:常见体温升高,皮肤潮红,粘膜发绀,全身发抖,肌内僵硬,呼吸困难,心跳过速,常因心动过速或心率不齐而死亡。死后尸僵,尸体腐败快于一般死猪。剖检见内脏充血,心包液增多,肺充血、水肿。在拥挤或炎热季节,死亡率更高。三是急性背肌坏死症:该病多发于德兰系德瑞斯猪。该猪在遭受刺激时,其综合症可持续 2周。病猪背肌肿胀、疼痛,脊突起或向侧方弯曲,不愿行动,当肿胀疼痛消退后,病肌萎缩,脊突拱起,数月后才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四是白(红)猪肉型:病猪皮肤出现不规则的苍白区和红斑区,继而发绀。病初,猪尾部快速颤抖,全身强拘并伴肌肉僵硬,呼吸困难,甚至张口呼吸,最后虚脱而死,死后尸体很快僵硬,关节不能屈伸。剖检可见部分肌肉苍白、柔软,有液体渗出。病猪死后45分钟,其体温仍在40~C左右,肌肉pH值低于6.0(正常猪肉pH值均高于6.0),而且pH值仍继续下降,这与死后肌糖原过度分解和产生乳酸、色素脱失并与水的结合力降低有关。此类猪肉质量差且不易保存,即所谓的PSE猪肉。有的猪肉颜色暗红,俗称黑硬干猪肉,即所谓的DFD肉,这种肉口感粗硬,肉质低劣。该病多见于长途运输并挨饿的猪。五是胃溃疡型:这是猪应激作用引起胃分泌素分泌旺盛,形成自体消化,导致胃粘膜糜烂和溃疡。急性病例可见外表发育良好,易吐带血的胃内容物,粪便成煤焦油状。有的猪胃内大出血、腹痛、弓背伏地,排暗红色粪便。有的胃壁穿孔,继发腹膜炎。有的病猪在屠宰时才发现患有胃溃疡。六是急性肠炎水肿型:常见的有仔猪下痢、猪水肿病等,多为大肠杆菌所引起,但其与应激反应也有关系。因在应激过程中,猪机体的防卫机能降低,大肠杆菌成了条件性致病因素,导致了非特异性炎症的病理过程。七是慢性应激综合症:这是由于强度不大的刺激源持续或间断刺激引起的反应轻微的病症。实际上在猪体内已形成了不良的累积效应,致使猪只生产性能降低,防卫机能减弱,血清乳酸升高,pH值降低,磷酸肌酸激活酶活性升高。这种猪只容易因继发感染而引发各种疾病。


    (2)防治。尽量减少来自饲料管理过程中的应激因素。在出栏运输前,先投服镇静剂,以减少过度的应激反应,可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每千克体重1~3毫克,或安定每千克体重1~7毫克,1次注射。另外,加强遗传育种工作,通过氟烷试验或磷酸肌酸激活酶检验和血型鉴定,检出该类病猪,并逐步淘汰。
 

采编:津沽农业网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