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蛋鹌鹑暴发急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病、禽霍乱等,是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型可因败血症变化而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6年6月,山东省费县兽医站接诊了一起蛋鹌鹑发生急性死亡的病例,最后确诊为急性巴氏杆菌感染。由于本次病例发病急、死亡快,加之发病初期又因误诊耽误了治疗时机,造成整个发病过程共死亡和淘汰鹌鹑8000余只,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费县城关镇养殖户张某饲养产蛋鹌鹑2万只,2006年6月20日早晨到鹑舍开灯后突然发现笼内有近百只鹌鹑死亡,因当时几天我地持续高温闷热,张某怀疑鹌鹑死亡是因中暑所致,于是在饲料中拌入0.2%的苏打粉和在饮水中混入0.1%的维生素C进行综合防治。两天以后,在气温降低的情况下,鹌鹑的死亡数量每天增加至600只左右,产蛋率也由发病前的90%以上锐减至60%,在这种情况下,张某带病死鹌鹑来我站就诊。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不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晚间关灯时鹑群一切正常,次日早晨开灯时即发现鹌鹑死亡。病情继续发展后;整个鹑群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缩颈闭目,头缩在翅下;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常从口中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液体;腹泻,排出黄白色或绿色稀粪,产蛋量急剧下降;发病后期不断挣扎,拍翅抽搐衰竭而死。

    3 病理变化

    初期死亡病例不见明显变化,以后陆续死亡的病例肝稍肿大,呈棕色或黄棕色,质地脆弱,在被膜下和肝实质中有弥漫性数量较密集的灰白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坏死点;心脏扩张,心包积液,心脏内积有血凝块,心肌质地变软,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出血性炎症,肠壁扩张,浆膜散布小出血点;肺瘀血、水肿,脾脏无明显变化。

    4 实验室检验

    4.1 涂片镜检 无菌操作采取典型病例的肝、心血制成涂片,以瑞士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可看见一定数量的两极着色明显的球杆菌。

    4.2 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鹌鹑的肝、脾组织,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以及肉汤培养基,置37℃恒温箱中培养36小时后进行观察。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可见到灰白色、光滑、隆起、半透明、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未见有典型细菌生长;在肉汤培养基中出现轻度浑浊,管底有沉淀,表面有灰白色菌环。钓取培养基中生长的典型菌落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球杆菌。

    4.3 生化试验 取分离菌进行生化试验,该菌发酵果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木糖和山梨醇;靛基质、氧化酶阳性,尿素酶阴性,M.R、V~P试验均为阴性;产生硫化氢和氨,不液化明胶。

    4.4 动物试验 将分离纯化的细菌培养24小时以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后接种10日龄未经巴氏杆菌疫苗免疫的健康雏鸡。雏鸡共12只,分A、B两组,其中A组为试验组,每只注射0.5ml上述制备的含一定量细菌的生理盐水,B组为对照组,每只注射0.5ml不含细菌的生理盐水。结果24小时后A组雏鸡全部死亡,剖检病变呈急性败血症变化,取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形态同上述镜检结果。B组雏鸡无任何变化。

    4.5 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仅对杆菌灭(含头孢菌素)中敏,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以及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不敏感。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再结合实验室检验,确诊本次发病病例为急性巴氏杆菌病感染。

    本病在临床上与伤寒病和中暑相似,因此要注意鉴别。家禽感染伤寒时肝脏肿大,呈青铜色,表面有弥漫性针尖大的坏死点,质地易脆,脾脏肿大,而巴氏杆菌感染时,肝脏呈棕色或黄棕色,坏死点稍大,同时脾脏无肿大现象。家禽夏季中暑时,也会出现突然死亡现象,但剖检中暑死亡的家禽时会发现胸肌苍白,似开水烫过一样,同时可见胸腔瘀血,而巴氏杆菌病却无这两种变化。

    6 治疗

    淘汰病重鹌鹑并和死亡的鹌鹑作深埋处理,对鹑舍周围的环境用威岛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用10天,后改为每两天1次;对发病鹑群,每天用百毒杀喷雾消毒1次,连用10天。地面的粪便每天及时清除,对进出鹑舍内的饲养工具进行严格消毒。饲养人员进入鹑舍要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

    在饮水中加入杆菌灭,每天2次,连用5天,同时在饲料中拌入三黄禽宝(含黄芩、黄柏、黄连等),连用5天,5天后,再用禽菌灵拌料,连用4天。

    采取上述综合措施3天后,鹌鹑的死亡基本停止,5天后,死亡完全停止,整个鹑群恢复健康,15天后,鹌鹑的产蛋率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本次发病过程持续10天,共死亡鹌鹑6000只,淘汰2000只,死淘率高达40%。

    7 小结

    7.1 巴氏杆菌是条件性病原菌,在健康家禽的呼吸道中平时就有此菌的存在,但一般并不发病。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状况不佳,营养成分缺乏,气候及环境突然改变或其他各种应激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本病。就本次发病病例来说,天气炎热、鹌鹑采食量急剧减少而造成体质下降应该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同时,平时不注意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也是造成发病的重要原因。

    7.2 在目前的饲养状况下,由于预防性药物的不断使用,在临诊中规模禽群暴发巴氏杆菌病的几率并不大。但是许多养殖户在用药过程中,由于盲目用药或用药过频过乱,导致机体内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本次病例用培养的细菌作药敏试验无高敏药物就印证了这种情况。所以,给家禽投药时,一是剂量要合理,每次用药应连续使用3~5天;二是选择几种药物交替使用,千万要避免某种药物长时间应用。

    7.3 本次发病之所以会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除病情较重外,主要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因此养殖户在发现有家禽发生异常死亡后,应及时带病死家禽到正规兽医部门进行诊断,而不要自行盲目用药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7.4 禽巴氏杆菌病有多种弱毒疫苗和蜂胶苗,虽然免疫效果尚不理想,但接种后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