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使用功能,通常可将一个鸵鸟养殖场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工作人员生活区,生产区又可分为种鸟及青年鸟的(3~6个月龄以上)饲养区、孵化区、育雏区、饲料加工及存放区、新进场鸵鸟或伤病鸵鸟隔离观察区等。可据以下基本原则对鸵鸟场进行合理布局:
1.有利于生产管理。
应尽可能根据饲养工作流程将各生产环节科学地衔接起来,实现生产的顺序性、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为防止相邻隔栏中的鸵鸟隔栏相斗而引起损伤,隔栏间应有1~2米宽的隔离通道(即尽量不采用同一道隔栏由两个围栏共用的方式)并可在中间植树或种牧草绿化。但同时应保持舍间有门相通,门打开后即可形成通道,每栏有门,以方便鸵鸟的迁栏和编组调整。
除考虑到以上提到的场内调转和通行便利外,还应考虑诸如出雏和育成小鸟转场至露天饲养场近便,产蛋种鸟便于观察和捡蛋,商品鸟外调方便且在捕捉和迁移时对其他栏内鸵鸟影响较小,工作人员易于观察和接近各鸟栏等。避免由于场地布局不合理给生产管理和鸵鸟的正常生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
2.有利于防疫工作。
不同区域应相隔一定的距离,且应考虑地势和风向等因素。一般管理区、生活区、饲料加工存放区、孵化、育雏区应依次布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和高地势区域。伤病鸵鸟的隔离观察区一般应距离防感染目标沤500米以上为宜。
3.有利于转栏和运输。
场内应力争做到栏栏相通、路路相连,便于临时分隔和打通,场内主干道应方便运输车辆转弯和调头,饲料和粪便等可方便捷地送达或运出。
4.节省消耗,方便生活。
生产区用电和供暖主要集中在孵化育雏部分,故此部分可邻近管理和生活区,以尽量使供电、供水、供暖线路最短,减少管线辐射和消耗。管理区和生活区应相对集中,即便利生活和工作,减少人员起居等活动对鸵鸟的干扰,又方便随时观察场内鸟群情况。可在管理办公区或生活区某处房屋顶层设观鸟台,夜晚用于警卫职守观察,白天可接待外来参观者在生产区外俯瞰鸟群。
家养鸵鸟场的布局设计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按使用功能,通常可将一个鸵鸟养殖场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工作人员生活区,生产区又可分为种鸟及青年鸟的(3~6个月龄以上)饲养区、孵化区、育雏区、饲料加工及存放区、新进场鸵鸟或伤病鸵鸟隔离观察区等。可据以下基本原则对鸵鸟场进行合理布局: 1.有利于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