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或露地荷兰豆上。病部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豆荚和茎上生出棉絮状菌丝,后在病组织上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荷兰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致茎蔓萎蔫枯死。剖开病茎可见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原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ert)deBary称核盘菌,属子囊菌门真菌。与冬瓜菌核病菌相似,但菌核略小。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豇豆田里病残体上或混在堆肥及种子上越冬。翌年,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成熟后,将囊中孢子射出,随风传播。孢子放射时间长达月余,侵染周围的植株。此外,菌核有时直接产生菌丝。病株上的菌丝具较强的侵染力,进行再侵染扩大传播。菌丝迅速发展,致病部腐烂。当营养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菌核,菌核不经休眠即萌发。该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15℃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以5~10℃最有利。菌丝在0~30℃能生长,20℃最适。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潮湿土壤中,菌核只存活1年;土壤长期积水,1个月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3年多,但不易萌发。菌核萌发要求高湿及冷凉的条件,萌发后子囊的发育需要连续10天有足够的水份。相对湿度70%,子囊孢子可存活21天;相对湿度100%只存活5天;大田条件下,散落在豆叶上的子囊孢子存活12天。病菌的接种体及菌丝侵染豇豆时,要求植株表面保持自由水48~72小时,相对湿度低于100%,病菌即不能侵染。豇豆菌核病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菌先在衰老的花上取得营养后才能侵染健部,受害期较长。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及进行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采种,如种子中混有菌核及病残体,播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冲洗后播种。(2)轮作、深耕及土壤处理。有条件的可与水稻、禾本科作物轮作;收获后马上进行深耕,把大部分菌核埋在3厘米以下;在子囊盘出土盛期中耕,后灌水覆地膜闭棚升温,利用高温杀死部分菌核。(3)勤松土、除草,摘除老叶及病残株。从初花期开始,坚持进行数次。(4)覆盖地膜,合理施肥。利用地膜阻挡子囊盘出土,要求铺严。此外要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可铺盖沙泥,阻隔病菌。(5)重点抓生态防治,必要时喷洒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5%菌核光悬浮剂(多菌灵磺酸盐)7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加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60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荷兰豆菌核病
发布时间:2010-08-24 来源:蔬菜病虫害智能识别防治系统网
摘要:症状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或露地荷兰豆上。病部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豆荚和茎上生出棉絮状菌丝,后在病组织上生鼠粪状黑色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