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又名茯菟、云苓、茯灵、松薯、松苓等。具镇静、利尿、降血糖、抑菌、预防胃溃疡及松驰平滑肌、强心、抗肿瘤之功效。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β一茯苓多糖)、三萜类、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吟、氨基酸、卵磷脂等。
茯苓适应能力强,野生茯苓分布较广,海拔50~2800米均可生长,但以海拔600~900米分布较多。多生长在干燥、向阳、坡度10~35度、有松林分布的微酸性砂壤土层中,一般埋土深度为50~80厘米。茯苓菌丝生长温度为18℃~35℃,以25℃~30℃生长最快且健壮,35℃以上菌丝容易老化,10℃以下生长十分缓慢,茯苓生长对水分的要求是,以寄主(树根或木段)的含水量在50%~60%、土壤含水量在25%~30%为宜。
云南作为茯苓的主产区,产量高、品质好。今年药材市场对茯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价格也在上涨,茯苓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云南山地多,气候适宜茯苓生长,产量也比较高,是云南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以下介绍茯苓的山地栽培方法,以供参考:
一、栽培场地的选择
茯苓栽培场地适宜选在海拔600~900米的山坡上,坡度15℃~30℃,背风向阳、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窖长80~100厘米,窖宽30~50厘米,窖深60~80厘米,窖间距为20~30厘米。苓场四周应开挖排水沟。
二、栽培料及菌种准备
1.备料:于头年秋冬季节将松树砍下,剥皮以利干燥,到5月份左右把段木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置,以备接种。
2.菌种准备:茯苓菌种应选择生长一致、健壮的母种,适宜的栽培料配方为松木屑:麸夫:石膏粉:蔗糖=76∶22∶1∶1,含水量在65%左右。
三、栽培管理
1.接种
接种要选晴天,将窖内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入木段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3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一层树皮及树叶,迅速覆土。此期要特别防止白蚁为害,检查菌丝是否生长,如果菌丝没有生长的要及时补上。接种后2~3个月可结苓,结苓时不要撬动木段,以防折断菌丝。结苓期茯苓生长快,地面常出现裂缝,应及时补土填缝保苓并除去杂草。
2.管理
接种后15天内要注意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虫兽的破坏,让菌丝有良好的定植环境。菌丝开始萌动生长后以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及时清除杂草尽量减少杂草与茯苓的营养竞争。茯苓生长期主要危害虫害是白蚁,严重者往往把松段蛀空,致使茯苓菌丝生长得不到足够营养物质,形成不了菌核,或形成的菌核不大,甚至干腐,使产量大减。防治方法:选栽培场地时避开蚁源,清除腐烂树根和清除杂草;经常在茯苓栽培场内扒开部分窖,检查窖内有无蚁路,段木是否被蚁蛀食。栽培地周围挖1道深50厘米、宽40厘米的封闭环形防蚁沟,沟内撒石灰粉;引进白蚁天敌蚀蚁菌;在苓场四周设诱蚁坑,埋入松木或蔗渣,诱白蚁入坑,每月查杀1次白蚁。
四、采收与加工
茯苓是多年生真菌,成熟与否主要看菌核颜色的深浅,当茯苓尚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采挖时要保持整个苓的完整,刷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每隔3天翻动1次,利于透气,干燥。
商品茯苓去净外皮,成正方形块、厚薄均匀、色白者为优。茯苓贮存在雨季最易受潮,发生黄色霉斑,甚至霉烂,故应贮于阴凉、干燥处,但不宜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风干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保持水分15%~19%、相对湿度75%~80%。
茯苓高产栽培
发布时间:2010-05-21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网
摘要: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又名茯菟、云苓、茯灵、松薯、松苓等。具镇静、利尿、降血糖、抑菌、预防胃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