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虫害油菜田蚜虫

发布时间:2012-05-31  来源:中国农化服务网
摘要:油菜田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的发生不但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致使油菜发生病毒

    油菜田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的发生不但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致使油菜发生病毒病。油菜田蚜虫主要有三种,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pseudobrassicae (Davis)、桃蚜M(Sulzer)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innaeus),俗称蜜虫、腻虫、油虫等,三者均属同翅目蚜科,其中萝卜蚜又称菜缢管蚜,异名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油菜田蚜虫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萝卜蚜喜欢油菜叶上多毛的油菜品种。桃蚜除十字花科外还为害烟草、辣椒、马铃薯、茄子、瓜类、大豆、桃、李、杏、梅等170多种植物。甘蓝蚜在油菜上较少,喜食光滑无毛的甘蓝、花椰菜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蚜刺吸油莱叶片、茎秆及花轴汁液,喜欢密集在叶背面或心叶中,叶片受害出现褪色斑点,严重的发黄卷缩、变形或枯死。嫩茎、花梗受害呈畸形,角果发育不正常或枯死。此外还能传播油菜病毒病。

    形态特征 

    萝卜蚜 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黑色,腹部绿色。第1-6腹节各有独立缘斑,腹管前后斑愈合,第1节有背中窄横带,第5节有小型中斑,第6-8节各有横带,第6节横带不规则。触角第3-5节依次有圆形次生感觉圈:21-29、7-14、0-4个。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3mm,宽1.3mm,绿色或黑绿色,被薄粉。表皮粗糙,有菱形网纹。腹管长筒形,顶端收缩,长度为尾片的1.7倍。尾片有长毛4-6根。 

    桃蚜 无翅孤雌蚜体长2.6mm,宽1.1mm。体淡色,头部深色,体表粗糙,但背中域光滑,第7、8腹节有网纹。额瘤显著,中额瘤微隆。触角长2.1mm,第3节长0.5mm,有毛16-22根。腹管长筒形,端部黑色,为尾片的2.3倍。尾片黑褐色,圆锥形,近端部1/3收缩,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头、胸黑色,腹部淡色。触角第3节有小圆形次生感觉圈9-11个。腹部第4-6节背中融合为一块大斑,第2-6节各有大型缘斑,第8节背中有一对小突起。

    甘蓝蚜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mm,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很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各有5个黑点,全身覆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瘤;触角第3节有37-49个不规则排列的感觉孔;腹管很短,远比触角第5节短,中部稍膨大。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mm左右,全身暗绿色,被有较厚的白蜡粉,复眼黑色,触角无感觉孔;无额瘤;腹管短于尾片;尾片近似等边三角形,两侧各有2-3根长毛。

    发生规律

    萝卜蚜 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10余代,南方达数10代;在温暖地区或温室,终年以无翅胎生雌蚜繁殖,无显著越冬越象;长江以北地区,在蔬菜上产卵越冬。翌春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产生有翅蚜,向其他蔬菜转移,扩大为害,无转换寄主的习性。到晚秋,部分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萝卜蚜的适温比桃蚜稍广些,在较低温的情况下,萝卜蚜发育快(9.3℃时17.5天,而桃蚜在9.9℃需24.5天)。此外,寄主虽然以十字花科为主,但尤喜白菜、萝卜等叶上有毛的蔬菜,因此,全年以秋季在白菜、萝卜上的发生最为严重。 

    桃蚜 华北地区年发生10余代;在南方则可多达30-40代,世代重叠极为严重。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菠菜、窖藏白菜或温室内越冬,或在菜心里产卵越冬。加温温室内,该蚜终年在蔬菜上胎生繁殖,不越冬。翌春4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飞至已定植的甘蓝、花椰菜上继续胎生繁殖,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靠近桃树的亦可产生有翅蚜飞回桃树交配产卵越冬。桃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3℃,有效积温为137日度。在9.9℃下发育历期24.5天,25℃为8天;发育最适温24℃,高于28℃则不利,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春、秋呈两个发生高峰。桃蚜对黄色、橙色有强烈的趋性,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