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立枯病在我国发生普遍,是凤仙花栽植中的常见病害,为害严重。该病主要侵染根茎部。
症状根茎受害后,有黑色缢缩现象,环境潮湿时病部生有白色霉状物,病菌扩散迅速,发生严重,数天内导致上部叶片萎蔫、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
病原RhizoctoniasolaniKu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菌丝生长到一定时间则交织形成菌核,菌核初为扁圆形,后变为不规则形,较小,浅褐色,菌核萌发时产生菌丝。有性态不常见,湿度高时,在近土面的茎叶病部表面产生一层薄的灰褐色菌膜,即担子和担孢子。担子无色,棍棒形至桶形,顶端生4个小梗,每个小梗上生1个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单胞无色,倒卵形。
发病特点该病菌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器官接触病土时可进行病菌传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会感染。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可进行远距离传播。菌丝生长温度6-40℃,生长适温为20-30℃,尤以25-30℃ 生长最快。菌丝喜冷凉干燥的土壤,在高湿的环境下,一般相对湿度98%菌核可萌发侵入,抵抗性弱的植株、土壤温湿度过高或过低,较粘重,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调节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理病残物,集体烧毁或消灭,减少病源。
(2)改良粘重土壤,减少病害的发生。
(3)选择较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常用药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多•福可湿性粉剂、甲基立枯磷乳油。
凤仙花立枯病的发生
发布时间:2010-06-22 来源:中国农化服务网
摘要:凤仙花立枯病在我国发生普遍,是凤仙花栽植中的常见病害,为害严重。该病主要侵染根茎部。症状根茎受害后,有黑色缢缩现象,环境潮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