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8-11-05  来源:河北科技报
摘要:编者按:赵县一梨农来电说:今年我们这里的梨园黑星病严重,能不能请一位专家给指导一下,以便对明年的生产有所帮助。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本报邀请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所专家撰写了下文。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我国各产梨区普遍发生,是梨树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编者按:赵县一梨农来电说:“今年我们这里的梨园黑星病严重,能不能请一位专家给指导一下,以便对明年的生产有所帮助。”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本报邀请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所专家撰写了下文。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我国各产梨区普遍发生,是梨树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新梢、叶片、果实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小斑点,数日后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叶背面布满黑色霉层、造成早期落叶。叶柄受害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产生黑色霉层。生长期新梢受害,多在徒长枝或秋梢幼嫩组织上形成病斑,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淡黄色,微隆起,表面有黑色霉层,以后病部凹陷、龟裂,呈疮痂状。果实前期受害,果面产生淡褐圆形小病斑,后逐渐扩大、表面长出黑色霉层,病部生长停止。随着果实增大,病部渐凹陷,木栓化,果实呈现畸形,病部果肉变硬,具苦味,果实易提早脱落。果实生长到中后期,果面病斑上的黑霉层往往被雨水冲刷掉,病部常被其它杂菌腐生,长出粉红色或灰白色的霉状物。果实生长后期受害,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黑色病斑,表面干硬、粗糙,霉层很少,果实不畸形。采收前受害,果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边缘不整齐、多呈芒状,无霉层,但采收后如经短期高温高湿,则病斑扩展很快,并长出大量黑色霉层。

  病原菌是当年侵染并定殖在芽内的菌丝体越冬,第二年春天随树体的萌发、生长形成发病新梢,借雨水传播造成叶片、果实等器官的初侵染;或以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地病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天梨树发芽期子囊孢子发育成熟,弹射出壳(其弹射距离可达数米),并借风传播,造成叶、果的初侵染。在上述两种越冬方式中,南方梨区是二种兼有;北方梨区则以前者为主,只在个别年份才在落地病叶上形成子囊壳。北方梨区最主要的初侵染形成方式是越冬病芽在其萌动和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梨黑星病的病状和病征,由病芽长成的新梢就是发病新梢(乌码子)。病梢上的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并由此造成叶、果等器官在树冠内的扇形发病区域发病,病梢即处于扇形发病区的顶端。黑星病的发生与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今年雨水较往年偏多,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

  防治梨黑星病应抓好如下措施:

  1.农业防治:实行果实套袋,以防止病原菌对果实的侵染、为害;梨黑星病高发地区,注意抗病品种的选择;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因偏施氮肥造成枝条徒长,并合理修剪,以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秋末冬初彻底清除落叶和杂草,收集病果,集中烧毁,结合冬剪,剪除病枯枝,减少病菌越冬基数;从新梢开始生长之初就开始寻找并及时剪除发病新梢(乌码子),并集中销毁。

  2.化学防治:发芽前全树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落后喷70%大生M-45 800倍液进行保护;此后结合降雨情况进行防治,一般雨后需用药一次;从病芽梢形成开始,结合其它病害的防治,选择不同的药剂每隔10~15天喷布一次杀菌剂。可选用的内吸杀菌剂有12.5%唏唑醇或特普唑可湿性粉剂、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新星等;保护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喷克可湿性粉剂、1∶2∶200倍波尔多液等。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