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共生 水生植物与鱼类同池共生,鱼类很少生病。在鱼池中种植的水生植物为水稻或莲藕,呈东西向,行距要宽(大于33厘米),占水体总面积不超过50%,以便光照效果好,水深依水生植物耐水性而定,水稻一般在30厘米以内,莲藕一般可达50厘米以上。养殖鱼类为常规、名特优新品种均可。养殖方式可以进行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由于残饵、鱼类粪便等沉积于池底,发酵腐烂,不仅污染水质,还易滋生有害病原体。而水生植物却可以作为肥料加以吸收,消除了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因而鱼类发病率低。
中草药泼洒 农村的山坡、溪边、路旁有很多的中草药,如松针叶、樟树叶、麻柳叶、苦楝、水莒蒲、五倍子等,当鱼池水面漂有死鱼,非天气原因鱼类突然停食,有鱼离群独游时,可采集或定期采集上述中草药,每亩15~30千克,在池边支口大锅,将采来的中草药切成寸长小节,放入锅中,加入干净清水煎熬,熬好后,连淹带水泼洒入池,12小时以后水色变成棕褐色,对鱼类、水质无毒无害,会很快控制住潜在鱼病的可能蔓延或预防鱼病的发生。
生态防病 实践中发现在鱼池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其中的生物品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健全,系统的抗病力则越强。鱼池中如果养殖品种较少,单一品种的比例达50%以上,往往该品种易生病。而多品种养殖:草鱼、鲤鱼、卿鱼、大口鲶、乌鱼、花白鲢、中华鳖、乌龟、鳝鱼以及不可避免的野杂鱼、螺狮、蚌壳同池共存,每一品种的生态位不同,存在复杂的食物链关系,由于“鳃鱼效应”,鲤、鲫鱼寻食掘池底,破坏病原体的易滋生环境,发病的鱼类由于行动迟缓为肉食性鱼类所食,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生态系统自动防病,因此池发病率低。
癞蛤蟆防鱼病 多年观察,鱼池及其周围的癞蛤蟆较多,池养鱼类就很少生病,因为蟾酥可以掏、杀灭池中病原体。在不易逃跑的鱼池可直接捉来癞蛤蟆放入,而易逃跑的鱼池用竹筐或网兜将其圈住放入,位置在入水口较好,每亩每池5只以上。圈住的癞蛤蟆最好3天后放生,以免死亡。癞蛤蟆在城镇的河边植物茂盛的地方较多,可在晚上用手电寻找,它逃跑能力不强,很易捕捉。经过2~3年捕捉癞蛤蟆防治鱼病,再放生,池塘及周围的癞蛤蟆就会逐年增多,自然可有效地预防鱼池病害的发生。
摘自:2007.09.27.02版《云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