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治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06-11-21  来源:
摘要:一、改善养殖环境,进行生态防治 (一)改良水质:通过注入清水来稀释养殖池中的有害代谢物,以改良水质,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或注入其他水源,以改善生态环境,如注入粪水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通过清塘,不仅可以除去野杂鱼,清除竞食生物,而且可以杀灭病原体,有
    一、改善养殖环境,进行生态防治 

  (一)改良水质:通过注入清水来稀释养殖池中的有害代谢物,以改良水质,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或注入其他水源,以改善生态环境,如注入粪水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通过清塘,不仅可以除去野杂鱼,清除竞食生物,而且可以杀灭病原体,有效改良水质。 

  (二)调节温度:许多病原性寄生虫最适温度为20℃左右,通过调节水温,不仅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而且可以加速养殖对象的新陈代谢。 

  (三)降低应激反应:如水温的变动幅度过大、底质严重恶化、饲料霉烂变质、突降暴雨、pH值变化、捕捞骚扰、噪音干扰、施药不当等,都能导致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则会引起养殖对象的能量消耗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为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甚至暴发疾病创造了机会。 

  (四)进行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旨在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机理来控制病原体,保持养殖环境的平衡,使水产养殖得以正常进行。可在养殖池中加入有益生物,如光合细菌,以促使池中有害物质的转化:投入吃食性种类,以捕食养殖对象中的病体、弱体。 

  二、控制病原体传播,进行生物防治 

  (一)建立检疫系统:如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过程中,引种移植也可成为一条病害传播渠道。如病毒感染,一般有段潜伏期。只要能建立起高效快速的检测技术,便可及时发现和进行诊断。 

  (二)进行生态环境控制:养殖水域中,不仅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能而且也有大量的非致病微生物。前者是致病因子,后者的存在往往是保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而大量的药物投入,虽然杀灭了致病微生物,但也会使有益于水域生态平衡的非致病的微生物受到抑制。因此,对付水产养殖病毒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三)采用消毒剂控制:用于水产养殖的消毒剂,有氧化剂型和非氧化剂型两大类,前者(如氧化剂、高锰酸钾等)其消杀能力受水温、pH值、氨氮浓度、悬浮物等因素影响较大,尤其对病毒的灭活能力差,后者(如硫酸铜、甲醛等)消杀效果差,而且毒性的副作用大,也难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四)进行生物防治:如对养殖对象采取混养和间养等方式,可使一部分致病微生物被混养和间养的养殖对象杀灭或吞噬。 

  三、应用微生态学原理,进行病害防治 



  (一)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当水生生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在其内外环境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优势种群。这一微生物群,既能促进有益菌类的生长,又能抑制有害菌类的繁衍,形成抵御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线。在常态下,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三者构成一种动态平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慎用抗菌素药物:滥用抗菌药,使病原体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施药量越来越大。如在治疗鱼病时,应有针对地使用对致病菌有专一性的抗菌药物,而不应该盲目采用广谱性的、对非致病菌有杀灭能力的抗菌药物,以免伤害鱼体内的相对平衡的微生物菌群。 

  (三)施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在养殖对象的体内或体表建立起有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以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增强养殖对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效果。如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的光合细菌(PSB),不仅可以净化水质,预防疾病,而且可以促进鱼体生长。另一种由肠道厌氧菌等有益微生物制成的制剂,用于鱼类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建和调整,对于保持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均有显著效果。 

  四、消灭敌害生物,保护养殖对象 

  水产养殖的敌害生物,包括凶猛鱼类、水中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消灭这些敌害生物应分别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控制凶猛鱼类:常见的凶猛鱼类,有乌鲤、鳜、鲶、黄颡鱼、黄鳝、马口鱼等。控制凶猛鱼类的主要手段有:放养鱼苗、鱼种前,对水域中的凶猛鱼类进行清除杀灭,投放养殖苗种前,防止将其他水系的凶猛鱼类苗种带入养殖水域,查明凶猛鱼类的繁殖产卵条件,破坏其产卵场所,投放大规格鱼种,提高养殖对象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采用相应的网具钓具,对凶猛鱼类进行围歼。 

  (二)消灭水生昆虫:常见的害虫,有红娘华、水斧虫、田鳖、水螅、松藻虫和水蜈蚣、蚌虾、剑水蚤等。这些害虫,有的残杀和捕食鱼卵、鱼苗,有的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和养料,使鱼苗生长缓慢,甚至引起死亡。对付这些水中害虫,在放养前全池泼洒生石灰,以消灭其敌害生物。鱼苗放养以后,则针对具体害虫分别泼洒敌百虫、硫酸铜和灭虫精等,予以杀灭。 

  (三)捕杀危害养殖对象的敌害:主要有水獭、水蛇、水老鼠、蛙类及蝌蚪、水鸟等。这些两栖类、爬行类以及鸟类等不仅捕食养殖对象,而且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病菌携带者,容易造成某些病害的流行。应采取诱捉,猎捕等方式予以驱赶或杀灭。 

  五、施用生长物质,提高养殖对象的生理机能 

  (一)施用生长物质:将具有生理调控作用的生长物质施用到养殖对象体内,以提高其生理机能,调节核酸代谢,抑制病源繁殖和扩散,并补充其生长的必需元素。如通过施用生长物质的裙带菜,在防治腐烂病上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养殖对象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提前了收获期。其主要机理就是因为通过生长物质的生理调控作用,加强了碳、氮代谢,增加养殖对象的体内核酸及蛋白质含量,促进了裙带菜生长。 

  (二)应用稀土防治鱼病:应用适当浓度的稀土,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刺激鱼的食欲,增强鱼的抗逆性,增强鱼病防治效果。特别是对草鱼的赤皮病、肠炎和烂鳃病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三)研制和采用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物质是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其主要功能在于调节生物体内神经传导和酶系平衡,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及其生长发育,提高免疫能力,消除自由基,提高抗突变、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六、进行药物防治,合理用药 

  (一)对症下药:科学选用鱼药,不仅可以防治鱼冒病,而且具有调节新陈代谢、改善消化吸收、促进繁殖 
生长、提高饲料和肥料效应等功效。对症下药,首先,要正确诊断。只有诊断对路了,才能进行治疗。其次,要查明病因。弄清病原体的来源,切断病源,改善养殖水域,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再次,科学选药。选用既要对病体及养殖环境低毒、无害、少残留,又要成本低,在经济上合算的良药。 

  (二)合理施药:给药方式一般有以下3种:(1)混水给药。用水将药溶解稀释,进行药浴或全池泼洒。(2)混饵给药,在投喂时,一要强调药饵混合均匀,二是药物与饲料中添加剂搭配要合理。(3)注射给药。一般用于免疫注射或亲鱼催产注射。 

  (三)提高药效:病原生物的抗药性问题,已引起了水产养殖界的广泛重视,解决病虫害的抗药性问题,一是轮换用药,切断病原体抗药种群的形成;二是开展药用增效剂的研制,通过复配,捉高药效。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