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叶、茎、荚、种子等部位均可发病。叶上最初在叶的两面产生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成不规则形,深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干燥时似羊皮纸,半透明,质脆易破裂,最后全叶干枯,严重时似火烧状。茎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隐,长条形,后开裂。荚上病斑红褐色,凹陷,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种子受害后种皮皱缩,有浅褐色凹陷的小斑。潮湿时叶、茎、荚的的病斑上常有黄色粉状物。
二、病原
菜豆细菌性疫病病菌为细菌中的黄单胞杆菌。菌体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有荚膜,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适温为30℃,最高温度为38℃,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子内越冬,还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萌发后,病菌从子叶和生长点侵入,沿维管束向全株及种子内扩展,致使病株萎缩或枯萎。菌脓经风雨、昆虫传播,从植株的水孔、皮孔,伤口侵入,引起茎叶发病。高温、多雨、多雾、多露发病重,重茬种植,虫害严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病害加重。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实行轮作,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施足有机底肥;清除病残体;高畦栽培。
2、选用抗病品种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一般蔓生种较矮生种抗病。
3、种子消毒 选用无病种子是防病关键,可从无病地采种或用48℃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敌克松拌种。
4、药剂防治 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各200ppm,20%DT杀菌剂300~400倍液,3%中生菌素6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菜豆细菌性疫病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2007-12-06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摘要:一、症状 叶、茎、荚、种子等部位均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