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为豆瓣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种植及各生产季节均零星发生,一般发病率8%~25%,对产量有轻微影响,严重时病株可达80%,造成10%~30%生产损失。
[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初为褪绿小点,逐渐发展成黄色至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多数病斑周围具有一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多为3~5毫米,个别10毫米以上,有时具有轮纹,上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使叶片黄化坏死干枯。空气潮湿,病部腐烂穿孔。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或病残组织上越冬。南方地区冬季仍继续侵染为害,高温季节,病菌遗留在种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田间越夏。病菌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或浇水和雨水传播。温暖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茂密,氮肥施用过多不,浇水后田间积水,或保护地通风较差,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避免偏施过多的氮肥。 2、发病初期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15千克/公顷喷粉或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