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为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在全国各地。危害各种花卉幼苗。
危害特点:幼虫将幼苗从近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明显斑纹。卵长0.5毫米,半球形,表面具有纵横隆起的纹路。幼虫体长37~47毫米,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蛹长18~23毫米,赤褐色,有光泽,第5~7腹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刻点大。
生活习性:广东全年发生。成虫夜间活动、交配和产卵,卵产在5厘米以下矮小的杂草上,多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成虫对黑光灯和糖醋液有强烈的趋向性。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的嫩部取食,危害不大;3龄后白天伏在地表土中,夜间出来危害,动作敏捷,食性残暴,能自相残杀。老熟幼虫有假死性,受惊缩成环状。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早春清除田园及四周的杂草;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2)药剂防治:发现1~2龄幼虫,先喷药,后除草。地老虎在1~3龄期抗药性差,并且暴露在地表,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喷40.7%毒死蜱乳油500~7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