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技术(2)
发布时间:2007-07-12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
摘要:这个病的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到40~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并在口腔粘膜及趾间、乳头的皮肤上,发生豌豆大至蚕豆大的水泡,以后水泡互相汇合,形成大水泡或连成一片,并很快破溃,遗留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
这个病的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到40~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并在口腔粘膜及趾间、乳头的皮肤上,发生豌豆大至蚕豆大的水泡,以后水泡互相汇合,形成大水泡或连成一片,并很快破溃,遗留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病羊大量流涎,开口时常可听到吮音,运步时呈现跛行,严重者长期伏卧,起立困难,如感染化脓或发生坏死时,蹄匣可能脱落,蹄骨出现坏死等。绵羊患病时主要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和烂斑,口腔很少见到病变,山羊患病时,口腔及蹄部都有水泡和烂斑。
问:如何预防口蹄疫呢?
答:在疫区、受威胁区根据流行的毒型注射口蹄疫疫苗。发现口蹄疫时,应立即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实行封锁,采样水疱皮和水疱液,送检定型;同时,要封杀病羊和同群羊,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控制、扑灭,禁止病羊外运,杜绝易感动物调入,饲养员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措施;对全群羊只进行检疫,立即隔离病羊;实行紧急预防接种,对假定健康动物、受威胁区动物,实施预防接种,建立免疫带,防止疫病传出;严格消毒,羊舍及用具用4%烧碱水消毒,生皮用饱和盐水加0.2%烧碱液消毒,毛及干皮用甲醛溶液蒸气消毒,粪便送指定地点发酵后利用。在最后一只病羊痊愈或捕杀后,经14天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彻底消毒后,由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宣布解除封锁。
问:蓝舌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病,过去很少听过?
答:这是由蓝舌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绵羊易感性最大,山羊也能患此病。病的特征是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粘膜溃疡性炎症,乳房和蹄冠上也常有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
病毒存在于病羊的血液和内脏中,病毒抵抗力较强,主要传染媒介是昆虫(伊蚊及库蠓),呈季节性流行,多发于湿热的夏季和早秋,特别是池塘、河流等较低洼地区。
潜伏期一般为3~8天,病初体温升至40~42℃,厌食、口流涎、双唇发生水肿,可蔓延到整个面部、耳部、舌及口腔粘膜充血溃疡,呈蓝紫色,吞咽困难,唾液呈红色。如继发感染,进一步引起组织坏死,口腔恶臭,呼吸困难;有时蹄冠发生炎症,跛行,甚至以膝爬行或卧倒不动;病羊消瘦,便秘或腹泻,有下痢并带血;孕羊流产;病羊被毛易折和脱落,体躯两侧大片脱毛,皮肤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发病率30%~40%,病死率20%~30%,多由于并发肺炎或肠炎而死亡,病程为6~14天,不死的10~15天开始复愈。
问:如何预防蓝舌病呢?
答:每年应注射鸡胚化弱毒疫苗或牛肾脏细胞致弱的组织苗,半岁以上的羊按说明用量皮下注射,10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生产母羊应在配种前或怀孕后3个月内接种疫苗,发现病羊应捕杀,对场地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