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振指出,狂犬病预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狗的免疫。人们选择狗用疫苗时不能因为价钱而忽视质量,不要选择减毒活疫苗。按照有关国际规定,这类活疫苗在动物身上是被禁用的,因为它们不仅起不到多大的保护作用,而且可能成为新的感染源。张永振说:“现在不少国产疫苗都有这种隐患。”
针对中国狂犬病在防治中存在没有建立起长效防治机制,缺少各部门的配合,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对犬猫等宿主动物进行“管、免、灭”及加强暴露后的预防医疗处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得不到落实等问题。张永振建议:政府重视、各部门配合,建立狂犬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加强犬类等宿主动物的管理,控制传染源;加强暴露后伤口的正确处理与免疫率;加强疫苗的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建设完善狂犬病监测系统,科学开展狂犬病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
开展与新现和再现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科研攻关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强调,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新现和再现感染性疾病,应当保持警惕,并作好充分的准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专项以及基础科学问题中都涉及到重大传染病、畜禽水产疾病防控、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理、生物安全保障等相关问题。专家认为,控制新现和再现感染性疾病,应当重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人员培训,发展检测和监测新技术、监测导致这些疾病的影响因素,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流行。
与会专家举例说,SARS、猪链球菌人体感染出现了多数人体死亡的病例,今夏北京发生的广州管圆线虫集体感染,食用生螺者多数辗转多家医院未能得到及时诊治。这说明医学界对新现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不足,亟须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可以说,开展与新现和再现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科研攻关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许多专家为此建议:研究和发展检测和监测新现/动物传染病的新方法。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常规的诊断方法已不能适应或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病原体的最终鉴定需要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发展和建立快速和准确的新现、再现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和鉴定技术,是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也为流行病学调查所需。
建立疾病预测预报系统。检测和定期监测是发现疾病流行以及对流行迅速作出反应的技术支撑。而疾病的预测和预警系统,是建立于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基础上的数学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
加强动物源性疾病的研究与预防
发布时间:2006-10-31 来源:山东畜牧网
摘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振指出,狂犬病预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狗的免疫。人们选择狗用疫苗时不能因为价钱而忽视质量,不要选择减毒活疫苗。按照有关国际规定,这类活疫苗在动物身上是被禁用的,因为它们不仅起不到多大的保护作用,而且可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