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疫病防控策略(2)
发布时间:2008-11-12 来源:齐鲁牧业报
摘要:2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问题 2.1引种混乱、把关不严 引种部门和渠道增多、检疫不严,导致如PRRS、PR、PMWS等疫病随引种而带入及传播。 2.2兽药和疫苗使用混乱 平时不重视预防,治疗病猪时急功近利,大剂量使用抗
2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问题
2.1引种混乱、把关不严
引种部门和渠道增多、检疫不严,导致如PRRS、PR、PMWS等疫病随引种而带入及传播。
2.2兽药和疫苗使用混乱
平时不重视预防,治疗病猪时急功近利,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和退热药等药物。盲目迷信疫苗的作用,随意加大免疫剂量以及滥用未经批准的疫苗和自家疫苗,造成应激和免疫麻痹,引起免疫失败。目前部分猪场存在的用药过量和疫苗接种过多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2.3消毒不当
有的猪场不重视消毒工作,少消毒甚至没有消毒。而有的猪场片面强调消毒的作用,每天几次带猪消毒,造成猪舍湿度过高,使猪处于应激状态,促进了疫病的发生。
2.4饲养环境日益恶化,污染严重
中、小型养猪场、户,遍及城郊和乡村,有的猪场不重视粪污的处理和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严重,猪长期处于恶劣的生长环境中,而引发呼吸道等疫病。
2.5一贯式的连续生产模式不利于疫病的控制
目前我国集约化养猪场多采用从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的一贯式连续生产模式,无法进行空栏彻底消毒,各种类型的猪饲养在一起,一旦发生疾病难以根除。
2.6传统疾病控制方式已不能有效控制猪传染病
由于养猪生产结构和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兽医工作者必须实施如早期断奶、全进全出、多地生产等饲养管理新技术,才能有效控制猪传染病。
2.7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全球性气候变暖,交通工具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疫病的传播。
3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策略
3.1更新兽医防疫观念
猪场兽医防疫要从传统的“临床兽医学”(治疗型兽医)转变为“预防兽医学”(预防和保健型兽医),而且还要上升到“生产兽医学”(管理型兽医)。对场内猪群的群体免疫水平和健康情况了如指掌,建立群防群治的管理体系,熟悉猪场生产流程,重视生产管理的每个细节。一旦发现猪病要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果断作出处理意见,该杀的就杀,要治的就治。
3.2及时修改易产生应激的防疫管理制度
日前猪群健康情况多为“亚健康状况”,主要防疫措施之一是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等措施许多猪场都很重视,但忽视易造成应激的各个环节,如温差对猪群产生的应激,尤其是春秋季节,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猪群的转群和转料时间、方法,饲养员喂养顺序,脚步动作轻快或粗暴,饲喂干料与湿料,饥与饱,饲养密度高低,供水充足与否等。如果管理不当,都会造成应激而使发病率增加。所以,这一类工作随着认识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具体策略也要与时俱进,把管理工作做实。
3.3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应做到有效、彻底,避免流于形式。猪场应制订消毒计划和程序。选择可靠有效消毒剂;空栏时应多次反复消毒,减少分娩舍和保育舍的喷雾带猪消毒。
3.4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接种程序,建立检测体系
根据当地实际和猪群健康情况,制订本场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猪场应做好HC、FMD、乙脑、PPV、PR等疾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应加强病毒性疫苗和种猪的免疫接种,特别是PR、HC的免疫接种,减少细菌性疫苗和肉猪的免疫接种。对有争议的疫苗(如PRRS)应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考虑。另外,有条件的猪场应建立检测体系,根据抗体检测结果每年调整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
3.5加强药物保健措施
药物是治病的,有病就用药,但对大型猪场来讲,这种观念已不合时宜了,到处找特效药更是下策了。根据猪场实际,制订猪场药物保健计划。如妊娠母猪定期(每2~3个月),哺乳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仔猪断奶后l周,饲料添加保健药物;哺乳仔猪于第三、七、二十一天执行“三针”保健计划等,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3.6疾病诊断应综合判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