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流能渠道的增多,饲养密度的增大,为疾病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历此,疾病越来越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障碍,皮肤病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对目前猪场常见皮肤病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1、细菌性疾病
1.1口腔坏死杆菌病
此病是仔猪皮肤受伤而断发感染坏死梭状杆菌(Fusiformis necrophorus)引起,常见病变为双侧脸颊或口腔溃疡。本病主要因缺乏经验的养猪人员未能正确断齿、仔猪吮浮时相互争斗受伤被感染而致。另外窝产仔数较多时,其中瘦弱仔猪常发生面部坏死;母猪无乳或乳汗减少时仔猪常发。
治疗时先将痂皮刮除,以3%过氧化氢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上抗生素药膏。严重的病例,应同时注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连续3天。防制措施为出生的后24小时内,剪掉仔猪高出牙床部分的犬齿和侧切齿。断牙器械必须严格消毒。大窝仔猪分散饲养,以避免吮乳时相互抢争乳头。并同时注意产房卫生和防制母猪射乳缓慢等疾病。
1.2猪油皮病
此病常发生于1-4周龄猪只,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所引起。此病通过打架咬伤,粗糙地面磨擦及患疥螨发痒抓伤等伤口感染而引起。其发病率10%-90%,死亡率为5%-90%(平均为20%)。主要症状为逐渐形成厚膜皮肤变得黏湿及呈油脂状,随后形成龟裂硬层,皮毛粗刚,另外四肢蹄上还有创伤。
本病治疗效果不一,病发早期,以针剂抗生素治疗可收良效,感染的部分可彩局部皮肤防腐剂如碘仿冲洗,大量发生时用阿莫西林、土霉素或TMP增效磺胺群体拌料或饮水给药治疗。疾病暴发时,应注意搞好卫生,尤其是产房和仔猪舍卫生。增加日粮中锌和B族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的含量有利于该病的治疗。仔猪为断奶后混群饲养时连续3天喷洒皮肤消毒剂(如季胺盐类络合碘、氯二苯酚)可避免断奶后因争斗引起的油皮病暴发。控制疥螨对防制该病也是有必要的。此外,打耳号的器具不干净、剪除犬齿不合理,地面粗糙及分娩栏不卫生等也可引起。
1.3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所引起的传染病。急性猪丹毒的特点为败血症和突然死亡。亚急性猪丹毒患猪的皮肤则可能出现红色疹块。亚急性猪丹毒为良性,主要症状为颈、背、胸、臀及四肢外侧出现多少不等疹块;疹块方形,菱形或圆形,稍凸于皮肤表面,紫红色、稍硬。疹块出现1-2日体温逐渐恢复,经1-2周痊愈。急性或亚急性猪丹毒耐过后常转变成慢性型。慢性型以跛行和皮肤坏死为特征。发病初期为关节疼痛和发热,随后变成肿胀和僵硬。
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每天1次,连续3-5天。病情较重的猪两次注射时装间隔为12小时。目前猪丹毒菌苗用于预防有良好效果。
2、病毒性疾病
猪痘时一种典型的痘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青年猪。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猪虱及其他吸血昆虫对皮肤损伤使病毒得以进行皮肤,大多数患畜在三周后恢复。病变皮肤位地背部、腹部、腹股泡及大腿内侧,病变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疱,水疱容易破裂,水疱破后结痂,若继发感会形成脓疱。在临床须与疥螨相区别,无并发性皮肤病的猪痘不会发痒。猪痘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
2.2猪瘟
猪瘟由披盖病毒科的瘟病毒引起。急性狸曾可见腹部、鼻、耳、股部出现弥散性红斑,随后皮肤变为紫色。耳边、尾、外阴可能发生坏死。全身被毛稀少,据报道,子宫内感染的仔猪患有先天性脱毛。
3、寄生虫病
疥螨病(Scabies)
疥螨病为猪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很少猪场不受猪疥螨侵扰。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卫生差的猪群更易发病。严重的疥螨病不但影响增重率及料肉比,而且可造成猪只庆激。头部病变为初期症状,受感染的部分是耳朵、眼周及鼻部。然后病变蔓延到体及四肢,严重的感染波及全身。疥螨病的重要临床症状是搔痒。患畜会磨擦其患部使皮肤变红,皮肤损伤与脱毛,表皮过度角化。患疥螨病的仔猪可能会爆炸性发感染油脂病。在猪场当发现一大群猪有搔痒现象时,常是疥螨感染的征兆。疥螨也比较容易检查,最常见方法有两种:(1)将患部(最好是耳朵)痂皮置于黑纸上几分钟,轻击或轻吹,疥螨掉下粘在黑纸上,用放在镜很容易观察到,(2)将鳞悄或皮肤刮取物浸泡于10%NaOH或KOH溶液中24小时,离心浓缩,取沉淀于玻片上,用低倍镜检查。
1、细菌性疾病
1.1口腔坏死杆菌病
此病是仔猪皮肤受伤而断发感染坏死梭状杆菌(Fusiformis necrophorus)引起,常见病变为双侧脸颊或口腔溃疡。本病主要因缺乏经验的养猪人员未能正确断齿、仔猪吮浮时相互争斗受伤被感染而致。另外窝产仔数较多时,其中瘦弱仔猪常发生面部坏死;母猪无乳或乳汗减少时仔猪常发。
治疗时先将痂皮刮除,以3%过氧化氢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上抗生素药膏。严重的病例,应同时注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连续3天。防制措施为出生的后24小时内,剪掉仔猪高出牙床部分的犬齿和侧切齿。断牙器械必须严格消毒。大窝仔猪分散饲养,以避免吮乳时相互抢争乳头。并同时注意产房卫生和防制母猪射乳缓慢等疾病。
1.2猪油皮病
此病常发生于1-4周龄猪只,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所引起。此病通过打架咬伤,粗糙地面磨擦及患疥螨发痒抓伤等伤口感染而引起。其发病率10%-90%,死亡率为5%-90%(平均为20%)。主要症状为逐渐形成厚膜皮肤变得黏湿及呈油脂状,随后形成龟裂硬层,皮毛粗刚,另外四肢蹄上还有创伤。
本病治疗效果不一,病发早期,以针剂抗生素治疗可收良效,感染的部分可彩局部皮肤防腐剂如碘仿冲洗,大量发生时用阿莫西林、土霉素或TMP增效磺胺群体拌料或饮水给药治疗。疾病暴发时,应注意搞好卫生,尤其是产房和仔猪舍卫生。增加日粮中锌和B族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的含量有利于该病的治疗。仔猪为断奶后混群饲养时连续3天喷洒皮肤消毒剂(如季胺盐类络合碘、氯二苯酚)可避免断奶后因争斗引起的油皮病暴发。控制疥螨对防制该病也是有必要的。此外,打耳号的器具不干净、剪除犬齿不合理,地面粗糙及分娩栏不卫生等也可引起。
1.3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所引起的传染病。急性猪丹毒的特点为败血症和突然死亡。亚急性猪丹毒患猪的皮肤则可能出现红色疹块。亚急性猪丹毒为良性,主要症状为颈、背、胸、臀及四肢外侧出现多少不等疹块;疹块方形,菱形或圆形,稍凸于皮肤表面,紫红色、稍硬。疹块出现1-2日体温逐渐恢复,经1-2周痊愈。急性或亚急性猪丹毒耐过后常转变成慢性型。慢性型以跛行和皮肤坏死为特征。发病初期为关节疼痛和发热,随后变成肿胀和僵硬。
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每天1次,连续3-5天。病情较重的猪两次注射时装间隔为12小时。目前猪丹毒菌苗用于预防有良好效果。
2、病毒性疾病
猪痘时一种典型的痘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青年猪。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猪虱及其他吸血昆虫对皮肤损伤使病毒得以进行皮肤,大多数患畜在三周后恢复。病变皮肤位地背部、腹部、腹股泡及大腿内侧,病变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疱,水疱容易破裂,水疱破后结痂,若继发感会形成脓疱。在临床须与疥螨相区别,无并发性皮肤病的猪痘不会发痒。猪痘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
2.2猪瘟
猪瘟由披盖病毒科的瘟病毒引起。急性狸曾可见腹部、鼻、耳、股部出现弥散性红斑,随后皮肤变为紫色。耳边、尾、外阴可能发生坏死。全身被毛稀少,据报道,子宫内感染的仔猪患有先天性脱毛。
3、寄生虫病
疥螨病(Scabies)
疥螨病为猪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很少猪场不受猪疥螨侵扰。营养不良、管理不善、卫生差的猪群更易发病。严重的疥螨病不但影响增重率及料肉比,而且可造成猪只庆激。头部病变为初期症状,受感染的部分是耳朵、眼周及鼻部。然后病变蔓延到体及四肢,严重的感染波及全身。疥螨病的重要临床症状是搔痒。患畜会磨擦其患部使皮肤变红,皮肤损伤与脱毛,表皮过度角化。患疥螨病的仔猪可能会爆炸性发感染油脂病。在猪场当发现一大群猪有搔痒现象时,常是疥螨感染的征兆。疥螨也比较容易检查,最常见方法有两种:(1)将患部(最好是耳朵)痂皮置于黑纸上几分钟,轻击或轻吹,疥螨掉下粘在黑纸上,用放在镜很容易观察到,(2)将鳞悄或皮肤刮取物浸泡于10%NaOH或KOH溶液中24小时,离心浓缩,取沉淀于玻片上,用低倍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