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Stress),这一概念是由加拿大生理学家赛里1936年首先提出的,所谓应激是指动物在自然环境、人工小气候以及体内环境中,一些具有损伤性的生物(细菌和病毒等)、物理(刮风、下雨和雷电等)、化学(消毒药物和有害气体等)、特种心理(好斗和种群秩序等)以及管理上(转群和饲养管理程序等)的强烈刺激作用于机体后,随即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的总和(赛里,1936)。应激给种猪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笔者根据养猪的生产经验,就种猪生产中的应激及综合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和同行交流。
应激反应过程
种猪的应激反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惊恐反应阶段,亦称肾上腺反应阶段,是种猪受到应激原刺激后的早期反应;第二阶段,抵抗阶段,如果应激原未能起到主导作用,机体克服了应激原的有害作用,而得到了适应,则第一阶段的症状逐渐消失,新陈代谢趋于正常,机体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对抗应激能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以上;第三阶段,衰竭阶段,如果应激原的刺激强度超过机体的对抗应激能力,或者刺激作用得以延续,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适应性破坏,最终导致动物死亡。这三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的猪对应激反应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品种内部,不同的个体、性别、年龄对应激反应的程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地方品种猪的抗应激能力要比国外品种猪强。种猪的年龄阶段不同抗应激能力也不同,比如小猪,如育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就强于中大猪。在国外品种猪中,应激反应程度也各不相同,如皮特兰猪对应激的反应要比大白猪、长白猪等品种猪更强。在同一品种内部,不同基因型种猪的抗应激能力不同,如对于含有氟烷敏感基因的猪,抗应激能力就特别得差。许多资料报道,杜洛克猪、大白猪和汉普夏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低(<10%),皮特兰猪和某些品系的长白猪、大白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高,如德国和比利时长白猪及皮特兰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高达70%-100%。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地方猪种不存在氟烷敏感基因,抗应激能力比较强。在实际生产中,要想从遗传上减少种猪应激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对种猪的选育,利用分子遗传标记的手段,剔除氟烷敏感基因;第二要尽量减少群体的近交系数,把近交系数控制在6.25%以内,减少后代群体氟烷敏感基因;第三要加强种猪抗应激方面的专门化品系的选育,选育抗应激能力强的专门化品系。华中农业大学所培育的抗应激品系是在湖北白猪Ⅳ系基础上选育而成的瘦肉型母本新品系,经验证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
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产房产房最重要的应激源是温度,因此,产房要注意调控温度,大猪怕热,小猪怕冷,温度过高(超过30℃)造成母猪食欲下降,导致母猪奶水不好,最终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导致下痢;温度过低,易造成仔猪下痢。最好的方式是两者兼顾,给仔猪单独的保温措施,如保温垫、红外线灯、保温箱或普通加热灯等,使局部造成高温环境,尤其是在产仔1周以内更应该注意仔猪温度的调节,仔猪最好处于高于30℃的环境中。舍内的温度也要降低,以利于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温度降到26℃以下为佳。对母猪进行颈部滴水和用水浇鼻等措施,降低母猪热应激,提高母猪食欲。改变母猪喂料的时间,尽量利用早晚凉爽的时间饲喂母猪,并且增加饲喂频率,在早晚凉爽的时间多喂一些,中午炎热的时候少喂一些。同时注意给母猪供应充足的饮水。夏季由于气温高,要注意每次的饲喂量,料槽中尽量不要剩料,如果剩料,饲料很容易发霉变质,种猪食用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很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造成母和仔猪同时下痢。
育仔哺乳仔猪断奶后刚刚转到育仔舍的时候,要注意对育仔舍温度的调节,温度要稍微高于产房后期的温度。育仔初期要采取控料措施,即给仔猪喂料的原则应该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以减少育仔猪的下痢和脱肛情况的发生。在育仔猪的饲养过程中,及时观察猪群的状态,对病弱仔猪要进行隔离饲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加强对病弱猪栏的消毒力度和病弱猪的淘汰力度。哺乳仔猪转入育仔舍时,往往会发生争斗现象,如仔猪咬耳和咬尾现象,造成仔猪应激,这种情况下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哺乳转育仔时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减少混群,降低饲养密度,仔猪的饲养密度0.3只/m2~0.4只/m2;在仔猪饲料中再添加一些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圈舍中放一些大小适宜的石块供猪只玩耍;饲槽的数量要达到供每只猪采食的需要。哺乳仔猪转为育仔阶段的饲料转换也是造成应激的主要原因,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哺乳仔猪转群前两天不要换料,两天过后要采取过渡性换料,一般过渡期为5天,就是用育仔料每天替换1/5哺乳仔猪料,直到最后全部应用育仔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