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冬春季如何做好雏鸡保温的工作

时间:2009-08-04 14:30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雏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在于给予雏鸡适当的温度。这是因为初生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冬春季节,由于气温低,如果育雏温度过低,雏鸡身体卷缩,互相挤压取暖,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病等,甚至密集成堆,影响采食和活动,使以后的生
    雏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在于给予雏鸡适当的温度。这是因为初生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冬春季节,由于气温低,如果育雏温度过低,雏鸡身体卷缩,互相挤压取暖,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病等,甚至密集成堆,影响采食和活动,使以后的生长发育不良。有时会挤压踩踏,造成伤残,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冬春季节一定要重视雏鸡的保温工作,保持合适的育雏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雏鸡生长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降,1~2日龄育雏器温度35℃~34℃,育雏室温度25℃~24℃;3~7日龄育雏器温度34℃~31℃,育雏室温度24℃~22℃;第2周育雏器温度31℃~29℃,育雏室温度22℃~21℃;第3周育雏器温度29℃~27℃,育雏室温度21℃~19℃;第4周育雏器温度27℃~25℃,育雏室温度19℃~18℃。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的低,使舍内有一定温差,雏鸡就可随意选择所需的适宜温度地带,有利雏鸡的生长;育雏温度必须保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否则饲料再好也不能养好雏鸡。  

  雏鸡的保温有多种形式,有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热水管、地下烟道保温等。其中,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地上热水管的原理和管理方法比较相似,其保温原理是将热源安装在小鸡上方一定的高度,通过辐射热使小鸡取暖,管理方法是:雏鸡到达前,先预热,使育雏器温度达30℃,雏鸡运到后,要先停留片刻,待雏鸡稍安定后搬运入舍,轻力放进热源处。  

  在采用平养方式育雏时还必须有护围。护围由软竹篾织成,有的用硬纸板做成,一般高40厘米,长度5米左右。一个保温伞要求配有一个护围。其主要作用是,将雏鸡集中在热源周围,防止走散,尤其是避免雏鸡远离热源到角落里去,导致冻死;另一作用是挡住小股寒风的袭击,保证保温效果;第三是将饮水器和饲料桶都放置护围内,让雏鸡更易摄食和饮水。育雏第一天,护围内的面积约比保温伞面积大1倍,或在红外线灯下1.2米直径范围,以后在此基础上每天加大10%左右,在7~15天龄时可撤去护围,让雏鸡自由活动。  

  而地下烟道保温与上述的保温方法有所区别,它是将热源安装于地板下面,热向上运动和蒸发扩散,使小鸡的腹部及至全身获得温暖。  

  上述温度仅作为参考,应用时要根据育雏季节、雏鸡品种、体质强弱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  

  初冬和晚春不用太高,而严冬和早春应稍高些;肉用仔鸡宜高,蛋用雏鸡可稍低;外界气温高时育雏器温度稍低些,天气冷时稍高些;弱雏高些,壮雏低些;电热保温伞高些,煤保温伞低些;有疾病时高些,健康时低些等等。  

  一般的保温伞都附有温度调节器,自动调节温度,但使用时应随时检查其性能,以保证正常工作。对于育雏伞,每周要把温度调低1~2次,如无温度调节器则用逐渐将育雏器提高,以此办法逐渐降低育雏温度。如用煤炉供温,当需要较高温度时,要少加、勤加煤炭,使炉火长时间红旺,在温度需要较低时可封住一部分炉门。  

  测温用的温度计,要挂在育雏室齐雏鸡背的高度处。不要太近热源,也不要放在偏角地方。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可以根据雏鸡的活动情况去衡量。夜间外界温度低雏鸡歇息不动,育雏器的温度应比白天提高1℃。  

  平常虽然可利用温度计来检查舍内温度,但温度计有时会失灵,完全依靠温度计来判断育温度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雏鸡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尤其是夜间观察雏鸡的睡眠状态更为重要。温度正常时,雏鸡均匀分布在育雏温源周围,无明显堆集现象,睡态伸展舒适,行动悠由自在,食欲旺盛,饮水正常,叫声轻快,羽毛平整光亮。温度低时,雏鸡聚集一起在温源或墙角附近,并发出“吱吱”叫,互相挤压,缩颈躬背,羽毛蓬乱,眼半开半闭,身体发抖,行动缓慢,食欲差;温度高时,雏鸡精神不振,远离温源,呈分散状,大量饮水,张口呼吸,食欲差,羽毛蓬乱。根据雏鸡的表现,及时调整温度。  

  饲养员的日常观察是养好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冬春季节尤其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冷热情况,防止打堆。  

  打堆是雏鸡因寒冷而紧密堆集在一起的现象,有时高达五六层,半径达几十厘米。这是育雏上常见的现象。打堆时雏鸡由于正常的代谢产热排不出去,雏鸡堆很容易过热、过湿,堆内缺乏空气,从而使雏鸡出汗、感冒、呼吸困难,乃至昏厥,严重者会大批死亡。  

  发现打堆时要及时用手和吆喝声音将雏鸡赶散,这项工作称为赶堆,赶堆工作在育雏头3天尤为重要。除赶堆外,还要及时升高育雏温度,阻塞穿堂风口,创造温暖舒适的育雏环境等。  

  防止打堆的另一有效方法是平养育雏时使用护围,在大育雏室内用护围把雏鸡分成若干个育雏栏,一个保温伞要求配有一个护围。目的是防止因温度过低或雏鸡抢食堆积而死。如有可能最好能按出雏前后分成小群,雏弱、大小不整齐的雏鸡每群数量少些为好。如不足出雏时间,在安放初生雏时留出一两个空圈,在观察雏群时将一部分弱小的雏鸡捉出放入空圈另养。养弱、小雏的小圈尽可能处于育雏室内温度较高之处。  

  从雏鸡转入中鸡前应做好脱温工作。脱温要逐渐进行,注意不要使环境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开始时可晚上给温、白昼停温,6~7天后,待雏鸡逐渐适应自然温度时再完全停温。脱温的时期往往是雏鸡开始换羽的时期,这时除注意增加营养和补充维生素外,假若脱温技术不当,则会引起食滞、消化不良,发育受阻,严重时还会造成大批死亡。脱温期的室温以20℃为宜。  

  冬春季因保温需要,育雏室内比较密闭,空气容易污浊,影响雏鸡的健康和生长。若在育雏舍内烧炭、煤供温,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更易引起中毒等现象。做好通风换气是减少有害气体的有效方法,所以,育雏室内应有通气设备,勇气设备除用百叶窗、通气孔外,通气窗的面积与育雏室的面积比例为1:30。另外,最好用布窗换气,使外界冷空气流进室内时,逐渐变暖和,并可防止室内有过于流运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