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鸡育成率措施
时间:2009-08-04 14:30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进雏前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地面和墙壁冲洗干净,然后用0.3%的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5%百毒杀溶液、3%烧碱热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杀灭各种病毒和细菌。密闭较好的育雏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毫升的比例进行熏蒸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进雏前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地面和墙壁冲洗干净,然后用0.3%的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5%百毒杀溶液、3%烧碱热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杀灭各种病毒和细菌。密闭较好的育雏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毫升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1小时,熏蒸时可将饲料槽、饮水器和其它用具放在育雏舍内同时消毒。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让其空气对流1天。育雏舍经消毒后,严禁未经消毒的用具搬入舍内,以免重新污染。
2、选择健康雏鸡来养。雏鸡要进行个体选择,选择的标准是:肛门干净,没有黄白色的稀粪粘着;脐带吸收良好,没有血痕存在;腹部收缩良好,不是大肚子鸡;喙、眼、腿、爪等不是畸形。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就是健康雏鸡,其中一条标准不符合就不能选用,因为弱雏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不宜饲养。
3、确保合适的育雏温度和湿度。雏鸡需要较高的温度:第一周育雏的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约经过6周时间,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环境了。温度是否合适,不能只是用温度计测量,重要的是看雏鸡的活动表现,做到看鸡施温。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口喘气,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加;温度过低,雏鸡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叫声,常常拥挤在一起,甚至扎堆,时间稍长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温度适当,则雏鸡活泼自如、饮食正常、精神良好。实践证明,保持适当的育雏温度,对控制雏鸡白痢病、球虫病的发生,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育雏舍的湿度要通过干湿度计来指示,过高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比较理想的湿度是第一周保持在60%~70%,第二周以后湿度为55%~60%。湿度过低,舍内灰尘、羽屑飞扬,雏鸡易患呼吸道病,羽毛发育不良;湿度过高时,有害气体增加,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寄生虫卵的发育,雏鸡易患各种疾病。
4、供给充足的饮水。农村传统养鸡,往往不敢给雏鸡饮水,说是雏鸡饮水容易造成小鸡拉肚子。实际上,雏鸡出壳进入育雏舍应先给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每羽1千单位,2小时后再饮3%的红糖水,以后换用温开水,在温开水中可加入适量的浓复合维生素B溶液。另外要防止缺水和间断给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缺水、间断饮水使雏鸡干渴造成抢水,引起雏鸡暴饮而导致死亡。抢水的另一后果,是许多雏鸡羽毛弄湿出现发冷扎堆压死的现象,如不及时发现,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5、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喂。当鸡群有1/3的雏鸡有寻食表现时就可开食。通常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饲喂雏鸡要做到: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饲喂次数一般是前两周每天喂7次,三、四周龄时每天喂6次,五周龄时每天喂5次,六周龄后每天喂4次。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不可过食。过食会引起消化不良,造成消化道疾病,所以喂八成饱就可以了。从第三周起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干净细砂喂雏鸡,以便逐步提高雏鸡的消化机能。
6、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与饲养密度和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但不利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般情况是第一周每平方米30只,第二周25只,第三周20只,第四周15只,五、六周时10只左右。
7、做好雏鸡防病驱虫。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菌病,用菌敌(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菌敌2毫升)可预防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雏鸡15天龄后易患球虫病,用灭球液(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灭球液5毫升),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60毫克的琥珀酸盐,连用10天,或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5毫克的维生素K制剂,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特别是驱除蛔虫,可用驱蛔灵、驱虫净或虫克星等药物。
2、选择健康雏鸡来养。雏鸡要进行个体选择,选择的标准是:肛门干净,没有黄白色的稀粪粘着;脐带吸收良好,没有血痕存在;腹部收缩良好,不是大肚子鸡;喙、眼、腿、爪等不是畸形。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就是健康雏鸡,其中一条标准不符合就不能选用,因为弱雏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不宜饲养。
3、确保合适的育雏温度和湿度。雏鸡需要较高的温度:第一周育雏的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下降2℃,约经过6周时间,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环境了。温度是否合适,不能只是用温度计测量,重要的是看雏鸡的活动表现,做到看鸡施温。温度过高,雏鸡散开,张口喘气,食欲减少,饮水量增加;温度过低,雏鸡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叫声,常常拥挤在一起,甚至扎堆,时间稍长造成大批雏鸡压死现象。温度适当,则雏鸡活泼自如、饮食正常、精神良好。实践证明,保持适当的育雏温度,对控制雏鸡白痢病、球虫病的发生,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育雏舍的湿度要通过干湿度计来指示,过高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比较理想的湿度是第一周保持在60%~70%,第二周以后湿度为55%~60%。湿度过低,舍内灰尘、羽屑飞扬,雏鸡易患呼吸道病,羽毛发育不良;湿度过高时,有害气体增加,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寄生虫卵的发育,雏鸡易患各种疾病。
4、供给充足的饮水。农村传统养鸡,往往不敢给雏鸡饮水,说是雏鸡饮水容易造成小鸡拉肚子。实际上,雏鸡出壳进入育雏舍应先给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每羽1千单位,2小时后再饮3%的红糖水,以后换用温开水,在温开水中可加入适量的浓复合维生素B溶液。另外要防止缺水和间断给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缺水、间断饮水使雏鸡干渴造成抢水,引起雏鸡暴饮而导致死亡。抢水的另一后果,是许多雏鸡羽毛弄湿出现发冷扎堆压死的现象,如不及时发现,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5、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喂。当鸡群有1/3的雏鸡有寻食表现时就可开食。通常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饲喂雏鸡要做到: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饲喂次数一般是前两周每天喂7次,三、四周龄时每天喂6次,五周龄时每天喂5次,六周龄后每天喂4次。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不可过食。过食会引起消化不良,造成消化道疾病,所以喂八成饱就可以了。从第三周起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干净细砂喂雏鸡,以便逐步提高雏鸡的消化机能。
6、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与饲养密度和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高,卫生环境差,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残次雏鸡增多,恶癖严重,容易发病。饲养密度小时,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但不利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力的合理使用,所以雏鸡饲养密度也不是愈小愈好。一般情况是第一周每平方米30只,第二周25只,第三周20只,第四周15只,五、六周时10只左右。
7、做好雏鸡防病驱虫。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菌病,用菌敌(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菌敌2毫升)可预防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雏鸡15天龄后易患球虫病,用灭球液(1千克清洁饮水加入灭球液5毫升),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60毫克的琥珀酸盐,连用10天,或在1千克饲料中添加5毫克的维生素K制剂,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特别是驱除蛔虫,可用驱蛔灵、驱虫净或虫克星等药物。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蚯蚓喂鸡的讲究
- 2.盛夏养鸡五害
- 3.美国尼古拉白羽宽胸火鸡
- 4.下柏村:养鸡拓宽致富路
- 5.葡萄园生态养鸡技术
- 6.秋季须严防鸡得传染性喉气管炎
- 7.用骨粉喂鸡应慎重
- 8.稻麦草栽培鸡腿菇的发酵方法及质量标准
- 9.雏鸡管理适时分群
- 10.笼养种珍珠鸡反季节生产的要点
- 11.维生素B12对鸡的影响
- 12.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雏鸡腹泻
- 13.降低肉雏鸡死亡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 14.如何饲养野生斑鸡
- 15.鸡腿蘑菌种的制作
- 16.早春怎样养好鸡
- 17.鸡瘟与鸡霍乱的区别
- 18.5日龄的火鸡其温度、湿度应该控制在多少
- 19.高锰酸钾在养鸡业中的应用
- 20.商品乌骨鸡 饲养管理技术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庄秀芹:从“倒蛋大王”到
- 2.邓明华的生态养殖致富路
- 3.黄维:“舍近求远”怪异养
- 4.高顺洪带头养鸡致富
- 5.大学生“村官”帮养殖户致
- 6.黎梓森:养鸡走上致富路
- 7.黄维:蒙村乡洪江村的“山
- 8.养特禽当大王——方建军
- 9.养绿壳蛋鸡的人--余樟富
- 10.孙远荣:致富路上尽展风采
- 11.罗婷章:无量山上科技养鸡
- 12.返乡创业走出特种养殖致富
- 13.种植鸡荷梗致富术
- 14.“平度鸡王”饲养蛋鸡奔富
- 15.塘山有个“鸡司令”
- 16.农民养山野鸡一年获利20余
- 17.返乡养殖 李敬宏养鸡贩蛋
- 18.王争献:带领乡亲们养鸡致
- 19.松林养鸡年收入120万
- 20.竹林散养珍禽 每年至少赚1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