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时间:2009-07-12 09:54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在90%以上。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已很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在90%以上。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已很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于非典型ND缺乏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发生误诊,导致NDV得不到及时消除,ND难以扑灭,给养鸡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非典型N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小于3log2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ND。
1.2 临诊症状 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粘液从口中流出。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蛋较平常明显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1.3 病理变化 剖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很少见到腺胃乳头出血、肠粘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出血较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以及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等。产蛋鸡输卵管粘膜充血或出血,卵巢变软,有的卵黄呈半煮熟状。
2 发病原因
2.1 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
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NDV能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ND强病毒。NDV污染鸡场后,在病鸡体内大量复制、循环,使毒力增强,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或免疫力不足的鸡,极易发生非典型ND。
2.2 母源抗体干扰
近年来,由于普遍推广ND疫苗免疫接种,雏鸡出壳后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一般认为,雏鸡出壳后的母源抗体逐日升高,在5~7日龄达到高峰,9日龄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天。母源抗体对雏鸡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干扰ND疫苗免疫产生抗体的作用。母源抗体水平越高,干扰越严重。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进行首免,母源抗体会中和一部分疫苗病毒,使获得的免疫力不强。如环境中存在野毒或再次用活疫苗免疫时,这部分鸡就可能发生ND。首免过迟,母源抗体低的雏鸡易成为NDV的敏感鸡,遇到野毒侵袭时,易发生ND。目前,在我国许多鸡场都实行7~10日龄进行ND首免,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可能是导致首免效果不佳,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ND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疫苗质量问题
部分生物制品厂不具备生产、检验技术条件,生产出的ND疫苗不经检验就流入市场;某些个体经营户不具备贮存疫苗的条件(如经常性停电),致使售出去的疫苗难以保证质量;弱毒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或反复溶冻,油佐剂疫苗被冻结;疫苗临近或超过失效期等都会使疫苗减效或失效。应用这些疫苗后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2.4 疫苗选择不当
2.4.1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雏鸡首免都选用Ⅱ系疫苗。Ⅱ系经滴鼻、点眼首免后,可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局部免疫达到阻断感染的目的。这在非疫区及安全地区一般能取得较好的保护率,而在强毒流行的疫区及受威胁地区往往出现免疫失败。因为Ⅱ系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不能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加上雏鸡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机体不能产生坚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在免疫后的10天,即20日龄左右,体内的循环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并且不整齐,如果此时遇到ND强毒侵袭,就可能发生ND。据报道,在ND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2.4.2 部分鸡场选用IV系疫苗作首免。IV系疫苗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但由于其本身仍具有一定的病原性,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3周龄以内的鸡接种IV系疫苗会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有报道,1日龄雏鸡用IV系疫苗首免曾有14%的发病率。
2.4.3 Ⅰ系疫苗免疫力强,免疫期长,但其致病性高,注射后易向环境排毒,使鸡群隐性感染,发生慢性ND。因此,Ⅰ系疫苗也不宜作首免,一般用作加强免疫。另外,由于Ⅰ系疫苗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及散毒的危险性,作为养鸡场要长期控制ND,应慎用Ⅰ系疫苗。
2.5 疫苗使用不规范
2.5.1 稀释倍数错误 过稀造成免疫剂量不足,加上母源抗体或机体已产生的中和抗体的干扰,参与免疫应答的弱毒很少,降低免疫效果;过浓则免疫剂量过大,易造成免疫麻痹。
2.5.2 弱毒疫苗使用时加入大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或恩诺沙星等抗生素,使弱毒疫苗的PH值发生急剧变化,改变疫苗生存环境,造成失活,降低免疫效果,甚至免疫失败。
2.5.3 免疫接种时操作不当 滴鼻、点眼免疫时未等疫苗确实进入鼻、眼内就把鸡放回地面,鸡只得不到足够的免疫剂量;气雾免疫时雾滴太大或雾滴不均匀,造成免疫不均匀,雾滴过小易诱发MG;饮水免疫易受水质、水温、水量、停水时间的影响,往往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免疫效果也不一致;注射免疫要避免刺伤骨骼、血管和神经,防止穿针。
2.6 重视体液免疫作用,忽视局部免疫作用
据研究表明,ND的免疫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只有两个系统都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有效地防止ND的发生。有的鸡场只重视油乳剂灭活苗而忽视弱毒疫苗的作用。虽然油乳剂灭活苗安全性高,不散毒,受母源抗体影响小,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大量的IgG中和抗体,并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由于活苗的使用减少,局部免疫力较差,不能有效刺激呼吸道粘膜在量分泌IgA抗体,呼吸道和肠道不能有效抵抗外界ND野毒的侵袭面发生ND。弱毒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局部免疫反应(眼、呼吸道)与循环(血液)抗体的保护水平,由此产生的局部抗体和局部免疫细胞在控制ND感染中起重要积极作用。
2.7 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
雏鸡使用多种疫苗,尤其是弱毒疫苗,其先后顺序和间隔日期对免疫力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如NDⅡ系、IV系疫苗与传支H120联合使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鸡场在进行ND免疫的同时,还做ILT、IBD疫苗的免疫接种。病毒进入体内细胞产生干扰素,由于不同病毒在体内启动速度不同,往往启动速度快的(如IBV)抑制启动速度慢的(如NDV),造成免疫干扰,导致ND免疫失败。
2.8 强化免疫间隔时间长或太近
雏鸡首免后,因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后抗体上升缓慢,HI抗体效价往往不高,且下降较快,应适时进行二免或加强免疫。如果首免与加强免疫不连续或间隔时间太长,就会造成免疫空白期,野毒乘机感染,引发非典型ND;两次免疫间隔时间太近,则会出现免疫干扰,造成HI抗体滴度不均匀,致使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ND的情况较多。
2.9 疾病的影响
鸡群感染IBD、MD、AL、RE、CAV等病毒性疾病能损伤鸡的免疫器官,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力下降。另外,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球虫病、霉菌毒素中毒等疾病也会造成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ND免疫接种后,很难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2.10 应激因素的影响
高温、寒冷、饥锇、缺水、运输、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不良应激因素,可导致机体新城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高。同时,应激还会使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免疫功能下降。对应激状态下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应答力减弱,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2.11 营养物质缺乏
许多资料表明,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VE )和微量元素(尤其是Se)缺乏,可降低机体的免疫机能,抑制抗体产生。如蛋白质缺乏时,机体合成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淋巴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性降低,对感染的应激作用减弱。蛋白质缺乏,还能使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发育不良或萎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3 防制措施
3.1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3.1.1 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鸡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淋浴更衣消毒;做好用具物品、粪便、垫料、污水处理以及鼠兽预防工作。
3.1.2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不在同一鸡场,特别是同一鸡舍内饲养不同日龄的鸡,以防交叉感染。
3.1.3 鸡舍在进鸡前必须彻底清扫、冲刷和消毒,并有适当的空闲期,使鸡舍得以净化,进鸡前再消毒一次。
3.1.4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和合理的饲养密度。
3.1.5 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和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防止病原污染饲料和饮水。
3.2 正确选用疫苗,把好疫苗质量关
结合本地ND流行情况和免疫程序选用相应的疫苗,采用国家定点生物制品厂生产的合格疫苗,注意疫苗的购销渠道、产地和有效期限。弱毒疫苗在运输贮存过程中要有冷藏设备,不能放在高温,阳光直射的地方保存,以免反复溶冻而失效。冻干弱毒疫苗失真空的不能使用,油乳剂灭活苗已分层的不能用。
3.3 选择全理的免疫方法
ND弱毒疫苗免疫应选择滴鼻点眼、注射的免疫方法,有条件的可进行气雾免疫,尽量不使用饮水免疫,因其要求高,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造成免疫不确实。弱毒疫苗一经稀释后要尽快用完,以免减效或失效。油乳剂灭活苗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使用前要使油苗温度升至室温。无论何种疫苗,使用时剂量一定要准确,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防止漏免。
3.4 避免和减少母源抗体干扰
3.4.1 首免采用滴鼻点眼、喷雾方法经呼吸道免疫可避开母源抗体干扰,在呼吸道建立良好的局部免疫,对免疫鸡抵抗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地保护作用。
3.4.2 1日龄雏鸡进行首免,可避免高母源抗体的干扰。此时尽管母源抗体高的雏鸡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但母源抗体低或完全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仍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这样可使鸡万一遇到现场病毒时得到保护,也可使雏鸡得到较为一致的抗体水平,在7~10日龄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时,可使鸡体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
3.4.3 选用可以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进行首免 如Clone-30、IV系疫苗等。Clone-30弱毒苗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能突破母源抗体,进行滴鼻、点眼首免,可使呼吸道粘膜尽快产生局部抗体,以对抗外来ND野毒的侵袭。
3.4.4 增加弱毒疫苗的免疫剂量 试验证明,Ⅱ系疫苗按常规量4倍剂量首免,除部分抗原被高滴度母源抗体中和外,还有足量疫苗抗原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显示出高滴度的HI抗体。而常规量2~3倍剂量不能完全排出母源抗体干扰,但若以常规量5倍剂量则因剂量过大而出现免疫麻痹。
3.4.5 油乳剂灭活苗与弱毒疫苗联合应用
油乳剂灭活苗含有大量的病毒抗原,不需在体内繁殖就可刺激机休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小。首免时与弱毒疫苗同时应用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抗体上升快,免疫后易感期缩短2~3天,免疫抗体水平高,保护力也强。如首免时采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0.2 ~0.3ml,同时应用IV系或Clone-30疫苗滴鼻点眼,这样可使雏鸡获得较长的免疫期和较强的免疫力。
3.5 加强ND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鸡场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ND抗体监测制度,及时掌握鸡群的免疫水平,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及其消长的规律,制订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
3.5.1 确定雏鸡首免日龄
在母源抗体消失或接近消失时进行首免,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一般在雏鸡出壳1日龄时采血,检查雏鸡的HI效价。在大型高密度鸡场抽样率不低于0.1%,鸡群越小,抽样率应随之增加,理想的抽样率为2%。求出HI抗体效价均值,然后将效价均值带入公式推算适宜的首免日龄:适宜的首免日龄=4.5(1日龄HI抗体效价均值-4)+5。例如某批雏鸡1日龄HI抗体效价均值为6log2,则该批雏鸡的首免日龄=4.5(6-4)+5=14(日龄)。
3.5.2 首免后定期抽检,适时强化免疫 首免后10天采血抽检,当HI抗体效价均值降至4log2或以下时进行二免。二免后15天再采血抽检,如抗体效价在5log2以下时,应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以后,鸡的HI效价应保持在5log2以上,同日龄的种鸡应比其他鸡高一个滴度。如低于此标准,应立即进行免疫接种,只有HI抗体效价均值上升2log2以上方可认为该次免疫成功,否则应进行补免。
3.5.3 注意疫苗免疫抗体和强病毒所致抗体的差异
一般弱毒疫苗免疫后HI抗体滴度较低,大致为1:64,油乳剂灭活苗较高,一般在1:2048(最高)以下,而强病毒感染后抗体效价很高,通常在1:8192以上。当抗体水平异常升高或过高过低且离散性大时,应怀疑有强病毒感染。在一个月内未接种任何疫苗而抗体水平突然上升或下降,说明有ND感染,应及时进行追加免疫或紧急接种。有条件的鸡场可进行ELISA试验检测鸡血清中ND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
3.6 无条件开展ND抗体监测的鸡场,提高免疫接种密度和质量,使鸡具有稳定持久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和循环抗体,可选用以下免疫程序:7~10日龄采用NDⅡ系或IV系滴鼻点眼首免,20~25日龄用Ⅱ系疫苗进行第二次滴鼻点眼,同时皮下或肌肉注射ND油乳剂灭活苗0.3亳升/只,60日龄左右进行一次弱毒或联苗注射,120日龄进行油苗或联苗注射,种鸡在300~350日龄再进行一次油苗接种。
3.7 合理安排不同疫苗的免疫时间,减少不同疫苗之间的免疫干扰。ND免疫前者7天不能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痘疫苗的免疫,否则会影响ND免疫效果。ND与IBD免疫不宜同时进行,因IBD疫苗会对法氏囊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ND免疫力的产生。一般ND免疫IBD免疫前进行,且间隔5~7天。
3.8 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免疫效果 免疫调节剂常用的有维生素E,硒和左旋咪唑等。据报道,在饲料中加入35*10-6盐酸左旋咪唑可提高鸡的免疫能力,疫苗佐剂VE含量达20%和30%时,能提高NDV的体液免疫反应。
3.9 控制其他疾病发生 做好IBD、MD、MG、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和球虫病等疾病的防制工作,提高机体对ND免疫应答能力。
3.10 避免和减少应激因素 在应激产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抗应激药物,如苏威电解多维、速补14、维生素C和氯丙嗪等,以缓解和预防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3.11 发生非典型ND的紧急措施
3.11.1 深埋或焚烧病死鸡,淘汰病重鸡,隔离有症状的鸡,对病死鸡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3.11.2 对未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接种 可采用倍量Clone-30疫苗紧急接种,或用倍量IV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肌肉可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还中口服大剂量(5倍量)V4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一般不宜采用大剂量中等毒力的Ⅰ系疫苗作紧急预防,因其接种后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的产蛋率,并且鸡群恢复时间较长,死亡率相对较高。
3.11.3 患病鸡不宜进行接种,可以使用抗ND卵黄液和抗血清进行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细菌病,可在饲料和饮水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小于3log2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ND。
1.2 临诊症状 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粘液从口中流出。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蛋较平常明显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1.3 病理变化 剖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很少见到腺胃乳头出血、肠粘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出血较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以及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等。产蛋鸡输卵管粘膜充血或出血,卵巢变软,有的卵黄呈半煮熟状。
2 发病原因
2.1 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
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NDV能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ND强病毒。NDV污染鸡场后,在病鸡体内大量复制、循环,使毒力增强,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或免疫力不足的鸡,极易发生非典型ND。
2.2 母源抗体干扰
近年来,由于普遍推广ND疫苗免疫接种,雏鸡出壳后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一般认为,雏鸡出壳后的母源抗体逐日升高,在5~7日龄达到高峰,9日龄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天。母源抗体对雏鸡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干扰ND疫苗免疫产生抗体的作用。母源抗体水平越高,干扰越严重。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进行首免,母源抗体会中和一部分疫苗病毒,使获得的免疫力不强。如环境中存在野毒或再次用活疫苗免疫时,这部分鸡就可能发生ND。首免过迟,母源抗体低的雏鸡易成为NDV的敏感鸡,遇到野毒侵袭时,易发生ND。目前,在我国许多鸡场都实行7~10日龄进行ND首免,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可能是导致首免效果不佳,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ND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疫苗质量问题
部分生物制品厂不具备生产、检验技术条件,生产出的ND疫苗不经检验就流入市场;某些个体经营户不具备贮存疫苗的条件(如经常性停电),致使售出去的疫苗难以保证质量;弱毒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或反复溶冻,油佐剂疫苗被冻结;疫苗临近或超过失效期等都会使疫苗减效或失效。应用这些疫苗后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2.4 疫苗选择不当
2.4.1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雏鸡首免都选用Ⅱ系疫苗。Ⅱ系经滴鼻、点眼首免后,可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局部免疫达到阻断感染的目的。这在非疫区及安全地区一般能取得较好的保护率,而在强毒流行的疫区及受威胁地区往往出现免疫失败。因为Ⅱ系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不能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加上雏鸡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机体不能产生坚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在免疫后的10天,即20日龄左右,体内的循环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并且不整齐,如果此时遇到ND强毒侵袭,就可能发生ND。据报道,在ND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2.4.2 部分鸡场选用IV系疫苗作首免。IV系疫苗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但由于其本身仍具有一定的病原性,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3周龄以内的鸡接种IV系疫苗会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有报道,1日龄雏鸡用IV系疫苗首免曾有14%的发病率。
2.4.3 Ⅰ系疫苗免疫力强,免疫期长,但其致病性高,注射后易向环境排毒,使鸡群隐性感染,发生慢性ND。因此,Ⅰ系疫苗也不宜作首免,一般用作加强免疫。另外,由于Ⅰ系疫苗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及散毒的危险性,作为养鸡场要长期控制ND,应慎用Ⅰ系疫苗。
2.5 疫苗使用不规范
2.5.1 稀释倍数错误 过稀造成免疫剂量不足,加上母源抗体或机体已产生的中和抗体的干扰,参与免疫应答的弱毒很少,降低免疫效果;过浓则免疫剂量过大,易造成免疫麻痹。
2.5.2 弱毒疫苗使用时加入大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或恩诺沙星等抗生素,使弱毒疫苗的PH值发生急剧变化,改变疫苗生存环境,造成失活,降低免疫效果,甚至免疫失败。
2.5.3 免疫接种时操作不当 滴鼻、点眼免疫时未等疫苗确实进入鼻、眼内就把鸡放回地面,鸡只得不到足够的免疫剂量;气雾免疫时雾滴太大或雾滴不均匀,造成免疫不均匀,雾滴过小易诱发MG;饮水免疫易受水质、水温、水量、停水时间的影响,往往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免疫效果也不一致;注射免疫要避免刺伤骨骼、血管和神经,防止穿针。
2.6 重视体液免疫作用,忽视局部免疫作用
据研究表明,ND的免疫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只有两个系统都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有效地防止ND的发生。有的鸡场只重视油乳剂灭活苗而忽视弱毒疫苗的作用。虽然油乳剂灭活苗安全性高,不散毒,受母源抗体影响小,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大量的IgG中和抗体,并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由于活苗的使用减少,局部免疫力较差,不能有效刺激呼吸道粘膜在量分泌IgA抗体,呼吸道和肠道不能有效抵抗外界ND野毒的侵袭面发生ND。弱毒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局部免疫反应(眼、呼吸道)与循环(血液)抗体的保护水平,由此产生的局部抗体和局部免疫细胞在控制ND感染中起重要积极作用。
2.7 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
雏鸡使用多种疫苗,尤其是弱毒疫苗,其先后顺序和间隔日期对免疫力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如NDⅡ系、IV系疫苗与传支H120联合使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鸡场在进行ND免疫的同时,还做ILT、IBD疫苗的免疫接种。病毒进入体内细胞产生干扰素,由于不同病毒在体内启动速度不同,往往启动速度快的(如IBV)抑制启动速度慢的(如NDV),造成免疫干扰,导致ND免疫失败。
2.8 强化免疫间隔时间长或太近
雏鸡首免后,因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后抗体上升缓慢,HI抗体效价往往不高,且下降较快,应适时进行二免或加强免疫。如果首免与加强免疫不连续或间隔时间太长,就会造成免疫空白期,野毒乘机感染,引发非典型ND;两次免疫间隔时间太近,则会出现免疫干扰,造成HI抗体滴度不均匀,致使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ND的情况较多。
2.9 疾病的影响
鸡群感染IBD、MD、AL、RE、CAV等病毒性疾病能损伤鸡的免疫器官,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力下降。另外,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球虫病、霉菌毒素中毒等疾病也会造成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ND免疫接种后,很难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2.10 应激因素的影响
高温、寒冷、饥锇、缺水、运输、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不良应激因素,可导致机体新城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高。同时,应激还会使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免疫功能下降。对应激状态下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应答力减弱,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2.11 营养物质缺乏
许多资料表明,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VE )和微量元素(尤其是Se)缺乏,可降低机体的免疫机能,抑制抗体产生。如蛋白质缺乏时,机体合成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淋巴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性降低,对感染的应激作用减弱。蛋白质缺乏,还能使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发育不良或萎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3 防制措施
3.1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3.1.1 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鸡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淋浴更衣消毒;做好用具物品、粪便、垫料、污水处理以及鼠兽预防工作。
3.1.2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不在同一鸡场,特别是同一鸡舍内饲养不同日龄的鸡,以防交叉感染。
3.1.3 鸡舍在进鸡前必须彻底清扫、冲刷和消毒,并有适当的空闲期,使鸡舍得以净化,进鸡前再消毒一次。
3.1.4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和合理的饲养密度。
3.1.5 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和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防止病原污染饲料和饮水。
3.2 正确选用疫苗,把好疫苗质量关
结合本地ND流行情况和免疫程序选用相应的疫苗,采用国家定点生物制品厂生产的合格疫苗,注意疫苗的购销渠道、产地和有效期限。弱毒疫苗在运输贮存过程中要有冷藏设备,不能放在高温,阳光直射的地方保存,以免反复溶冻而失效。冻干弱毒疫苗失真空的不能使用,油乳剂灭活苗已分层的不能用。
3.3 选择全理的免疫方法
ND弱毒疫苗免疫应选择滴鼻点眼、注射的免疫方法,有条件的可进行气雾免疫,尽量不使用饮水免疫,因其要求高,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造成免疫不确实。弱毒疫苗一经稀释后要尽快用完,以免减效或失效。油乳剂灭活苗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使用前要使油苗温度升至室温。无论何种疫苗,使用时剂量一定要准确,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防止漏免。
3.4 避免和减少母源抗体干扰
3.4.1 首免采用滴鼻点眼、喷雾方法经呼吸道免疫可避开母源抗体干扰,在呼吸道建立良好的局部免疫,对免疫鸡抵抗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地保护作用。
3.4.2 1日龄雏鸡进行首免,可避免高母源抗体的干扰。此时尽管母源抗体高的雏鸡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但母源抗体低或完全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仍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这样可使鸡万一遇到现场病毒时得到保护,也可使雏鸡得到较为一致的抗体水平,在7~10日龄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时,可使鸡体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
3.4.3 选用可以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进行首免 如Clone-30、IV系疫苗等。Clone-30弱毒苗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能突破母源抗体,进行滴鼻、点眼首免,可使呼吸道粘膜尽快产生局部抗体,以对抗外来ND野毒的侵袭。
3.4.4 增加弱毒疫苗的免疫剂量 试验证明,Ⅱ系疫苗按常规量4倍剂量首免,除部分抗原被高滴度母源抗体中和外,还有足量疫苗抗原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显示出高滴度的HI抗体。而常规量2~3倍剂量不能完全排出母源抗体干扰,但若以常规量5倍剂量则因剂量过大而出现免疫麻痹。
3.4.5 油乳剂灭活苗与弱毒疫苗联合应用
油乳剂灭活苗含有大量的病毒抗原,不需在体内繁殖就可刺激机休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小。首免时与弱毒疫苗同时应用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抗体上升快,免疫后易感期缩短2~3天,免疫抗体水平高,保护力也强。如首免时采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0.2 ~0.3ml,同时应用IV系或Clone-30疫苗滴鼻点眼,这样可使雏鸡获得较长的免疫期和较强的免疫力。
3.5 加强ND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鸡场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ND抗体监测制度,及时掌握鸡群的免疫水平,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及其消长的规律,制订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
3.5.1 确定雏鸡首免日龄
在母源抗体消失或接近消失时进行首免,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一般在雏鸡出壳1日龄时采血,检查雏鸡的HI效价。在大型高密度鸡场抽样率不低于0.1%,鸡群越小,抽样率应随之增加,理想的抽样率为2%。求出HI抗体效价均值,然后将效价均值带入公式推算适宜的首免日龄:适宜的首免日龄=4.5(1日龄HI抗体效价均值-4)+5。例如某批雏鸡1日龄HI抗体效价均值为6log2,则该批雏鸡的首免日龄=4.5(6-4)+5=14(日龄)。
3.5.2 首免后定期抽检,适时强化免疫 首免后10天采血抽检,当HI抗体效价均值降至4log2或以下时进行二免。二免后15天再采血抽检,如抗体效价在5log2以下时,应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以后,鸡的HI效价应保持在5log2以上,同日龄的种鸡应比其他鸡高一个滴度。如低于此标准,应立即进行免疫接种,只有HI抗体效价均值上升2log2以上方可认为该次免疫成功,否则应进行补免。
3.5.3 注意疫苗免疫抗体和强病毒所致抗体的差异
一般弱毒疫苗免疫后HI抗体滴度较低,大致为1:64,油乳剂灭活苗较高,一般在1:2048(最高)以下,而强病毒感染后抗体效价很高,通常在1:8192以上。当抗体水平异常升高或过高过低且离散性大时,应怀疑有强病毒感染。在一个月内未接种任何疫苗而抗体水平突然上升或下降,说明有ND感染,应及时进行追加免疫或紧急接种。有条件的鸡场可进行ELISA试验检测鸡血清中ND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
3.6 无条件开展ND抗体监测的鸡场,提高免疫接种密度和质量,使鸡具有稳定持久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和循环抗体,可选用以下免疫程序:7~10日龄采用NDⅡ系或IV系滴鼻点眼首免,20~25日龄用Ⅱ系疫苗进行第二次滴鼻点眼,同时皮下或肌肉注射ND油乳剂灭活苗0.3亳升/只,60日龄左右进行一次弱毒或联苗注射,120日龄进行油苗或联苗注射,种鸡在300~350日龄再进行一次油苗接种。
3.7 合理安排不同疫苗的免疫时间,减少不同疫苗之间的免疫干扰。ND免疫前者7天不能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痘疫苗的免疫,否则会影响ND免疫效果。ND与IBD免疫不宜同时进行,因IBD疫苗会对法氏囊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ND免疫力的产生。一般ND免疫IBD免疫前进行,且间隔5~7天。
3.8 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免疫效果 免疫调节剂常用的有维生素E,硒和左旋咪唑等。据报道,在饲料中加入35*10-6盐酸左旋咪唑可提高鸡的免疫能力,疫苗佐剂VE含量达20%和30%时,能提高NDV的体液免疫反应。
3.9 控制其他疾病发生 做好IBD、MD、MG、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和球虫病等疾病的防制工作,提高机体对ND免疫应答能力。
3.10 避免和减少应激因素 在应激产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抗应激药物,如苏威电解多维、速补14、维生素C和氯丙嗪等,以缓解和预防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3.11 发生非典型ND的紧急措施
3.11.1 深埋或焚烧病死鸡,淘汰病重鸡,隔离有症状的鸡,对病死鸡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3.11.2 对未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接种 可采用倍量Clone-30疫苗紧急接种,或用倍量IV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肌肉可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还中口服大剂量(5倍量)V4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一般不宜采用大剂量中等毒力的Ⅰ系疫苗作紧急预防,因其接种后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的产蛋率,并且鸡群恢复时间较长,死亡率相对较高。
3.11.3 患病鸡不宜进行接种,可以使用抗ND卵黄液和抗血清进行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细菌病,可在饲料和饮水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鸡肿头综合症
- 2.雏鸡组织滴虫病混合感染新城疫、葡萄球菌病的诊治报告
- 3.养好鸡预防传染病的原则是什么?
- 4.鸡到秋天易得气管炎
- 5.如何有效控制鸡呼吸道病
- 6.浅谈病鸡尸体剖检技术
- 7.雏鸡腺胃炎的诊治
- 8.一例蛋雏鸡白痢的药物预防
- 9.鸡痘病的防治
- 10.商品代蛋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
- 11.鸡传染性腺胃病
- 12.蚯蚓喂鸡需防盲肠肝炎
- 13.黄冠梨“鸡爪病”有法治了
- 14.免疫鸡群爆发马立克氏病
- 15.鸡亚利桑那菌病的防治
- 16.鸡新城疫这个病症无药可治了吗?
- 17.蛋鸡各阶段容易患何种疾病?
- 18.鸡寄生虫病鸡胃虫病
- 19.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引起的雏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 20.集约化鸡场:发生疫病呈现出的“新特点”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崔茂正:养殖特色鸡的致富
- 2.山西榆社:百万只笨鸡“啄
- 3.沙洲养草鸡 致富闯新路
- 4.山鸡养殖致富快 年纯收入8
- 5.徐娟英:养鸡走上致富路
- 6.“养鸡让俺致富”
- 7.车小茹养鸡走上富裕路
- 8.张有钱的致富经
- 9.尚贤林:饲养鸡和鸭走向致
- 10.甘延华——从落榜生到“养
- 11.瞄准时机养鸡发财
- 12.养鸡女“状元”和她的顺科
- 13.大学生创业养土鸡获利26万
- 14.巧用促销鸡蛋卖俏
- 15.“养鸡状元”致富经
- 16.日产鲜蛋7000多公斤,蛋鸡
- 17."虫子鸡"啄出致
- 18.卖鸡粪一年赚3万多
- 19.李皮套:靠养鸡走上致富路
- 20.康玉艳:科学养鸡 走上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