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综合征及其综合防治
时间:2009-07-12 09:54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肉鸡腹水综合征是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鸡20~28日龄快速生长的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季节和品系的鸡群中差异很大,从低于1%到高于85%,通常为1%~2%。但随着肉鸡生产率的提高和发展,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养禽业带来严重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鸡20~28日龄快速生长的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季节和品系的鸡群中差异很大,从低于1%到高于85%,通常为1%~2%。但随着肉鸡生产率的提高和发展,此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1 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的需要所致。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心肺功能不全,循环障碍,血中液体随着血压升高,从血管中渗出,积存在腹腔,形成腹水。
2 致病因素
2.1 缺氧 高海拔地区饲养和人为造成低气压缺氧引起的组织胺增加,导致右心扩张衰竭。
2.2 营养因素 高能量的日粮使发育中的肉鸡生长过快,肌体对氧的需求量增加。据研究,在高海拔地区喂高能量日粮(12.97MJ/kg)的0~7周龄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比喂低能日粮(1.1.92MJ/kg)的鸡高4倍。同时硒、维生素E、磷的缺乏,日粮饮水中盐过多,也会增加发病率。饲料的性状也有关,同样能量水平的日粮,粉料喂鸡腹水综合征发生比颗粒料低4%~15%。
2.3 饲养环境寒冷和管理卫生差 在冬季由于供热保温需要,通风降到最低程度,因而鸡舍内CO、二氧化碳、NH3的浓度增加,加之天气寒冷,肉鸡代谢增高,耗氧量增多。
2.4 遗传因素 主要与鸡的品种和龄期有关。一般外来肉鸡品种比本地鸡品种发病率高。由于人们为了提高产量选育了生长极快肉仔鸡,但其生长速度与生理功能不适应,相对于体重而论,这些鸡肺容积较小,尤其是4周龄内快速生长期,能量代谢增强,机体发育快于心脏和肺的发育。
2.5 毒物因素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分枝杆菌、曲霉菌引起鸡只肝淀粉样变或肝硬变,引起腹水综合征发生。另外一些药物过量,也可使腹水综合征发病率上升。
3 症状与多发期
3.1 本病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尤以冬季早春多发。发病日龄为2~7周龄,发育良好、生长速度快的肉鸡易发。死亡率5%~9%不等,公鸡发病率占整个发病鸡的50%~70%。
3.2 初期症状表现为喜卧,不愿走动,精神委顿,羽毛蓬乱,腹部膨大,触之松软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羽毛脱落。捕捉时易抽搐死亡,个别鸡群会出现拉稀不止,粪便呈水样。严重病鸡的冠和肉髯发绀,缩颈,呼吸困难。发病3~5天后开始零星死亡。
3.3 剖检可见喙缘、脚蹼骨骼肌发绀,腹腔内有大量清亮、茶色或啤酒样积液,积液中含有纤维素絮状凝块;心脏体积增大,质地变软,右心房充满血凝块,肝肿,肺郁血水肿。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鸡群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
4.1.1 鸡舍应保持宽敞、卫生清洁,防寒防暑,尽量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4.1.2 鸡舍要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保持氧气充足,降低鸡舍的CO、二氧化碳和NH,的浓度,减少有害气体的刺激。
4.1.3 降低饲养密度,通过合理布置饮食器ml,调整鸡群分布。
4.1.4 提倡公母鸡分群饲养。
4.1.5 控制合理光照时间。有效地控制光照时间可以适度减少肉鸡的采食量,防止肉鸡前期体重增长过快,降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可将第2周的光照改为12~14小时,第3周为16~18小时,以后再恢复为22小时的光照。
4.2 适当调整口粮营养,科学饲喂
4.2.1 科学调配饲料,按肉鸡生长需要供给平衡优质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初期饲料以粉状为好,4周龄后才喂给颗粒饲料。
4.2.2 降低日粮粗蛋白与能量水平:1~3周龄日粮粗蛋白20.5%,代谢能11.97MJ/kg;4~6周龄粗蛋白18.5%,代谢能12.6MJ/kg;7周龄至出笼粗蛋白18%,代谢能12.81MJ/kg。
4.2.3 控制日粮中油脂含量,6周龄前应保持在1%,7周龄至出笼不超过2%。尽可能使日粮中盐含量不超过0.5%。
4.2.4 适度限食饲养。以限制1~30日龄的肉鸡每日采食量的10%~20%为度,限食5~19天后恢复正常。这样不但能防病,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3 科学添加药物,提高抗病力
4.3.1 对于能导致肉仔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药物,不宜长期连续投喂,为了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可采用交替用药方案。一般一种药物使用7天后,须停用5~7天,再改用功效相类似的药物。
4.3.2 在饲料中添加125×10E~6的尿酶抑制剂,可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已发病鸡用2%肾肿灵作饮水辅助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也可在饮水中按150mg/l添加维生素C,每日饮用。
4.3.3 添加中草药,按党参45g、黄芪50g、苍术30g、陈皮45g、木通30g、赤勺50g、甘草40g、茯苓50g组成方剂,共研为细末。治疗量按1g/kg(体重)一次性拌料,每天上午饲喂,连喂5天,预防量减半。
4.4 减少鸡应激反应。平时在饲养过程中,更换垫料、带鸡消毒、高温、寒冷、饲喂时间、光照变换、噪声惊扰等都是应激因素,须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应激程度,以免影响鸡群机体免疫力。更换垫料、带鸡消毒可选择在夜间低光照下进行。
1 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的需要所致。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心肺功能不全,循环障碍,血中液体随着血压升高,从血管中渗出,积存在腹腔,形成腹水。
2 致病因素
2.1 缺氧 高海拔地区饲养和人为造成低气压缺氧引起的组织胺增加,导致右心扩张衰竭。
2.2 营养因素 高能量的日粮使发育中的肉鸡生长过快,肌体对氧的需求量增加。据研究,在高海拔地区喂高能量日粮(12.97MJ/kg)的0~7周龄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比喂低能日粮(1.1.92MJ/kg)的鸡高4倍。同时硒、维生素E、磷的缺乏,日粮饮水中盐过多,也会增加发病率。饲料的性状也有关,同样能量水平的日粮,粉料喂鸡腹水综合征发生比颗粒料低4%~15%。
2.3 饲养环境寒冷和管理卫生差 在冬季由于供热保温需要,通风降到最低程度,因而鸡舍内CO、二氧化碳、NH3的浓度增加,加之天气寒冷,肉鸡代谢增高,耗氧量增多。
2.4 遗传因素 主要与鸡的品种和龄期有关。一般外来肉鸡品种比本地鸡品种发病率高。由于人们为了提高产量选育了生长极快肉仔鸡,但其生长速度与生理功能不适应,相对于体重而论,这些鸡肺容积较小,尤其是4周龄内快速生长期,能量代谢增强,机体发育快于心脏和肺的发育。
2.5 毒物因素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分枝杆菌、曲霉菌引起鸡只肝淀粉样变或肝硬变,引起腹水综合征发生。另外一些药物过量,也可使腹水综合征发病率上升。
3 症状与多发期
3.1 本病发生具有明显季节性,尤以冬季早春多发。发病日龄为2~7周龄,发育良好、生长速度快的肉鸡易发。死亡率5%~9%不等,公鸡发病率占整个发病鸡的50%~70%。
3.2 初期症状表现为喜卧,不愿走动,精神委顿,羽毛蓬乱,腹部膨大,触之松软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羽毛脱落。捕捉时易抽搐死亡,个别鸡群会出现拉稀不止,粪便呈水样。严重病鸡的冠和肉髯发绀,缩颈,呼吸困难。发病3~5天后开始零星死亡。
3.3 剖检可见喙缘、脚蹼骨骼肌发绀,腹腔内有大量清亮、茶色或啤酒样积液,积液中含有纤维素絮状凝块;心脏体积增大,质地变软,右心房充满血凝块,肝肿,肺郁血水肿。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鸡群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
4.1.1 鸡舍应保持宽敞、卫生清洁,防寒防暑,尽量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4.1.2 鸡舍要加强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保持氧气充足,降低鸡舍的CO、二氧化碳和NH,的浓度,减少有害气体的刺激。
4.1.3 降低饲养密度,通过合理布置饮食器ml,调整鸡群分布。
4.1.4 提倡公母鸡分群饲养。
4.1.5 控制合理光照时间。有效地控制光照时间可以适度减少肉鸡的采食量,防止肉鸡前期体重增长过快,降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可将第2周的光照改为12~14小时,第3周为16~18小时,以后再恢复为22小时的光照。
4.2 适当调整口粮营养,科学饲喂
4.2.1 科学调配饲料,按肉鸡生长需要供给平衡优质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初期饲料以粉状为好,4周龄后才喂给颗粒饲料。
4.2.2 降低日粮粗蛋白与能量水平:1~3周龄日粮粗蛋白20.5%,代谢能11.97MJ/kg;4~6周龄粗蛋白18.5%,代谢能12.6MJ/kg;7周龄至出笼粗蛋白18%,代谢能12.81MJ/kg。
4.2.3 控制日粮中油脂含量,6周龄前应保持在1%,7周龄至出笼不超过2%。尽可能使日粮中盐含量不超过0.5%。
4.2.4 适度限食饲养。以限制1~30日龄的肉鸡每日采食量的10%~20%为度,限食5~19天后恢复正常。这样不但能防病,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3 科学添加药物,提高抗病力
4.3.1 对于能导致肉仔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药物,不宜长期连续投喂,为了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可采用交替用药方案。一般一种药物使用7天后,须停用5~7天,再改用功效相类似的药物。
4.3.2 在饲料中添加125×10E~6的尿酶抑制剂,可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已发病鸡用2%肾肿灵作饮水辅助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也可在饮水中按150mg/l添加维生素C,每日饮用。
4.3.3 添加中草药,按党参45g、黄芪50g、苍术30g、陈皮45g、木通30g、赤勺50g、甘草40g、茯苓50g组成方剂,共研为细末。治疗量按1g/kg(体重)一次性拌料,每天上午饲喂,连喂5天,预防量减半。
4.4 减少鸡应激反应。平时在饲养过程中,更换垫料、带鸡消毒、高温、寒冷、饲喂时间、光照变换、噪声惊扰等都是应激因素,须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应激程度,以免影响鸡群机体免疫力。更换垫料、带鸡消毒可选择在夜间低光照下进行。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怎样识别新鲜的鸡肉?
- 2.桑拿天的肉鸡要防5种病
- 3.肉鸡硬囊病的症状和治疗
- 4.肉鸡克星肉鸡呼吸道的综合症
- 5.生产绿色商品肉鸡十大要素
- 6.饲料添油脂 肉鸡长得快
- 7.冬季大棚饲养肉鸡技术
- 8.肉鸡养殖混合感染病的诊治
- 9.黄羽肉鸡商品代肉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 10.肉鸡腹水综合征及其综合防治
- 11.肉鸡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 12.如何提高肉鸡生产效益
- 13.肉鸡痛风病的诊治
- 14.肉鸡越冬防腹水综合征
- 15.肉鸡饲养过程不可忽视的细节问题
- 16.桑叶喂鸡能提高肉鸡品质
- 17.肉鸡呼吸道疾病让人头疼
- 18.冬春季饲养肉鸡谨防腹水症
- 19.商品肉鸡后期死亡的原因
- 20.控制肉鸡发病的几个关键时期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崔茂正:养殖特色鸡的致富
- 2.山西榆社:百万只笨鸡“啄
- 3.沙洲养草鸡 致富闯新路
- 4.山鸡养殖致富快 年纯收入8
- 5.徐娟英:养鸡走上致富路
- 6.“养鸡让俺致富”
- 7.车小茹养鸡走上富裕路
- 8.张有钱的致富经
- 9.尚贤林:饲养鸡和鸭走向致
- 10.甘延华——从落榜生到“养
- 11.瞄准时机养鸡发财
- 12.养鸡女“状元”和她的顺科
- 13.大学生创业养土鸡获利26万
- 14.巧用促销鸡蛋卖俏
- 15.“养鸡状元”致富经
- 16.日产鲜蛋7000多公斤,蛋鸡
- 17."虫子鸡"啄出致
- 18.卖鸡粪一年赚3万多
- 19.李皮套:靠养鸡走上致富路
- 20.康玉艳:科学养鸡 走上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