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对养鸡生产威胁极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高度虚弱;剖检以脱水、胸腿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免疫接种提高机体抵抗力达到防治目的。近年来,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治措施也有所加强,但仍存在免疫失败,致使该传染病时有发生,造成损失。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
1.母源抗体参差不齐,不能准确确定首免时间。由于鸡群之间、同鸡群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许多养殖户无免疫监测设备,不了解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及消长规律,很难确定首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2.疫苗的选择及质量差异。疫苗通常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活疫苗根据其毒力的大小又分为强毒型、中毒型和弱毒型三种,常用的多属于中等毒力型的疫苗。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的法氏囊有损害,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但其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小,能突破中等水平的母源抗体。灭活疫苗一般用于经过二次活疫苗免疫过的各种代次的种母鸡。
用于制造疫苗的种毒都有严格的传代限制,如果种毒连续传代,其免疫原性明显下降。目前有的疫苗生产单位不是用标准的制疫苗种毒生产疫苗,而是通过复制疫苗作为制疫苗种毒,并连续传代,因而免疫原性不好,使用这种疫苗有时会导致免疫失败。
3.免疫操作不当。传染性囊病疫苗的免疫方法可采用饮水或滴鼻。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在疫苗的运输和保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避免造成疫苗失效。由于饮水免疫可避免抓鸡引起的应激,又省时省力,故养殖户在生产中采用饮水免疫法较多。但采用饮水免疫法时,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会导致免疫失败:(1)稀释疫苗的水不加脱脂粉或使用含有消毒剂的自来水;(2)在强阳光下进行饮水免疫;(3)使用金属饮水器或有毒的塑料制品;(4)免疫前停水时间过短(一般应为2~4小时);(5)饮水器具不足,造成鸡只饮水量不均等。
4.超强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所有的商品疫苗对我国新分离出的变异毒株的保护率只达到10%~70%,这是近年来我国传染性囊病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5.综合性防治措施不到位,鸡舍环境污染严重。
6.应激和疾病的影响。鸡群在免疫前后转群、断喙、天气突变、密度过大等均会激发传染性囊病。另外,鸡群患马立克氏病、支原体病、球虫病,鸡贫血因子感染,饲料霉变,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均能诱发免疫抑制作用。
二、防治对策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在饲养上做到人员、用具、料水三固定,减少运输、转群、接种、喂药及其他应激,做好其他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合理选择药物进行防病治病,提高鸡体抵抗力。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分批饲养。饲料要做到优质全价。做好孵化场及育雏期的消毒工作,做到定期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等在无疫情时7~15天消毒一次,遇到紧急情况1~3天消毒一次。
2.搞好免疫接种。有条件的可通过监测雏鸡母源抗体水平来制定免疫程序,无条件的可参照下列程序免疫:未做过灭活疫苗免疫,也没有感染过传染性囊病病毒的母鸡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鸡,首免可于8~10日龄,间隔10天后二免;进行过灭活疫苗免疫或患过传染性囊病母鸡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鸡,首免可安排于21~24日龄,间隔10天后二免。种鸡还应在10~20周龄和40~42周龄注射灭活疫苗免疫,以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3.对病鸡或发病鸡群进行紧急防治。(1)对刚出现传染性囊病症状的鸡群,可采用2倍灭活疫苗肌注或弱毒疫苗3~4倍量饮水免疫,能收到较好效果;(2)降低发病鸡群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降至15%左右),同时,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3)治疗本病时可用抗传染性囊病高免蛋黄液或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只1~2毫升,能及时控制死亡,尤其是发病早期及时应用,疗效显著。(4)密切注意鸡群情况,如发现有继发性疾病,应及时有针对性地采用药物治疗,以减少损失。
4.试制组织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鉴于国内某些地区或鸡场用国内外商品疫苗保护性差的现实,只有利用当地分离的变异株或选用抗原性与当地变异株接近的病毒株制成的灭活疫苗,或使用标准毒株及变异毒株联合制成的多价疫苗,才能有效地保护鸡群不受变异株的侵袭。
鸡传染性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剖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09-06-26 来源:
摘要:鸡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对养鸡生产威胁极大的免疫抑制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