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卢展工:花卉产业大有可为
鲜花,是美的标志;鲜花怒放,是健康向上的象征。花卉业,是人类社会一项美好的事业。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花卉业已经越来越成为新兴的、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种植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普及率也随之上升,花卉业因而被称为“朝阳产业”。
花卉不仅以其绚丽的风姿把大自然装点得分外妖娆,而且以其色彩和芬芳,调节人们的气息,舒缓人们的心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延长人们的寿命,给予人们美而乐、乐而康的享受。人们对五彩缤纷的花卉,一般重在视觉上的欣赏,即观赏价值。其实,据古籍的记载,今人的研究,花卉有着极其广泛的价值。诸如:药用价值。古有“无花不治病,百花皆是药”之说,不少观赏花卉属于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花、茎、叶、根、果实,均可作为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常用药材;食用价值。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是关于食用菊花的最早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唐以降,记载食用花卉的栽培、采撷、加工、烹饪等方法和利用花卉制作花粥、花羹等花馔,史不绝书。世界各地正在悄然兴起食用花卉的热潮,我国部分地区也盛行食花之俗;工业用价值。利用现代化分离技术从鲜花中提取有价值的成分,用于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制造业,既可以增加花卉的附加值,以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同时又可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出口创汇服务,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文化价值。自古到今,中国人乐于养花、赏花、咏花,形成了独特的“花文化”。我国古代诗词,为5000年文明史的精华集萃,其中咏花的诗词更是独树一帜,别有韵味。“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水仙花)“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腊梅花)“不耐严冬寒彻骨,如何迎得好春来”(迎春花)“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月季花),咏花之作,真是不胜枚举。而借花传情、借花寄意、借花抒怀、借花言志之诗,更是不计其数。此外,花卉还是人们表情达意、友好交往、相互馈赠的高雅礼品,象征文明的使者。花卉之价值,实难以尽述。
近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并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花卉业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农业创汇的支柱,充分显示其作为“效益农业”的作用和发展潜力。中国发展花卉业,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力资源、市场、文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花卉种植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我省自古至今,花卉生产从无间断,占有独特的优势。漳州市地处我省南端,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依山傍海、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是栽培各种花卉的天然大温室。境内花卉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素有“花果之乡”的美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花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来发展,提出建设“百里花卉走廊、千家花卉企业、万亩花卉基地”的构想,经过多年努力,漳州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2007年,漳州市组织花卉产业发展合作考察团,出访号称世界“花卉之国”“西欧花园”的荷兰。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发现了商机,学习了技术,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大大增强了逐鹿国际市场的信心,正在向世界花卉业高端看齐。近年来,在加快海西建设步伐,漳州市与台湾花农花商的合作,促进花卉业的迅速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
最近,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记者到漳州市采访,编辑出版《走进漳州·漫步中国花都》,反映当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不久前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建设重大项目,推进各方面积极变化的情况。《走进漳州·漫步中国花都》以散文、报告文学形式,叙述与花卉业有关的人文历史、现在未来,以及花农、花商、花企业,报道漳州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谋发展,让花卉业从民间分散经营到政府主导、加强闽台合作、集中连片开发,直至跨出国门、走进国际市场的发展轨迹,颇有认识和参考的价值。
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要取得显著成果,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和特色。当一个地方的领导同志能够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项,制订符合实际的目标,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漳州古雷半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深水良港之一,避风条件良好,淡水资源丰富,纳污海域的COD环境容量远远大于预期的排放量,在那里兴建重大石化项目,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漳州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花卉历史、文化氛围、民风民俗等等,无不适宜花卉业的发展。他们把花卉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可以预见,漳州的花卉业必将大大拓宽发展的空间,漳州花卉业的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我们期望漳州这一中国花都四季鲜花盛开,姹紫嫣红,万艳同芳,红遍全国,香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