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云南发力建亚洲花都
【商报昆明专讯】记者刘虹报道:为期5天的「2009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暨第五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近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馆落幕。花卉展的「人气」显示了云南在花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然而,面对「亚洲花都」这个名称,云南省仍多少有些底气不足。为使这个名称实至名归,云南正在努力。
据悉,在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彻底转暖的情况下,本次花卉展共有97家企业参展,其中英国、荷兰、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外参展商有11家,并达成经贸合作7.83亿元。
中国「一哥」亟待拓出口
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信息中心责编陆继亮认为,云南要成为真正的亚洲花卉中心,首先要提升花卉交易中出口量的比例。目前,云南产出的花卉出口率不足20%,这个数据显然不具国际优势。云花而这20%中,有80%都是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事实上,中亚、中东对云花都是有需求的,比如俄罗斯,对云花就很感兴趣」,陆继亮说,但因为物流条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出口到这些地区的云花并不多。
物流的线路不畅和物流成本过高是制约云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由昆明到迪拜这条线,一支普通玫瑰的运费就达1.2-1.5元人民币,不算路途中的损耗,最终运达迪拜时总成本达2.5-2.8元,而玫瑰在迪拜的零售价仅3元人民币/支,利润空间极小。
自主产权品牌尚须加力
拥有百年历史的荷兰花卉,每年都可研发出800种-1000种鲜花新品种,而云南目前得到认可的自主研发产品并不多。「我们出口的花绝大部分都是引进品种,国外市场是很注重品质的,低质的花运出去根本没有市场。」锦苑花卉的人力资源经理舒先生说,「目前,云南自主研发的花与引进品种的品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锦苑花卉出口的鲜切花在泰国市场占有率有80%,新加坡和香港均为20%,但这些出口的鲜花中,却鲜见云南拥有自主产权的品种。
锦苑花卉认为,目前云南省的花卉企业要做大做强,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建花卉产业园区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且需要安置原土地上的农民工作,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由於土地没有产权无法抵押,借贷融资很困难,这一因素,无疑是制约花卉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多方努力初结硕果
虽存在种种制约,云南对花卉产业的发展投入的支持目前已有成效。在多方努力下,昆明鲜花运至泰国的主要通道昆曼公路终於可以以较短时间通过全程,锦苑公司的花目前已可通过昆曼公路全程冷链运输至泰国。
在花卉科研方面,近年来共有37个云南花卉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自育品种储备近万个,从依赖引进品种迈向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
此外,云南省政府从每年举办花博会到成立花卉产业办公室不断促进花卉产业升级,就在本月,还出台了内地首个花卉产业发展地方法规《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条例》,条例明确对地方政府对花卉产业的资金及各部门扶持,为云南鲜花的发展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