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磷肥市场行情回顾及后市预测
去年的大多数时候,价格高高在上的磷肥让无数人提心吊胆,后来当它从云端垂直下落时,又让不少人欲哭无泪。
2008年,磷肥成为化肥行业最受人关注的产业,在潍坊召开的全国高浓度磷复肥会议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厂家、经销商去打探风声。时过境迁,2009 年跌入谷底的磷肥一路下探,现回了2007 年时的“原形”,几次在保本线上下打转。尽管从夏季开始恢复性上涨,但受库存消化之累,磷肥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稍微令人欣喜的是,二铵价格的暴跌抢占了三元复合肥很大一块市场,终端销售比较活跃,好歹算是一种安慰。
价格:一步一个台阶走到底
从去年秋季开始,磷肥便开始了它的暴跌之旅。以二铵为例,在由山东省农资公司提供的磷酸二铵价格走势图中,今年年初二铵在2900-3000 元/吨的水平僵持了4个月左右。从4 月起,逐步进入一个下降通道,直至 7 月中旬跌至今年的“ 冰点” 价格 2100元/吨。 之后,随着秋季旺季的到来,市场价格逐渐复苏,量价齐升。
推动磷肥价格走低的,首先是成本的下降。去年,之所以出现近4700元/吨的二铵价格,主要原因是国际上对硫磺的非理性炒作;金融危机的暴发使得硫磺的泡沫破灭,硫磺回归其真实价值。沾化县省农生产资料公司的刘大炜介绍说:“磷肥价格和油价也是挂钩的,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这也推动了磷肥价格的下跌。”
伴随着价格“连日阴”的,是市场的信心低落。
由于去年经销商在高价位上拿货,尤其是一些是复合肥企业在恐慌中进了大量磷酸一铵,使得库存成为了他们心头的一块巨石,抑制了积极性。而僵持的低价,使得观望气氛加剧,经销商不敢冒然出手,市场死气沉沉。
供需:供过于求基本面未变
从供给来看,国内庞大的产能依然过剩,这在宏观的基本面上抑制了产能;从需求上来看,一方面国际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变化不大,甚至在某些区域和时间段出现了萎缩。
有资料显示,折合成纯磷,目前国内产能为 2000 万吨,而需求量仅为1200 万吨,而新的产能还在源源不断地上马;根据另一项测算,如果要满足国内需求,装置的开工率只要50% 就足够了。
去年以来,多数经济作物价格一路下滑,这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用肥积极性。但一些零售商表示,这部分影响并不算是很大。据沾化县鑫源生产资料公司的刘振国副总经理介绍,在当地用肥的第一大作物是棉花,尽管去年秋天遭遇了低价,但今年大伙用肥的积极性没受到大的影响,“有点影响,但影响不大”。而从国际来看,金融危机带来使得全球对磷肥的需求减少,再加上长期的高关税和其他国家磷肥的竞争,出口形势非常不乐观。
亮点:二铵抢了复合肥地盘
由于今年二铵价格跌得非常厉害形成价格优势,加上二铵较三元复合肥在市场环境和质量控制方面更有优势,今年秋天二铵在终端环节上严重地冲击了复合肥的销售。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一面,可想而知,这对用来作为三元复合肥原材料的需求形成了多大的冲击。
在采访中,不少厂家和经销商对二铵的这一表现印象深刻。刘振国说:“今年二铵的用量增大得非常明显,复合肥受影响大了。二铵的价格只有今年同期的一半,而销售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此外,潍坊和临沂两家复合肥厂家的销售经理也承认:“ 今年二铵对复合肥冲击厉害。”
究其原因,复合肥厂家认为最大原因是价格优势。
除此之外,经销商也反映:复合肥产品市场历来比较混乱,质量参差不齐,更有制假贩假者在其中“搀和”,农民对其缺乏信任;相较之下,二铵不仅含量高,而且由于多是国有大型企业生产,农民对其质量较为信赖。在农民的信赖度比拼中,二铵今年风光了一回。
未来:谨慎看好
秋季以来,磷肥不仅一举突破了低迷,价格也得到了恢复。随着油价的走强、库存的消化完毕、经销商信心的复苏以及冬储的开始,不少人都对磷肥的未来比较看好。
随着全球经济缓缓从危机中走出,国际油价进入了上涨区间。“这肯定会推动磷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还会推动刺激需求。”刘大炜说。据了解,当国际油价突破每桶85 美元时,“粮食换汽油”就会复苏,国际需求会增加。刘大炜说:“今年多数工厂一直开工不足,使得库存大为减少,‘割肉’之后企业又有了动力;而只要价格上涨,再加上冬储的实施,今后一段时间磷肥应该还不错。”但他也表示,究竟明年怎么样,要等到春节后才能一见分晓。
利好的同时,还有些利空的消息。
首先,产能过剩仍然存在,如何淘汰过剩产能仍是磷肥业的重大难题。其次,有机肥的推广使得中国这个土壤不缺磷、但又过量施肥的国家会不会出现磷肥需求的萎缩?这在长期来看,也是个颇为值得玩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