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环境压力要求肥企创新
当中国第一袋碳酸氢铵下线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化肥产业发展得如此壮大,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人们更不想到,在尿素、磷酸二铵、复合肥、BB肥、叶面肥如火如荼地发展的时候,缓控释肥料会如此快速地进入中国,施入普通老百姓的田块中。
从20世纪30年代的引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初步研制,再到2004年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中国缓控释肥料的稳步发展让人喜悦。这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要发展缓控释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家康深有体会,他说,中国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当然值得自豪,但我们消费了世界35%的化肥,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是以牺牲资源、能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如果还是按以往的模式,单纯依靠化肥数量的增加来满足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亟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农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更新换代,提高化肥利用率。老专家说出了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推动着缓控释肥料发展的道理。
从普通化肥到缓控释肥,从高端园艺作物到普通大田作物,从 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缓控释肥》行业标准(标准号:HG/T 3931-2007)到2009年9月1日实施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标准号:GB/T 23348-2009),中国缓控释肥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混沌中走出。当前中国化肥行业正处在不断调整的时期,而国家所倡导的“环保高效、增产增收、节能减排”目标又在推动着企业向创新方向走。中国企业、科学家和政府如何把握缓控释肥的未来?李家康研究员的回答意义深远:“发展缓控释肥要走自己的路子!” 他指出,中国开发缓控释肥料的应用目标应定位在大田作物,否则对抑制化肥快速增长的作用和意义不大。应用于大田作物,能否快速推广,必须是企业、经销商、农民认可,都有利可图。因此,缓控释肥发展的关键是肥料价位合理和增效、节肥、省工效果显著。
他强调,企业若想发展好缓控释肥料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以开发廉价高效缓控释氮肥或氮钾肥(南方)为主。根据田间试验,施用缓控释肥可以节肥20%~30%,按照这一结果,施用控释肥的单位养分成本增加率应控制在35%以内。因此,企业既要开发满足国内需求、价格低廉的缓控释肥,又要开发一些氮、磷、钾全包膜缓控释肥,供高端作物施用或用于出口。第二,田间应用要以控释氮肥(或氮钾)与常规复合肥掺混型BB肥为主。这不仅符合作物需要,并可大大降低肥料生产和使用成本。第三,开发缓控释BB肥除了考虑缓控释肥掺混比例外,可能更重要的是肥料中氮、磷、钾养分的合理配比,应提倡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相结合。两者结合,反过来也有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到实处——通过一次性施肥得以实现。第四,加强生产工艺和农艺研究。在工艺上,力求做到高性能低成本,如膜材料的筛选优化、减少膜材料的用量、降低能耗。肥料生产企业在工艺上还要有应对包膜材料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应研发多种包膜技术与工艺。在农艺上,摸清和提出缓控释肥料的高效施用条件和技术,如不同区域(气候带)田间条件下的养分释放规律和特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肥力、不同作物上缓控释肥的适宜掺混比例等。根据李家康研究员近年试验研究得到的初步结果,施用缓控释肥要取得高效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施用方法,其增产效果存在很大差异。“良种要良法,良肥也要有科学的施用方法,对此,目前国内研究还相当薄弱,亟须加强研究。”开发缓控释 BB肥(掺混肥)比较符合中国国情,有望在大田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科技支撑 首当其冲
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由路研究员一直都在关注着缓控释肥研发和使用,近些年农科院在全国布置了一系列的试验点。白由路研究员认为,缓控释肥是测土配方施肥的理想肥料,采用缓控释肥可以实现一种配方,简化了配方的复杂性;在使用缓控释肥的过程中,既能避免追肥对于水分条件的过度依赖,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但是,在使用缓控释肥中,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参考土壤肥料状况,根据作物品种、产量确定施肥量;其次,肥料要施在根系附近,但不能与种子接触;最后,肥料中的副成分能够被充分利用。随着肥料剂型的不断推进,相应的施肥措施必须改进。
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提高水分限制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十分重要。但是,如何充分发挥水肥耦合作用,除了在水分上深入研究以外,肥料的种类、相适应的施用方法,也应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劳动成本也会大幅增加,高效、简便的旱地施肥方法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最早的“肥包肥”到后来的化学控释剂、化学材料包膜控释以及硫包衣材料,化学领域、材料领域、机械制造以及农业领域的科学家都在为肥料颗粒如何更好地在土壤中释放而努力着。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生产车间,中国科学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中国缓控释肥的发展。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范富教授认为,缓控释化肥虽然可以明显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气态和淋失损失,减少施肥次数,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肥基本上为速效高氮型复合肥,存在苗期旺长或后期脱肥的风险。因此,市场需要既可控制苗期旺长,又能预防后期脱肥的缓控释肥。他认为,缓控释肥料是一种肥料高新技术的载体,而不是一般流行的肥料概念,更不是推行新产品的销售理念。这种高新技术的建立,必须依赖于多学科、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当前化肥行业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除了传统化肥行业结构上的调整外,当前化肥的施用模式和理念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开发新型肥料、适应这些变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缓/控释肥料作为一种极具优势的品种,已经被一些企业关注并投资,由于缓/控释肥料技术本身还需要继续完善,所以企业介入研发是大势所趋。不但可以使企业拥有部分知识产权,也能使企业一直拥有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政策扶持 不可或缺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科学家的支持,更要有政府政策的扶持。研究资料表明,2005年全世界缓控释肥产量为72.86万吨,占当年全球化肥生产总量的0.5%。中国国产缓控释肥消费量也不足30万吨,农民认知度低、价格高昂成为缓控释肥推广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对缓控释肥的认识、刺激企业的积极性,成为政府部门关心的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栗铁申表示,新型缓控释肥已经成为肥料行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未来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据记者了解,从2008年开始,全国农技中心协同部分国内知名的缓控释肥企业,在5省共进行44项示范,涉及水稻、玉米、花生3 种作物,直接示范面积1000亩。2009年进一步加大了示范推广力度,在11个省共52个示范点上进行示范推广工作,示范作物种类达11种。示范数据表明,缓控释肥在节肥、增产、增效等方面效果显著。与测土配方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的增产效果与经济效益相当,这表明用缓控释肥可以达到与测土配方施肥同样增产增效的目的。全国农技中心希望缓控释肥的生产、科研、技术推广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满足农民的个性化施肥需求为目标,以科学施肥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肥料产品的配方;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根据农业生产需求改善肥料产品的结构。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开展示范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体会到缓控释肥的好处,增强农民科学施肥的自觉性。
为了保护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欧美等国陆续出台了施肥管理相关法规。来自美国国际硫研究所的樊明宪博士指出,施肥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目前很多国家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治理环境污染,而拿出资金支持企业推广新型肥料的还很少。他惊喜地告诉记者,美国已经开始立法,将缓控释氮肥的施用纳入农业补贴范围,申请农户每英亩耕地可以获得12~22美元的补贴。美国全国每个财政年度的登记土地面积不超过 1276.9万英亩,农户将与政府签订合同,通过水体保持安全计划项目支付补贴资金,一年期合同不超过4万美元,5年期合同补贴不超过20万美元。这项政策将对缓控释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樊明宪认为,把环境治理的财力转移到肥料新产品研发、施肥方法改进上来,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化肥生产和施用带来的环境压力。美国的做法值得中国政府借鉴。
资料显示,美国农作物应用缓控释肥比例在8.7%,其余91.3%为非农用(花卉、草坪);西欧农用作物应用缓控释肥比例为13.8%,非农用作物86.2%。价格高仍然是缓控释肥料发展瓶颈。目前欧美一些国家为保护水体环境,减少化肥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正在通过各种补贴政策推广缓控释肥的应用。
企业创新 发展利刃
当中国把“创新”写入社会发展主题中后,无数的企业进入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热潮。化肥企业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这条路怎么走大家都很明白,那就是“科技、环保、高产、高效”之路。竞争就是这样残酷,又是这样能催人进步。也许缓控释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而我们已经看到,企业已经把缓控释肥发展由几十年前的尝试上升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很多企业都建立起从科研、生产到农化服务的完整体系,并且在全国范围进行着缓控释肥的推广工作,希望缓控释肥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利刃。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损失1500万吨氮素,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许多专家建议,优先发展缓控释氮肥。2008年中国农业氮肥消费量为3500万吨(折纯氮),如果开发20%的氮肥市场,也就是700万吨,将氮肥利用率提高10%,对于中国节能减排、提高农业环境质量具有可观的前景。有关专家建议,企业应该担当起缓控释肥实践的角色,尤其是氮肥企业更应考虑缓控释技术的引进工作,通过研究、实践、转化、创新等步骤为企业发展提供突破口,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