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钾资源 提高钾肥行业转入门槛很重要
“中国并不缺乏钾资源,钾肥实现自给已为期不远。在钾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提前建立预警机制,提高钾肥行业准入门槛,适度控制产业无序过度增长,不能盲目跟风,进口钾肥要适度。”上月底在西安举办的2009年中国化肥行业峰会上,上海钾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魏成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作如上表示。
魏成广介绍,中国钾盐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盐湖地区,氯化钾储量7.91亿吨,再加上四川、贵州、陕西、西藏、云南、甘肃、湖北等钾盐板块,估算钾盐资源可供开采量10.21亿吨。
钾肥短缺一直是中国化肥工业之痛,土壤大面积缺钾,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钾肥工业发展滞后,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基于钾肥需求的强势拉动,我国钾肥工业自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发展步伐,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钾肥工业的投入,陆续开工建设了三大钾肥工程,产能不断扩张。到2009年我国钾肥产能快速增至530万吨,而年消费量不过600万吨,钾肥实现自给已为期不远。
不仅如此,我国还加大了海外寻找钾盐的步伐,通过与国外合作,增加国内钾肥供应量和产量。目前在老挝的钾肥生产基地已初露轮廓,预计年底将投产10万吨产能,5~10年内钾肥产能有望发展到300万吨以上。加上其他在境外建设的钾肥项目,累计产能将达 800万吨。这些项目将在10年内建成投产。
“按照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预计到2017年中国钾肥产能可达到2000万吨(含境外投资项目),届时产能过剩将成为必然,一举从钾肥进口国演变成为出口国。”魏成广说,“在目前解决中国钾盐供给短缺的矛盾之时,就应当未雨绸缪,适当提高钾肥行业准入门槛,控制项目建设无序发展,不然等产能过剩时就难以挽回了。氮肥、磷肥等行业目前的窘境就是前车之鉴”。
适当进口钾肥以补充需求缺口,甚至停止大量进口,保护国内钾肥产业,是魏成广提出的另一个预警机制。“ 目前国内钾肥库存量仍然很高,仅青海察尔汗地区生产企业就库存200多万吨,山东临沂地区库存量达100多万吨,估计今年全国剩余库存量高达800多万吨(包括2008年剩余结转量680万吨和2009年预计进口量200万吨)。但今年农业、工业领域实际消费量预计不超过600万吨,明年的钾肥价格若居高不下的话,预计其消费量增长幅度也不大,也就700万吨左右。今年这么多的剩余库存量若转到2010年度使用的话,消化不掉仍有富余,甚至要转到2011 年使用,国内钾肥可供资源量非常充足。因此说不但今年后几个月不能进口,而且明年也没必要大量进口钾肥。国内钾肥价格也将进一步理性回归,预测在 1800~2100元/吨之间运行。”
2007年,国内一些企业在判断市场趋势时不冷静、不理智,全年进口的钾肥900多万吨没有完全消费掉,2008年又进口500多万吨,给国际上造成一种错觉:中国钾肥需求量很大,结果是国际价格直线上升,随后又骤然下降,导致许多企业因进口钾肥而损失惨重。
“中国与国外钾肥贸易商谈判尚未进行。我们应该取得参与国际钾肥行业竞争的话语权,减少国际钾肥寡头抱有继续垄断中国钾肥市场的幻想。”魏成广建议,未来几年内当国际价格达到中国消费者接受的价格时,可以适当进口一部分,以减少国内钾盐资源开采,保护现有资源;而当钾肥价格较高时立即减少进口,让国内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国内钾肥生产量、进口量以及在海外基地的生产量的比例要把握好,保持在1∶1∶1比较合适;生产者和经营者不要盲目跟风,要尊重市场变化和供需关系,按实际需求安排钾肥进口量,警惕国际钾肥经销商的炒作,以维护国内钾肥市场稳定,促使钾肥民族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