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农首页>化肥>行业动态>-2009年钾肥进口谈判要走在市场前面

2009年钾肥进口谈判要走在市场前面

时间:2009-10-12 11:03  来源:中国化肥网  责任编辑:小招

  今年是钾肥进口谈判启动最晚的一年。10月临近,谈判依然未果,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是否进口的问题上。日前,在本报与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共同举办的“2009中国钾盐(钾肥)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年会”上,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此次会议上,商务部官员表示,“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在一定时期内较难改变”。负责协调钾肥进口谈判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负责人藉此也多次阐述:“中国依赖进口满足国内需求的局面短时间内还不会改变。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还是缺钾国家,近年不会不再进口。” 发改委官员更以肯定的态度与记者探讨了对钾肥进口问题的看法。商务部另一官员也在国际IFA会议上向记者表达了“公平、公正报道钾肥问题”的愿望。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媒体应当放大视野、考虑长远利益,综合考量、客观评判。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上对钾肥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进口问题上,近半数企业的态度与政府一致,其余23%的企业不反对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众说纷纭中,进口呼声渐强,持续四年上涨后的价格“缩水”比较少见,曾经坚持不进口的“前沿人士”也认同“ 价格低位时适当进口”的观点。他们认为,如同石油一样,钾肥完全可以在某一价位采购并储备。

  中国钾肥市场供给已形成国产、进口、境外开发三足鼎立局面,国内资源多头释放、产业格局演变,三方将重新审视自身定位。“走出去”的境外开发企业受政策关注层面和国际地区性政治环境影响,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风险不可小觑,而国内大力开发钾盐资源也并非好事。过度开发、争相竞价,只能让国内钾盐生产企业利益受损。有企业认为,一年时间没有进口量国内企业并无受益。相反,市场行情不明朗让消费更加低迷。随着观望情绪蔓延,2009年进口谈判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有人认为,进口钾肥不仅对国产钾肥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有望带动市场,刺激消费。

  声音趋同使谈判启动时间受人关注。在“经济复苏”渐成主题的今天,谈判不宜长久拖延,甚至要与市场行情和需求竞速。记者曾在《正视是一种态度》一文中提醒国际供应商,正视中国市场就必须正视谈判时间和市场需求,这也正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需求不旺虽是谈判的“杀手锏”,可一旦国内钾肥库存见底、供不应求,也就意味着仅有的“话语权”将从中国手中溜走。中铝公司并购“力拓”失败,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除了政治考量外,正是时间给了“力拓”一个解决资金问题的“出路”。对于2009年中国钾肥进口谈判来说,需求复苏无疑是市场对国际供应商限产保价这一举动给出的最好结果。

  有人认为,拖延谈判虽然是控制价格的方式,但中国进口数量毕竟有限,特别是印度与国际供应商签订了 460美元/吨的合同价格,对任何一个国际市场都有影射作用。由于印度市场对于国际钾肥供应商举足轻重,用中国100万吨左右的进口数量和更低的价格换取印度市场,不会是国际钾肥供应商的交易原则。事实上BPC方面也表示,在谈判中,BPC会考虑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两方面因素,既考虑中国市场的整体需求,同时与国际市场价格也不能偏离太大。目前 BPC充分了解中国市场情况,给印度的价格当然具有参考性,但是中国从边贸、国产情况与印度市场也有不同的地方,外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同时对某一个市场也不能有太大的差异性,否则将体现不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

  近日,Uralkali公司首席执行官Vladislav Baumgertne先生表示:“期望与主要钾肥进口国家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以帮助提高开工率,促进生产。”此举被理解为一种信号。据悉,目前中国与 BPC方面的沟通,仅限于市场情况、未来需求以及合作模式,尚未涉及价格。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