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黑束病
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
症状 高粱黑束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又称导管束黑化病。叶片显症时叶脉上产生褐色条斑,多沿主脉一侧或两侧呈现大的坏死斑,致叶片、叶鞘变为紫色或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秆稍粗,病株上部有分枝现象。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尤其是木质部导管变为褐色,并被堵塞。纵剖面可见维管束自下而上变成红褐色或黑褐色,基部节间的维管束变黑较上部节间明显。严重的病株早枯,不抽穗或不结实,减产50%。我国分布在东北三省。
病原 Acremonium stictum W.Gams称直枝顶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菌落圆形,气生菌丝致密,卷绵毛状,初白色,后浅粉红色。分生孢子梗无隔,大小40―60×3(um)。分生孢子单胞,近无色,椭圆形,大小4×1―1.5(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大豆、小麦、燕麦、棉花等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以种子和土壤带菌。病菌从寄主根部侵入后,进入维管束组织。在自然条件下,田间病原菌也可侵染叶片和叶鞘,通过维管束扩展引起发病。埃及、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苏丹、洪都拉斯等国先后有发现此病的报道。在我国Tx622A、rx623A发病明显。国外Sc35―6、Sc630―11E、GPR―148表现抗病。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2)进行检疫,防止该病传播蔓延。
病原 Acremonium stictum W.Gams称直枝顶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菌落圆形,气生菌丝致密,卷绵毛状,初白色,后浅粉红色。分生孢子梗无隔,大小40―60×3(um)。分生孢子单胞,近无色,椭圆形,大小4×1―1.5(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大豆、小麦、燕麦、棉花等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以种子和土壤带菌。病菌从寄主根部侵入后,进入维管束组织。在自然条件下,田间病原菌也可侵染叶片和叶鞘,通过维管束扩展引起发病。埃及、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苏丹、洪都拉斯等国先后有发现此病的报道。在我国Tx622A、rx623A发病明显。国外Sc35―6、Sc630―11E、GPR―148表现抗病。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2)进行检疫,防止该病传播蔓延。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新品介绍----“两糯一号”高粱
- 2.高粱新品种介绍――东粱80
- 3.雨季高粱“灌苞”防治三法
- 4.高产抗病高粱新品种“晋杂20号”
- 5.高粱新品种-辽杂18号
- 6.高粱新品种介绍
- 7.高粱炭疽病
- 8.高粱新品种-白银香米高粱
- 9.玉米套种高粱丰产栽培技术
- 10.优质高产糯质酿酒高粱泸糯9号
- 11.“两糯一号”糯高粱秋季栽培要点
- 12.酿酒专用高粱辽杂18号
- 13.高粱纹枯病
- 14.M-81E甜高粱
- 15.高粱新品种―“晋杂101”抗旱、节水
- 16.高粱新品种锦杂 102
- 17.高粱链格孢叶斑病
- 18.高粱镶刀菌穗腐病
- 19.高粱黑葱花霉根腐病
- 20.高粱煤纹病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