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梁

高粱长粒黑稿病

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
    症状 主要为害穗部,仅侵染穗部的5―6个或多个小穗。小穗染病小穗的子房形成一长圆形稍弯曲角状孢子堆,初灰白色,颖片正常。冬孢子成熟以后,孢子堆外膜从顶端破裂,散出黑色粉状物。黑粉散落后,无中柱,仅剩下8―10根黑色丝状物,即残留的维管束组织。
 
    病原 Sorosporium ehrenbergii Kuhn称埃伦团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S.filiferum Zundel.。冬孢子堆生在染病小穗子房里,多由数十个冬抱子集结成孢子球。孢子堆圆筒状略弯,长的达2―3cm,突露在小穗的护颖外边似角状。发病初期孢子堆外具黄白色由菌丝组成的白色坚固薄膜,存在时间较长。后期薄膜从角状孢子堆的顶端裂开,露出暗褐色孢子球。球里的冬孢子聚在一起,不分散。孢子球亚球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状,不透明,大小38―123×34―93(f4m)。孢子堆里没有中柱,孢子飞散
 
    后可残留黑色丝状物8―10根。冬孢子多角形,直径9―12F1m,壁表有微刺。冬孢子无休眠期,萌发适温28―33℃,最低10℃,最高39℃。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或在土壤中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侵染途径尚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长粒黑穗病为一种局部花器侵染,侵染后当年发病。此外还有人用小孢子悬浮液接种在高粱幼芽上,90%发病,因此认为它是幼芽侵染。在新疆,播种过早,土壤温度低或墒情不好,播后覆土过厚发病重。

    防治方法 目前对该病研究欠深入,缺乏有效防治方法。生产上主要应通过选育抗病品种解决。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